巩昌府

巩昌府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个行政区域。秦灭六国之战后,就设置了陇西郡,为全国36郡之一。汉朝著名探险家张骞出使西域时,陇西县建制为“巩昌府”,此后陇西便有“巩昌”之称。历经金、元、明和清代,巩昌府的级别、建制和隶属几经改变,曾作为“置”、“总帅府”等。

正文

金正大中改巩州置。治所在陇西(今甘肃省陇西县)。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通渭县漳县武山县定西市等县地。

元至元十八年(1281),置巩昌总帅府,属陕西行中书省

明洪武二年(1369),巩昌府直隶陕西行中书省。

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统各府州县,废甘肃等处行中书省。巩昌府属陕西布政使司。

康熙帝康熙陕西省为左、右布政使司。巩昌府属陕西右布政使司,并为治所。

清代,巩昌府治陇西县(今甘肃省陇西县)。清乾隆时期,陇西商业及商品市场空前活跃,巩昌府城是当时陇右繁华的大城市。

下辖:陇西(今甘肃省陇西县)、安定(今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会宁县(今甘肃省会宁县)、通渭县(今甘肃省通渭县)、宁远(今甘肃省武山县)、伏羌(今甘谷县)、西河(今西和县)共7县;岷县(今甘肃省岷县)1散州;洮州(今甘肃省临潭县)1散厅。

1913年废。

参考资料

陇西地标建筑:威风八面,威震远方.今日头条.2023-12-27

[清]沈荣昌 《两当县端午》浅析.今日头条.2023-12-2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