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勾亚守宫(Rhacodactylus auriculatus)是澳洲蜥虎科多趾虎属的一种动物,是法国新喀里多尼亚(New Caledonia)的特有物种,因其颅骨后部具有骨质突起,似石像鬼(Gargoyle)而得名“盖勾亚”。体重40-60克,体长10.5-12.2厘米(不含尾部),身体强壮,尾呈细长圆柱形,尾长接近体长。体色多样,包括褐色、橙色、灰色、白色、黑色等。盖勾亚守宫养护较为简单,被很多爬宠爱好者当作宠物饲养。
盖勾亚守宫为夜行性动物,夜间喜在灌木和小乔木的茎上觅食,主要以节肢动物门为食,也吃小型爬行纲、软体动物门和少量植物性食物,白天通常躲藏在地面茂密的植被下或树洞中。盖勾亚守宫在冬末和春季繁殖,雌性每次产卵1-3个,15-18个月大性成熟,人工环境下寿命可达15-20年。在少数情况下,雌性盖勾亚守宫能够进行兼性单性生殖,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后代,这是澳洲蜥虎科中首个被发现可进行兼性单性生殖的物种。
截止2017年,盖勾亚守宫数量稳定,虽然分布范围小于2万平方千米,但种群数量明显超过1万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为无危(LC)。但它们受到矿开采、野火、引进物种和非法贸易的影响。当地已通过颁布保护法律和建立多个保护区的方式对它们进行保护。
演化
新喀里多尼亚岛上各种守宫类动物的共同祖先在距今约2240万年前通过水上传播来到岛上,盖勾亚守宫在约1400万年前从共同祖先分化而来。
命名
盖勾亚守宫于1869年被法国动物学家巴韦(Bavay)首次命名发表,当时的学名为“Platydactylus auriculatus”,“auriculatus”意为“耳朵”,后改为“Rhacodactylus auriculatus”。
盖勾亚守宫的英文名“Gargoyle Gecko”中的“Gargoyle”是“石像鬼”的意思,“Gecko”是“铅山壁虎”的意思,中文名“盖勾亚”是“Gargoyle”的音译,意译时则翻译为“石像鬼壁虎”。
形态特征
盖勾亚守宫体重40-60克,不含尾部的体长为10.5-12.2厘米,包含尾部的体长为20-25.4厘米。头部较大,颅骨后部具有骨质突起,眼睛无眼睑,牙齿尖锐,呈匕首状。身体强壮,尾呈细长圆柱形,尾长接近体长。遇到危险时,它们可以自行断尾,断尾后尾巴能够再生。它们的脚趾上和尾巴尖端上覆盖着数百万微小毛发,使它们能够粘附并爬上垂直和光滑的表面。
盖勾亚守宫体色多样,包括棕色、橙色、灰色、白色、黑色等。通常具有条纹,但也有无条纹个体。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盖勾亚守宫是法国新喀里多尼亚(New Caledonia)的特有物种,广泛分布于格朗德特尔岛(Grande Terre)南部和西北部的山丘上,分布面积约为1.09万平方千米。
栖息环境
盖勾亚守宫栖息在潮湿林、山地林以及灌丛林中,垂直分布海拔最高可达1100米。它们为树栖动物,最喜欢的生境类型为灌丛林。在潮湿林中,盖勾亚守宫栖息在距离地面平均1.6米高的树枝上,在灌丛林中,平均栖息树枝高度为1.8米。雌性个体喜栖息在较高处,雄性和未成年个体喜栖息于相对低处。
习性
节律行为
盖勾亚守宫为夜行性动物,在日落后1-4小时内最为活跃。但有时也在白天活动。夜间,它们通常在灌木和小乔木的茎上觅食,很少出现在地面上。白天,它们通常躲藏在地面茂密的植被下或树洞中,有时呆在树枝上。
在一年当中,受生殖投入的影响,盖勾亚守宫的体重随着季节变化,冬季和春季因繁殖季节能量消耗较大,体重降低,夏末和秋季它们将精力集中在觅食上,为来年的繁殖季节补充脂肪储备。
觅食行为
盖勾亚守宫主要以节肢动物门为食,也吃巴虎属(Bavayia)和新喀里多尼亚獴蜥属(Caledoniscincus)等小型爬行纲、软体动物门和少量植物性食物,有时它们会舔植物留出的汁液,还会进食自己蜕下的皮。
交流行为
盖勾亚守宫在晚上会发出很大的声音,包括吠叫、吱吱声和咆哮声。这是它们与其他个体交流的方式。
繁殖
盖勾亚守宫在冬末和春季繁殖,在这段时间里两性都在求偶和交配中投入大量能量,体重减轻。两性通过叫声和尾巴的摆动来交流,交配时雄性有时会咬伤雌性。雌性在1.5-2岁开始产卵,每个季节平均可产6.5窝卵,每次产卵1-2个,最多为3个,卵为半钙化质感,平均矿物含量为64%,这种卵可在树洞中孵化,不必埋在土壤中,这体现了该物种对树栖生活的适应。孵化时间与温度有关,温度较高时孵化用时短,在人工环境下测得的孵化期为49-114天。刚孵化出的幼体平均体重2.6千克,不含尾部的体长为3.9厘米。15-18个月大性成熟,人工环境下寿命可达15-20年。
在少数情况下,雌性盖勾亚守宫能够进行兼性单性生殖,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后代,这是澳洲蜥虎科中首个被发现可进行兼性单性生殖的物种。
繁育
饲养
饲养盖勾亚守宫通常需要准备玻璃箱,铺上基材。基材可选择自然材料,如有机土和泥炭苔藓植物材料,也可以购买专业宠物公司提供的人造基材。如果要饲养多只,应选择体型相似的雌性个体,避免出现同类相食或雄性打架的情况。饲养箱应置于适宜的温度、湿度下,夜间最低气温不宜低于20度,最高气温不宜高于30度,每天有一半的时间有照明,夜间不应有强光照明。箱内放置水盆、食盆。为形成更好的观赏效果,箱内还可放入植物、树皮等物品。
饲养者可选择市场上预制的爬行纲食粮来喂养盖勾亚守宫,成年个体可每隔一天喂食一次,幼年个体应每天喂食。还可每周喂食2次昆虫,每月喂食2次幼年小鼠。不宜为盖勾亚守宫频繁提供肉食,因为这会让它们肥胖。
人工繁殖
盖勾亚守宫非常容易在人工环境中繁殖,可将15-18个月大性成熟的雌雄个体在一起饲养,注意应选择体型相似的个体,合笼时观察是否有攻击行为。饲养者很可能无法观察到交配行为,但若两只个体均已成年,通常会发生交配。饲养者应在养殖箱中准备一个产卵箱,以便雌性产卵。雌性会产下1-2个卵。产卵后,可将卵移到孵化器中。幼体孵化出后,应将它们单独饲养,避免同类相食。幼年个体应每天喂食。如果照顾得当,盖勾亚守宫寿命可达15-20年。
常见疾病
盖勾亚守宫常见疾病包括脱水、软尾综合症 (FTS)、代谢性骨病 (MBD)、欧洲尘螨感染等。脱水是由于高温、低湿度和雾化不足导致的,症状为眼睛凹陷、脚趾干燥、嗜睡,可通过注意湿度,更频繁的喷雾治疗。软尾综合症是由于长期倒立睡觉、尾骨和臀部谷歌变型导致的,症状为倒立时,尾巴挂在背上,可通过在饲养箱中放置大量装饰物来预防,发病后严重时需要截肢。代谢性骨病主要原因是缺钙和维生素D3,症状为四肢弯曲、运动不协调、食欲不振等,需通过补充钙粉,使用特制灯泡来预防或治疗。螨虫感染来源于恶劣的卫生环境或被其它动物传染,表现为眼、耳附近有小红点,螨虫粪便遍布全身,应通过棉签去除螨虫,随后用碘试剂对伤口消毒。
保护
种群现状
截止2017年,盖勾亚守宫数量稳定,虽然分布范围小于2万平方千米,但种群数量明显超过1万只。
致危因素
盖勾亚守宫受到镍矿开采、野火、引进物种和非法贸易的影响。采矿业和野火会破坏其栖息地,引进的鹿、猪等缺少天敌,可能造成栖息地环境退化,引进的猫、鼠等会捕食盖勾亚守宫,小火蚁(Wasmannia auropunctata)也对其有一定威胁。由于该物种易于人工繁殖,非法贸易已减少,但仍有非法捕捉后走私出口的情况发生。
保护举措
盖勾亚守宫受到当地法律的保护,其栖息范围内已建立多个保护区,包括Pic Ningua、Forêt Cachée、Pic du Grand Kaori、Pic du Pin、Forêt Nord和Cap Ndoua等。
保护级别
2017年,盖勾亚守宫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为无危(LC)。
主要价值
盖勾亚守宫体色多样,形态特别,且多在树上活动,非常适合作为观赏动物,再加上其饮食习惯与许多爬行纲一样,很容易照顾,因此被很多动物园的爬行馆收录,深受游客的喜爱,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购买动物园和花园(The Louisiana Purchase Zoo \u0026 Gardens )。此外,由于盖勾亚守宫养护较为简单,即使是没有太多守宫饲养经验的人也可以养,因此被很多爬宠爱好者当作宠物饲养。
参考资料
Rhacodactylus auriculatus (Bavay, 1869).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 - Report.2024-04-01
盖勾亚守宫.IUCN.2024-04-13
gargoyle-gecko.a-z-animals.2024-04-01
gargoyle-gecko-care-sheet.reptilehow.2024-04-17
gargoyle-gecko-care-guide.reptifiles.2024-04-13
盖勾亚守宫.catalogueoflife.2024-04-13
gargoyle-gecko.exotic-pets.2024-04-17
神奇的特写照片:动物眼球美过琥珀和宝石.人民网.2024-04-17
gargoyle-gecko-handling.reptifiles.2024-04-17
饲养-常见疾病.reptifiles.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