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志松,男,1954年7月生,土家族,湖北恩施人,二级教授,博士,博导。
曾任三峡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现任三峡大学正校级干部兼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二级教授、法学博士、三峡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审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民族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1995年8月至2007年6月任湖北民族大学副院长、党委委员,1994年破格晋升教授、2007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民族教育与文化、教育人类学、高等教育学、应用社会学等领域研究。先后出版著作10部,主编丛书2套,担任2套大型丛书的副主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和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3项;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湖北省民族文化重点课题2项;获湖北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宜昌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湖北省政府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
学历简况
1994年破格晋升为数学教授,2003-2007年,在中央民族大学攻读民族学、民族教育方向博士研究生,2007年6月毕业,并获法学博士学位。199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成为湖北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000年起为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2005年起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审专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成果评审专家。现为日本数理科学协会会员;湖北省数学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民族文化研究课题评审专家。
1996年起先后担任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大学纯粹数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民族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民族生态学博士生副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代数学、民族教育与高等教育。
研究领域
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数学论文80余篇,其中30余篇在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SCI、EI各一篇;出版著作:《结合代数导引》、《结合代数》和《BCI-代数的模糊理论》;主持完成湖北省高校重点项目4项,重大项目1项;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民族教育与高等教育研究:
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武陵地区民族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武陵地区民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武陵地区民族教育调查报告》。担任《中国民族问题研究·资料档案集成》大型丛书(125卷本)副主编、《古史考》(9卷本)副主编。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武陵地区民族教育发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大课题"西部大开发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的子课题"中国民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主持湖北省民族文化研究重点课题"湖北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转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