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文帝成陵

宇文泰成陵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陵寝,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宫里小学院内,南距富平县城11公里,东距宫里镇政府170米,平均海拔530米。周围坡形地带。1992年4月20日,北周文帝成陵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料记载

《周书宇文泰本纪》

冬十月乙亥,崩于云阳宫,还长安发丧。时年五十二。甲申,葬于成吉思汗陵,谥曰郑文公宇文觉受禅,追尊为周文王,庙曰太祖。武成元年,追尊为文皇帝。

太祖文皇帝,拓跋廓三年冬葬于成陵。

《周书皇后传》记载

元皇后合葬。

关中胜迹图志》记载

文帝成陵在“在富平县凤凰山南”。

成陵介绍

成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宫里小学院内,南距富平县城11公里,东距宫里镇政府170米,平均海拔530米。陵冢为圆锥形封土,冢高12米,周长149米。宋初建庙于成陵前,赵孚书碑以记其事,可惜“文革”时期破四旧,石碑被砸,今仅存残碑数块,在陵前散落数十块。有赵匡胤开宝六年(公元973年)所立的“大宋新修后太祖文皇帝庙碑”残石,今保存于宫里小学内。缺口内东侧立乾隆陕西巡抚毕沅题写的“北周文帝成陵”石碑。成吉思汗陵前原有石蹲狮一件(高2.05米、长1.85米,拓跋廓三年刻),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成陵南侧于1966年被红卫兵挖出一个很大的缺口。

成陵大事记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为成陵题写陵碑。

1956年4月29日,富平县人民委员会公布成陵为县级保护单位。

1983年6月,富平县人民政府立标志碑。

1992年4月20日,成陵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陵前竖立保护标志碑。

陵主介绍

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又字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西)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西魏政权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曾参加北魏末六镇起义军,后从贺拔岳入定关陇,贺拔岳死后代据渭河平原。534年东魏元修西奔长安,投靠宇文泰,被封为丞相。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杀孝武帝,立拓跋宏之孙元宝炬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

宇文泰颇有政治和军事才能。他实行府兵制,并在与东魏高欢的作战中负少胜多,平定了西魏的混乱政局,处理了当地汉族与鲜卑、羌等族的关系,并大力发展农业,重用人才。取威定霸,转弱为强,南清江汉区,西克巴蜀,北控沙漠,为北周的建立定下了基础。同时,他所颁布的兵制、选官之法等更是开隋唐制度之渊源。此外,《周书》编者令狐德棻还赞颂他“帝知人善任使,从谏如顺流。崇尚儒术,明达政事,恩信被物。”“性好朴素,不尚虚饰,恒以反风俗复古始为心云。”

参考资料

陕西帝王陵概述.陕西省图书馆.2024-09-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