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古邑方言

《客家古邑方言》是由练春招侯小英、刘立恒合著的一部学术著作,于2010年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详细探讨了河源市地区水源音(本地话)和客方言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历史背景

河源市辖区内主要使用的是汉语方言,其中水源音和客方言占主导地位。龙川县作为秦朝设立的南海郡三个古县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214年,秦将赵佗率领大批军队在此地建立据点并治理六年之久。历史上有多次大规模的中原移民迁入岭南并与当地居民混居,尤其是赵佗向朝廷请求派遣的15,000名女性移民,这些女性后来被称为客娘。赵佗在龙川实施的民族融合政策以及三秦将士与客娘的联姻,促进了古邑龙川客家族群的诞生和发展。赵佗在秦末汉初时期成为南越国的统治者,而龙川正是他的发迹之地。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河源市的地理、人口与历史沿革

一、河源的地理、人口概况

二、河源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河源方言概况

一、水源音

二、客家话

第三节 河源水源音的历史形成

第四节 本书的体例、音标符号、调查点及发音合作人情况

一、本书的体例

二、本书使用的音标符号

三、调查点及发音合作人情况

第二章 河源水源音语音

第一节 代表点的声韵调系统

一、源城的声韵调系统

二、龙川县(佗城镇)的声韵调系统

三、连平县(隆街镇)的声韵调系统

四、和平(林寨)的声韵调系统

第二节 河源水源音的语音特点

一、声母特点

二、韵母特点

三、声调特点

四、声韵调配合关系

第三节 河源市水源音同音字汇

第四节 河源水源音语音的内外比较

一、河源水源音的内部比较

二、河源水源音的外部比较

第五节 河源水源音与普通话的比较

一、声母的比较

二、韵母的比较

三、声调的比较

第三章 河源水源音词汇

第一节 丰富的古语词

第二节 水源音的特征词

第三节 与客、粤语的词汇比较

第四节 水源音词汇的内部异同

第五节 河源水源音分类词表

一、天文

二、地理

三、时令、时间

四、农业

五、植物

六、动物

七、房舍、器用

八、称谓

九、亲属

十、身体

十一、病痛医疗

十二、衣服穿戴

十三、饮食

十四、红白大事

十五、日常生活

十六、交际

十七、商业

十八、文化教育

十九、文化活动

二十、动作、心理等

二十一、性状等

二十二、位置

二十三、代词等

二十四、副词介词、连词等

二十五、数词、量词等

第四章 河源市水源音语法

第一节 词类的构成及其特点

一、名词词缀

二、动词的体貌

三、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四、代词

五、量词

六、副词

七、常用介词

八、连词举例

九、结构助词

第二节 特殊句式

一、处置句

二、被动句

三、比较句

四、选择问句

五、其他句式

第三节 语法例句

第五章 河源水源音语料记音

第一节 故事传说

第二节 民俗音乐山歌

第三节 儿歌童谣

第四节 谚语、歇后语

第六章 族群认同与语言定性

参考资料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豆瓣读书.2024-09-14

客家古邑方言.豆瓣读书.2024-09-14

目录.dushu.2024-09-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