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墙院

石墙院也称“杨家大院”,位于江津区几江街道五举乡,是清末光绪三十三年的特科贡士杨鲁丞的故宅, 1939年5月27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一至五大总书记陈独秀迁居于此,于1942年5月27日与世长眠,在石墙院刚好度过了3年的最后时光。

曾经

昔日建院时   正值杨鲁丞官运亨通、家业兴旺之时。为建“杨氏庄园”,杨鲁丞请来重庆市最有名的风水先生选址,历时数月,最终选中了鹤山坪这块风水宝地,又请来江津最有名的建筑师和石匠,历时数载兴建起这座冬暖夏凉的“杨氏山庄”,山庄坐南朝北,俯视长江和江津城区,南靠群山,面积二十余亩,四面青山环绕,形如一个“巨盘”,“盘”中绿水萦绕,土壤肥沃,傍水而兴,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而石墙院就位于这“巨盘”之中,是当时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光绪帝曾钦赐牌匾,挂于“官家巷”上,见此牌匾,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然文化大革命时,牌匾被红卫兵破坏,石墙院是江津本地的大庄园,在江津很有名气。

如今

当年的陈独秀生活落魄,居无定所,多次借居它处均不顺心,最终经友人介绍来到石墙院,白墙黑瓦,松涛竹园,幽静安谧,盛似世外桃源,同时还可躲过中国国民党特务的骚扰,静下心来整理文稿。陈独秀大赞:“此乃潜心著书的佳处,难觅栖身之地矣”,于是长期定居于此。杨家深知陈独秀为人刚直且晚期清贫,以“帮助杨家整理家谱”为由,使其安心在此疗养。宽大的房间,开阔的视野,静谧的院落,陈独秀著书之时透过书房的窗户,院落便可尽收眼底;夫人潘兰珍在院墙角开垦了几片菜地,种上瓜果葱蒜,著书之余,陈独秀常常到后院的小竹林、梨树下乘凉散心,石墙院周围的村民不知其为何人,只知道他是杨家前来的写书先生,管他叫“陈先生”,逢年过节,有时吃顿好的,也会前来叫上他,大家相处有说有笑,十分愉快。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