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坊万寿桥

塘坊万寿桥,又名花桥,位于广昌县塘坊镇,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横跨塘坊港,桥长24米,宽5米,高7米,条石砌成,三曲拱桥,承重8吨,桥面建有砖木结构的桥亭,亭内有观音殿,建筑特色,历史悠久,保存完好。

基本简介

塘坊万寿桥,又称花桥,简称万寿桥,位于广昌县塘坊镇,建于清朝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公元1821年),横跨 塘坊港,桥长24米,宽5米,高7米,两个石墩撑起三个石拱,是一座三孔联拱石桥,承重8吨。桥墩是用长方体石块砌成的,迎水的一面砌成30度尖角形状以减小洪水的冲击力。桥拱砌成圆弧形状,每个桥拱的直径约13米。桥面建有砖木结构的廊亭式建筑,供行人避风、遮雨、歇脚休息;桥亭两头飞檐如燕子展翅。廊亭内建有观音殿,塑观音菩萨像。

为了桥与本地方长通永安而命名为“万寿桥”。建造时历时三年,耗资九千多银元,桥体高大宏伟,壮观美丽,是桥梁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现已成为广昌县历史文物重点保护对象。

历史风俗

据广昌县县志记载,此桥始建于公元一八二一年,是广昌古代十景之一。始建时采用纯木料构造成鸦雀薮桥,后因屡遭水患而改为石墩圆拱桥

民间传言,塘坊廊桥在建造之初,起名万寿桥,数年后的一个农历七月初七夜,有一对年轻人在桥上相遇,见有许多喜鹊在桥上栖息盘旋,认为是吉祥之兆,遂结为连理。塘坊廊桥因此又被当地百姓称为七夕鹊桥。近200年来,这一方的百姓在婚庆时节,保留着结婚花轿必须从桥上吹吹打打通过,并进到廊亭中参拜观世音菩萨的婚俗。

修缮状况

塘坊万寿桥历经风雨沧桑,水灾人损,已破旧不堪。2006年春,塘坊镇党委、政府为让名胜古迹千古长存,组织了大量人力四处募筹资金,群策群力重修了万寿桥。

修缮中保持了原建筑的古老特色,又增添了新的景观,使万寿桥重展雄威。特别是在桥旁兴建了河堤休闲公园,为万寿桥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为塘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