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桂

张修桂(1935年8月—2021年9月12日),生于惠安县,195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同年复旦大学工作。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专业委员会主办杂志《历史地理》主编,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历史自然地理和古地图的教学、研究工作。

2021年9月12日凌晨,张修桂先生因病辞世,享年87岁。

人物生平

张修桂,1935年8月生于福建惠安,195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同年复旦大学工作至今。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曾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专业委员会主办杂志《历史地理》主编,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历史自然地理和古地图的教学、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金山卫及其附近一带海岸线的变迁》和《长江宜昌至城陵矶段河床历史演变及其影响——三峡工程背景研究之一》,分别获1979---1984年和1985-1994年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一等奖。合著《中国历史地图集》,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国家教委首届社会科学奖一等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获国家教委首届社会科学奖一等奖。

个人作品

《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

《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

个人生活

人物逝世

2021年9月12日凌晨,张修桂先生因病辞世,享年87岁。

人物评价

张修桂先生系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奠基人,他以现代地貌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地提出历史地貌学各种研究方法,主要利用历史文献和古地图分析法对中国东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貌的历史演变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开创并极大丰富了我国河流地貌、湖沼地貌、海岸地貌等地貌演变的相关研究理论、方法和实践;尤其是他关于长江流域水系变迁研究的系列成果,成为从现代地理学原理出发,对文献史料进行深度解读,将传统水道研究提升为现代科学意义上历史地貌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同时,他对金山卫和葛洲坝等的研究,成为历史地理学直接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经典性成果。在古地图研究方面,他参与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水市《放马滩地图》和长沙市《马王堆地图》的拼接复原和研究工作,为这两种地图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日后古地图研究提供了范式。张修桂先生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评)

参考资料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张修桂辞世 系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学奠基人_凤凰网.凤凰网.2021-09-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