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乡

白地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下辖的一个乡。

历史沿革

1959年,设白地区。

1968年,改白地公社。

1987年,改白地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白地乡地处浪卡子县西北部,羊卓雍湖措附近,东与贡嘎县相连,南与浪卡子镇相连,西与日喀则市仁布县相邻,北与卡热乡相邻,行政区域面积344.8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白地乡地势从东到西渐低,依地形植被和土壤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土层较厚,为农业主产区。

气候

白地乡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日照时间长,辐射强,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干湿分明,冬春干燥,氧气含量较少。年平均温度10.35℃,极端最低气温-20℃。年降雨量300毫米左右,降水多集中在6—9月。

自然灾害

白地乡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雹灾、霜灾、2008年中国雪灾、虫灾、泥石流等。

自然资源

白地乡境内野生动物有野山羊雪豹等。

2011年,白地乡有耕地面积4216亩,牧草地84352亩(其中湿地764亩),水域面积962亩。耕地面积中,粮食种植面积2951亩,油菜种植面积416亩,蔬菜种植面积115亩,饲草种植面积734亩。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白地乡辖8个行政村:叶色、扎玛龙、曲色、白地、格瓦、龙桑、多扎、杂塘。有12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白地乡辖8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叶色村。

人口

2011年末,白地乡辖区总人口2267人。

2017年末,白地乡常住人口为2290人。

截至2018年末,白地乡户籍人口为2381人。

截至2019年末,白地乡户籍人口为2398人。

根据浪卡子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白地乡常住人口为184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白地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152元。

农业

白地乡为半农半牧乡。主要农作物有稞麦、小麦、豌豆、马铃薯等。

白地乡畜牧业以饲养牛、马、羊等为主。2011年末,牲畜存栏18823头(只、匹),其中耗牛2405头、黄牛1500头、绵羊14048只、山羊738只、马132匹。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白地乡有完小1所,教学点1个,在校生224人,教师1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99.6%。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白地乡广播电视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白地乡有卫生院1所,专业卫生人员11人。

社会保障

2011年末,白地乡城镇养老保险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96%以上,五保对象供养率100%,国家抚恤和补助资金及时发放到位。

交通

2011年末,白地乡村村通公路,8个村实现水泥硬化工程和5个村实现公共照明工程。

民俗

白地乡的服饰均与后藏相似,其服饰主要特点为男女藏袍都是大襟服,男式以黑白为料,领子、袖口襟和底边镶上色布或绸子,脚穿“松巴”鞋。

参考资料

浪卡子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浪卡子县委宣传部.2021-09-08

白地乡.行政区划网.2016-08-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