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鱼

水滴鱼(拉丁学名:Psychrolutes marcidus),又名忧伤鱼、软隐棘杜父鱼、波波鱼,是一种深海鱼,为鲉形目隐棘杜父鱼科隐棘杜父鱼属鱼类。水滴鱼全身没有骨头和肌肉,全身成凝胶状,体长约30厘米。头部宽阔,向后逐渐变细。它们的头部没有棱棘,脑颅上虽有发达的骨弓,骨弓上无骨棘。其眼间距较宽,超过眼睛直径。全身无鱼鳞病,口部较大,上下颌长有数列圆锥状牙齿。皮肤松弛症,腹鳍较小,背鳍通常连续,鳍棘常隐藏于皮下。

水滴鱼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新西兰沿岸,栖息于600至1200米的深海海底,靠吞食面前的可食用物质为生。由于水滴鱼独特的身体结构,一旦被捞出水面,身体就会因失去深海高压环境的支撑而塌陷,呈现出一种类似哭丧的面容,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全世界表情最忧伤”的鱼。

水滴鱼本身并不适合食用。然而,由于它们与一些美味的海洋生物,如蟹和龙虾,生活在相似的海洋深度,它们常常在深海捕捞作业中被误捕,从而面临灭绝的威胁。

形态特征

水滴鱼身体非常宽阔,呈蝌蚪状。前部呈现扁平状,随着身体向尾柄方向延伸,逐渐变得细长且侧扁。头部形状近似球形,且相对较大,其背缘呈现出明显的凸起,从钝圆的吻部一直延伸到后头部。水滴鱼的眼睛大小适中,而眼间距则超过了露出的眼睛直径的两倍。它们的嘴巴较大,能够延伸至眼睛后缘的下方甚至稍后位置,上下颌都装备有宽阔的绒毛状牙齿带,不过并没有腭骨齿。水滴鱼的皮肤光滑无鳞,质地松弛且柔软,侧线仅在头部部分较为明显。

水滴鱼拥有两个背鳍,其中第一背鳍基底较短且呈圆形,第二背鳍基底较长同样呈圆形,两者都被厚厚的肉质皮肤包裹,从外观上看起来像是连为一体,只有通过外缘的浅凹口才能区分出两个鳍。这对背鳍起始于鳃盖的后部,并向后延伸与尾柄相连。臀鳍与第二背鳍在形状和位置上相似,但基底略短。尾鳍大小中等,呈圆形。胸鳍较大,形状为宽阔的角形。而腹鳍则相对较小,位于胸部位置,起源点在胸鳍起源点的下方。

水滴鱼全身没有骨头和肌肉,身体呈凝胶状,密度低于海水。它们没有鱼鳔,使用鳃呼吸。

栖息分布

分布范围

水滴鱼分布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沿岸。

栖息环境

水滴鱼生活在600~1200米的深海海底。

生活习性

捕食

水滴鱼是一种典型的“守株待兔”式捕食者。它们通常会静卧于海底,耐心等待猎物的出现。当各种海洋生物如甲壳亚门蛇尾星等从其身边经过时,水滴鱼便会迅速发动攻击,将这些生物捕获并吞食。此外,它们也会进食一些海葵目以及海底的腐肉,以此来获取生存所需的营养。

行动

在水滴鱼所栖息的深海环境中,由于水压巨大且环境特殊,普通的鱼鳔难以正常发挥作用。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浮力,水滴鱼的身体由一种密度略小于水的凝胶状物质构成。这种独特的身体结构,使其密度比水稍小,从而能够轻松地从海底浮起,无需借助鱼鳔的频繁调节。不过,水滴鱼在水下的游速极为缓慢,它们主要依靠这种特殊的浮力维持在水中。

生长繁育

水滴鱼是群居繁殖的,每次在每个巢中产下大约10万枚卵,这或许是为了增加后代的生存机会。水滴鱼的孵化方式与众不同,雌水滴鱼把卵产到较浅海域后便趴在鱼卵上一动不动,直到幼鱼孵出为止。

物种保护

生存威胁

由于深海捕捞作业,水滴鱼正遭受灭绝的威胁。由于捕鱼活动大肆增加,水滴鱼被同其他鱼类一起捕捞上来。虽然水滴鱼本身肉质不适于食用,不过因为生活在与更为美味的海洋生物(如蟹和龙虾)一样的海洋深度,也连带着成为牺牲品,从而面临灭绝的威胁。

澳大利亚新西兰深海捕鱼船是世界上最活跃的船队之一,所以,即便是水滴鱼也面临海底拖网的威胁,海底拖网是最具破坏力的捕鱼方式。南部海洋设立了一定的深海保护区,但这只是在保护珊瑚而非水滴鱼。现在,深达200米的海洋也遭受过度捕捞,而且,捕捞作业已开始离开那些大陆架,转入两千米深的深海区域。”

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濒危的丑陋动物,英国动物保护人士想了一个办法:发起“没有最丑,只有更丑”的“选丑”比赛。这场比赛结果出炉,生活在大洋深处的怪鱼水滴鱼“荣登”榜首。

为了提高公众对濒危丑陋动物的关注,英国丑陋动物保护学会主席和电视主持人西蒙·瓦特与11位名人和喜剧明星拍摄了“世上最丑动物”宣传短片,并在YouTube上发布。该视频获得了数十万的点击率。

文化

吉祥物

2013年9月13日,据英国媒体报道,超过3000人参加了由英国丑陋动物保护协会举办的一个世界最丑动物网上投票评选活动,水滴鱼以795票夺冠。水滴鱼也因此成为了英国丑陋动物保护学会的官方吉祥物。

参考资料

Psychrolutes marcidus.fishbase.2025-01-17

..2025-01-17

Psychrolutes marcidus.animaldiversity.2025-01-17

Smooth-head Blobfish.fishesofaustralia.2025-01-17

Blobfish.nationalgeographic.2025-01-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