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龙木

亚龙木(学名:Alluaudia procera),又称马达加斯加仙人掌,是龙树科亚龙木属的一种落叶多肉植物,特有于马达加斯加南部地区。原产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岛。我国引进时间不长,目前还不多见。植株高8-10厘米。无块茎,具肉质,细圆柱形的根状茎。茎纤细,圆柱形,常稍弯曲,近基部具1枚大叶,大叶之上具1-2枚很小的苞片状小叶。大叶片近基生,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鲜时上面具白色细脉纹。

形态特征

亚龙木是一种多刺的多肉灌木或小乔木,具有厚实的贮水茎和在干旱季节落叶的叶子。形态奇特,灰白色的茎干上遍布棘刺,叶片生于其间。植株在原产地可长到3~5米高,但分枝很少。茎干表皮白色至灰白色,具细锥状刺,肉质叶长卵形至心形,常成对生长,大叶绿色,小叶灰黑色。花序长30厘米左右,小花黄色或白绿色。年幼的亚龙木形成了几年的茎的纠缠,之后会长出一根粗壮的中央茎。基部的茎随后会枯死,留下一个类似树干的茎,高处分枝。和迭地梨科的其他成员一样,亚龙木的叶子是由类似仙人掌科的芽生产的,叶子很小,单独出现,并伴有圆锥形的刺。它的花是单性的,呈辐射对称。

生长环境

亚龙木习性强健,喜阳光充足和温暖干燥的环境,稍耐半阴,不耐寒,忌阴湿。4~10月的生长期宜放在室外阳光充足处或室内光线明亮处养护,盛夏高温时要求通风良好,但不必遮光。浇水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忌盆土积水,否则会因土壤湿度过大,造成烂根。空气干燥时可向植株喷些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使叶肥厚碧绿。冬季给予充足的光照,节制浇水,停止施肥,能耐5℃的低温。亚龙木不易分枝,当植株长到一定高度时可将其截断,促其分枝,使株形更加美观。每1~2年的春季换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肥沃、排水性良好,并含有少量的石灰质。可用腐叶土、园土各1份,粗沙或蛭石2份的混合土,并掺入适量的骨粉、草木灰等作基肥。

分布范围

特有于马达加斯加南部地区。原产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岛。我国引进时间不长,目前还不多见。

主要价值

由于稀少,全属都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为二级保护植物。我国引进时间不长,目前还不多见,适合多肉植物爱好者和植物园作为品种收集栽培。家庭也可选取大小适宜的植株作观叶、观茎植物栽培,装饰客厅、角隅、窗台等处。

园林用途:盆栽观赏。亚龙木细高的主茎上没有分枝,长满密密麻麻的心形革质叶,很像是千百个小手掌,非常奇特,也颇有情趣。由于非常稀少,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二级保护植物。

生长繁殖

亚龙木的繁殖可用插法,在18~30℃的条件下可随时进行,取健壮充实的枝条,长度在5厘米以上,晾几天后,插于沙土中,保持土壤稍湿润,很容易生根。

分类与系统发育

荸荠科包括11种植物,分为4个属,其中最大的是亚龙木属(六种)。亚龙木属又分为亚龙木和安德罗伊拉两个分类。因此,亚龙木有两个姐妹种,分别是升亚龙木和蒙塔格亚亚龙木。根据进行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亚龙木属、亚龙木状植物属和迭地梨属都被支持为单系群。亚龙木属内部的关系与家族内多倍体的进化相关。研究人员尚未确定迭地梨科的起源地。然而,迭地梨科的最近亲属索马里帽花(Calyptrotheca somalensis)特有于东非,马达加斯加岛与其分离已有1亿年。因此,迭地梨科可能源自于类似索马里帽花的东非祖先对马达加斯加的传播。

参考资料

亚龙木.植物数据库.2013-05-1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