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加马蒂县

兰加马蒂县(孟加拉语:রাঙামাটি জেলা)是孟加拉国吉大港行政区的一个县,位于该国东南部,北界印度,东邻缅甸。该县地势多山,拥有孟加拉国最大的人工湖——戈尔诺普利水库。兰加马蒂县总面积为6,116.13平方公里,根据2001年的数据,人口为508,182人。县城兰加马蒂是该县的行政中心,县下辖十个乡。

自然地理

兰加马蒂县位于吉大港行政区,北接印度的特里普拉邦,南邻班达尔班区,东临印度的米佐拉姆邦和缅甸的钦邦,西与卡格拉查里和吉大港区接壤。兰加马蒂是孟加拉国唯一一个与两个国家(印度和缅甸)接壤的区。该县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同时拥有平原和湖泊,其中包括孟加拉国最大的人工湖——戈尔诺普利水库。该县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湿热多雨。

历史沿革

兰加马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特里普拉和阿拉干国王争夺的时期。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到来之前,这个地区被称为Reang/Riang地区。1566年穆斯林入侵后,这个地区成为了莫卧儿帝国的一部分。1737年,部落领袖舍尔·莫斯塔·汗向莫卧儿帝国投靠。此后,查克马人和其他不同民族的定居点开始建立。从1760年到1761年,这片土地被租给了东印度公司。

人口

根据孟加拉国2022年人口普查,兰加马蒂县共有153,484户家庭,人口647,587人,其中47.6%居住在城市地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6人。7岁及以上的识字率为71.3%,相比之下全国平均水平为74.7%。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该县共有386,153人(占总人口的64.79%)是土著居民。总人口分为孟加拉人和土著社区(少数民族):查克马人、马尔马人、坦昌尼亚人、特里普里人、潘库瓦人、卢赛人、凯昂人、穆朗人、拉克赫因人、查克人、鲍姆人、库米人。根据1991年人口普查,该县的宗教机构包括佛塔1230座,清真寺1059座,寺庙65座,教堂16座。从性别上看,男性占人口的53.59%,女性占46.41%。

行政区划

兰加马蒂县的行政管理是孟加拉国当前行政设置中区一级的最高办公室。它是在国家的基本行政单位——区内进行事务管理。在这一层面上,普通民众直接与行政部门接触。该县由一名区官员负责,称为副专员、区收集官或区治安官。这位官员在这一层面上充当中央政府的代表。副专员(DC)和区治安官(DM):Md. Shamsul Arefin。地区议会主席:Brisketu Chakma。查克马国王:Debashish Roy。

分区

兰加马蒂县由10个乌帕齐拉(副区),1个市政(9个区和35个社区),50个联合议会,162个毛扎和1347个村庄组成。乌帕齐拉包括兰加马蒂萨达尔乌帕齐拉、贝莱查里乌帕齐拉、巴加伊查里乌帕齐拉、巴卡尔乌帕齐拉、朱赖查里乌帕齐拉、拉贾斯塔利乌帕齐拉、卡普泰乌帕齐拉、朗阿杜乌帕齐拉、纳尼阿查尔乌帕齐拉和考卡利乌帕齐拉。

教育

兰加马蒂县共有291所政府小学,120所非政府小学,22所初级学校,6所政府高中,45所非政府高中,2所政府学院,13所非政府学院,61所伊斯兰教学校,7所技术学校,兰加马蒂医学院和兰加马蒂科技大学分布在整个县域。

经济

兰加马蒂县的经济极度依赖农业,总人口中有41.94%从事农业。其他职业比例包括:农业劳工12.06%,雇佣劳工4.95%,商业8.22%,服务业13.04%,渔业2.02%,工业4.57%,林业3.2%以及其他10%。共有12275公顷土地用于耕种,生产食品和非食品作物,如水稻、土豆、玉米、芥菜籽、棉花和黄麻等。此外,还种植了芒果、菠萝蜜、香蕉、菠萝、荔枝、黑莓等水果。兰加马蒂著名的手工业包括织布、铁匠和木工。织布业以其羊毛和黄麻地毯以及手工织布而闻名。主要工业包括昌德拉戈纳纸浆和人造丝厂、胶合板厂、加格拉纺织厂以及贝特布尼亚的卫星站等,生产和出口商品。

主要景区

兰加马蒂县拥有多个旅游景点,包括卡普泰湖、吊桥、卡普泰国家公园、舒沃隆瀑布和萨杰克山谷等。卡普泰湖是孟加拉国东南部的一个人造湖泊,位于兰加马蒂县的卡普泰乌帕齐拉,是在卡纳普里河上建造卡普泰大坝的结果,作为卡纳普里水电项目的一部分。吊桥是卡普泰湖的连接通道,是兰加马蒂的地标性图标。卡普泰国家公园位于卡纳普里和卡普泰山脉之间,是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安全庇护所。舒沃隆瀑布位于巴卡尔副区,是一个旅游目的地。萨杰克山谷位于兰加马蒂的北角,靠近米佐拉姆边界地区,以其自然美景和土著居民的产品而吸引游客。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