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民族中学创建于1997年,又名临沧市第三中学,地处临沧新城中心,占地60亩,建筑面积15751.38平方米。它是临沧市唯一一所面向全市八(区)县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寄宿制完全中学。学校先后被临沧市政府、市教育局表彰为文明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2002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
办学条件
临沧市第三中学地处临沧新城中心,占地60亩,建筑面积15751.38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53人,中高级职称104人,特级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市优秀教师52人;有38个教学班,在校生2038人。
图书室藏书2万余册,报刊杂志100余种。有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语音室、计算机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300米跑道田径场、蓝排球场等基础设施。
获得荣誉
学校曾获“省级文明学校”、临沧市委“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市“教育综合改革一等奖”、全市“高考质量奖”、市直学校“教育目标考评第一名”等多项殊荣。2003年5月,被云南省教育厅命名为云南省文明学校。2002年,被认定为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2003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
办学成果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临沧市第三中学已形成初、高中协调发展的育人机制和具有一定特色的办学模式,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逐年提升,2000-2004年连续五年中考各科平均分、及格率、生均总分均名列全区完中前茅。
2003年,学校首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取得了“开门红”,重点及本科上线率为50.5%,专科以上上线率为78%。
2004年高考上线率为50%、录取率为52.3%。
2008年高考本科上线率为52.59%,专科以上上线率为75.97%。
2000年以来,连续七年中考各科平均分、及格率、生均总分均名列全市前茅;2003年以来,高考上线率逐年攀升到2002年的80.3%,有300多名同学被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院校录取,2006年、2007年,均获全市“高考质量奖”。
办学特色
学校是一所面向临沧市八县区招生,以民族教育为本的学校。建校以来共招收临沧八县区彝、白、傣、壮、苗、回、拉、佤、满、纳西、布朗族、德昂、阿昌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学生2748人,占所招学生总数的64.3%。
学校是一所以边疆、农村学生为主,具有扶贫性质的寄宿制学校。学校属1996年省政府临沧现场扶贫办公会确定的教育扶贫项目。在校生中,来自边疆县的占34.64%;来自农村的占50%;来自高寒山区、城市低保家庭的占42%;寄宿制学生占62.5%。近两年,在省、市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学校招录了4个少数民族高中班(共200人,每人每月补助200元)。
建校时设计规模为24个教学班,在校生1200人。按临沧市教育综合改革和临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2008年前办学规模要达到40个教学班,晋升为云南省一级完全中学。为此,学校弘扬“艰苦奋斗、求实奉献、民族和融、创新发展”的民中精神,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着力打造“同学向往、家长首选、社会公认、教职工安居乐业”的品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