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店生姜

邵店黄姜,上蔡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邵店黄姜原产于古蔡国卧龙岗南段两坡上(今上蔡县邵店乡一带),当地气候温湿适宜,地势一岗(卧龙岗)担两坡,排水性强,土层深厚,土质松软,呈黄棕,沙壤性,通气性强,中性偏碱,适合生姜种植和储藏。邵店姜黄味道纯正,色泽金黄,无丝耐煮,辛辣,味长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钾、镁和糖等营养物质。

2011年12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邵店黄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形态特征

感官特征

邵店黄姜新鲜根茎呈扁平不规则块状,形态奇特,并有枝状分支。块小,有丝,色泽金黄。适宜调味品及保健食品和深加工制品。

品质指标

据测定,邵店黄姜含蛋白质1.5-2.0克/100克、钾2000-2500毫克/千克、镁360-420毫克/千克、粗纤维0.8-1.2%、总糖1.6-2.2%。

产品分级

邵店乡姜黄一般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三个等级。一级是指单块姜重250克以上,姜块色泽金黄,无损伤。三级是指单块姜重不足150克,姜块色泽不好,有损伤。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二级。

主要价值

邵店黄姜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保健效果,其性温散寒邪,有驱寒,暖胃,健脾,生发,消暑治泻,制中夏毒之功效,姜汁水洗澡可润肌美容,泡茶可健胃益寿。

历史沿革

邵店黄姜,原名为“疆”,喻为“疆御百邪”之说,主为御邪、入药之功效,后名为“姜”源于姜子牙

商周时期,姬发伐纣,姜姜子牙辅助武王姬发率部转战黄淮之间,军队驻扎在冈山(今上蔡县境内卧龙岗)上休整,当地百姓用冈山仙草熬汤献于太公以慰周兵,周兵喝仙草汤后,瘟病痊愈,太公大喜,上奏武王,命军中凡煮肉汤食,皆放入仙草以驱瘟疫。谓此仙草为“疆”,意为用途广,功能多,疆御百邪。后人为纪念姜太公就把“疆”更名为“姜”,煮肉、熬汤要放姜也流传沿用至今邵店黄姜。

据《上蔡县·实业态·农业》载:邵店一带之姜,为蔡邑驰名之产品,常南至汉口,北至平津。古为“天姜”,曾为历代皇家供品。

《上蔡县志·建制志》载:清康熙建城堡为邵店寨。邵店集自古商业鼎盛,为群众交易土产姜黄、购置日杂之集散地。邵店集以特产黄姜为主要交易点,姜贩遍布各地。

邵店黄姜初加工在民国年间就已起步,20世纪80年代,姜片厂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加工后的“蔡州天姜”出口到日本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改革开放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不断深入,邵店乡大力发展生姜生产,在种植上积极引进外地优良品种,推广塑料大棚育苗和姜田不搭棚的先进生产技术,既提高了产量和产品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建起了规模较大的生姜加工厂,产品有脱水姜片、姜丝、姜粉等。

生产情况

2011年,邵店乡适宜种植姜黄面积5343公顷,年总产量900万吨。

2014年,邵店乡黄姜种植总面积一直稳定在1万亩左右,亩产量一般在3000斤至5000斤之间。

获得荣誉

2011年12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邵店黄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9年5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邵店黄姜进入河南知名区域品牌行列。

2020年5月20日,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分布范围

邵店黄姜的地域保护范围在邵店乡境内海拔98.5米的一岗(卧龙岗)担两坡上,南与汝南县搭界,东与上蔡县杨屯乡接壤,西、北与西平县为邻。包括邵店全乡,涉及籽粒村、棚楼村、卜庄村、小楼村、西岗村、邵店村、集北村、庙王村、高李村、刘岳村、前杨村、后杨村、十里铺村、丁楼村、石佛村、郭屯村、尹赵村、刘庄村、上岗村、苑寨村、蔡屯村共21个行政村,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北纬33°14′-33°22′,东经114°23′-114°33′。

栽培技术

(1)产地选择与要求:选择海拔98.5米以下平原,这里气候土壤适宜,土质松软、通气,土层深厚,排水性强,土壤呈黄棕沙壤性,pH值7.3,有机质1.38%,全氮0.1046%,速效磷14.813ppm,速效钾129.617ppm。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择适宜邵店乡发展种植的密轮大肉姜。植株形态直立,分枝性强,一般每株可具10多个丛状分枝,植株开展度小。富含姜酮姜酚等活性生理物质。

(3)生产过程管理:邵店姜黄生产过程重点包括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收获等步骤。具体如下:

①整地施肥:

邵店黄姜

宜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中等肥沃的黏质壤土种植。忌连作,前茬以红薯茬、棉花茬地为佳。播前将土壤深翻一遍,结合整地每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千克以上作基肥,耕翻入土,耙施平整,作宽约0.7米的高,四周开好排水沟。

②播种时期:春播时间在4月上旬播种。

③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出苗后,地面经常保持湿润,要勤浇小浇,保证幼苗生长,浇后中耕,除草,以利发挥。生姜从出苗到发棵期需30-40天,此期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以促进壮苗。

发棵期和姜块生长盛期:土壤在7-8月高温多雨季节,应及时排水,严禁积水成灾。秋分之后,天气干旱,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使其块茎膨大。

④病虫害防治:姜黄的主要病虫害有腐烂病、斑点病、炭疽病姜螟小地老虎等。黄姜的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抓好田间管理的基础上,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配合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达到安全生产优质黄姜的目的。首先,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在种植时应合理布局,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加强除草,清洁田园,不施用未充分腐烂的带病原菌的有机肥料,加强株行向通风透气,连阴雨天应注意清沟排渍,防止田间渍水。其次,根据不同的病害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如炭疽病,发病初期可用1:1:120波尔多液或5%多菌灵喷杀,每7-10天一次,连续2次-3次;斑点病,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加75%百菌清1000倍液喷洒;姜螟,叶面喷施敌杀死防治。在防治过程中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高集性、高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的农药及其他混配农药。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要求:

①收获时间及方法:霜降前收获。人工挖取。

②收获的处理要求:挖取时尽量避免伤及姜块,挖出后把茎杆根部切掉。

③留种:严格选种,剔除病姜,然后装入窖内保存。

(5)生产记录要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设专人做好以下记录,生产地点、农产品名称、土壤耕作,施肥名称、方式、时间、施肥量、施用农药的名称、方式、时间、施用药量、产品收获、仓储、销售等项目的日期、方式、数量等。

邵店姜黄产地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

专用标志使用

邵店黄姜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内的黄姜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邵店黄姜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邵店黄姜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使用标志,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邵店黄姜”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物种文化

春秋时期,孔子带高徒周游列国,“于陈蔡”。陈,即今淮阳区;蔡,即今上蔡县。孔子一行人途径卧龙冈北鸿隙湖畔陈蔡之间陈蔡铺(今华陂镇南)一冈陵,遇到大雨,孔子淋雨后感伤寒带弟子沿卧龙岗向南至蔡埠口(今邵店西)汝河边。蔡国弟子漆雕开见孔子病患不轻,就从卧龙岗下取当地姜黄熬汤,每日献于孔子,不几日,孔子痊愈,周身轻松,神清目明。从此孔子与蔡国黄姜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生对姜情有独钟,在那个战乱年代终寿73岁,与重食生姜密切相关。

论语》载,“子曰:不辙姜食。”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对孔子食姜嗜好阐释:“姜,通神明,去秽恶,故不辙。”漆雕开为孔子熬汤所用生姜就是卧龙岗下邵店一带所产黄姜。

《上蔡古诗词选集》中曾这样描述邵店黄姜:“百里卧龙岗,千顷姜山藏,蜿蜒迂回至,富庶邵店乡。”

生长环境

土壤地貌

邵店乡地势一岗(卧龙岗)担两坡,岗岭面积33平方公里,两坡24平方公里。土壤类型包括红土壤、黑土壤、黄土壤和白散土。有机质含量1.38%、全氮0.91%、速效磷13.752ppm、速效钾118.5ppm,适宜姜黄生长。

水文情况

邵店乡属洪河流域,全乡主要沟渠有南北走向的向阳沟,东西走向的前进沟、跃进沟、胜利沟,长年农田给水量255万立方米,地下水位深度15米,全乡可开发水总量290万立方米,灌溉水源充足。

气候情况

邵店乡为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春季多少雨,夏季多雨较热,秋季气候凉爽,冬季较冷少雪。年平均日照数2600/小时,全年无霜期达到225天,10℃上积温223天,年均降水量570.5毫米,适宜种植姜黄

物种简介

邵店乡位于上蔡县城南5公里处,总面积8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万亩,下辖21个行政村,101个自然村,262个村民组,总人口6.7万人。著名的四十五里卧龙岗穿境而过,使邵店乡地势呈“一岗担两坡”形状,岗岭面积占全乡总面积的55%,最高海拔98.2米,是一个较典型的平原农业大乡。该乡农业资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芝麻、生姜、大葱等农副产品。

特产

生姜是邵店乡支柱及特色经济农业之一,当群众有着三百多年种植生姜的习惯和技术。邵店生姜味道纯正,色泽金黄,无丝耐煮,味长久,被誉为“蔡州天姜”,它既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又是优良的中药材。目前,已远销全国16个省市,所生产的脱水姜出口到日本、东南亚等6个国家和地区。

建设

邵店乡境内土地为黄棕壤土质,土地肥沃,土层深厚,透气性好,适宜生姜生长。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不断深入,该乡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生姜生产,全乡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总产量达300万公斤。在种植上,积极引进外地优良品种,并推广了塑料大棚育苗和姜田不搭棚的先进生产技术,既提高了产量和产品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他们还对生姜进行了深加工,建起了规模较大的生姜加工厂,产品有脱水姜片、姜丝、姜粉,成为俏销国内外绿色保健食品。

邵店黄姜荣获2011年第四批农产品地理标志,是驻马店市十大特产之一。邵店生姜地理标志范围:上蔡县邵店全乡,涉及籽粒村、棚楼村、卜庄村、小楼村、西岗村、邵店村、集北村、庙王村、高李村、刘岳村、前杨村、后杨村、十里铺村、丁楼村、石佛村、郭屯村、尹赵村、刘庄村、上岗村、苑寨村共2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3′00″~114°33′00″,北纬33°14′00″~33°22′00″。

参考资料

知名农业品牌发布邵店黄姜、正阳花生进入河南知名区域品牌行列.重点综合新闻网站.2021-07-23

通知公告.法规信息处.2021-07-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