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际才

张际才,1940年生,南康区人,当代山水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早年工作生活在江西崇义,曾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在赣南山区潜心写生十余载,后专攻中国山水画创作,受关山月黎雄才等大家的影响,传承岭南画派革新精神,作品自成一格。得到关山月、黎雄才、刘勃舒等大师的肯定与教诲,风格日臻成熟。

人物经历

1986年加入江西省美协。1980年代作品被江西省、赣州市政府作为“国礼”用于与美国、日本等友好城市的外事活动。1990年代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新加坡广州市等地举办展览。曾受聘、执教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教育部西部教育、中央机关康乐文化指导中心、解放军总后勤部、中核集团集团和全国中小学名师工程艺术工作室等机构。2013年应邀为中国书店出版社编写大型专业教学专著《怎样画写意山水》。

获得荣誉

近年有300多幅作品在国内外参展、参赛、发表并被美术馆、博物馆、企业家、国际友人收藏。曾被中国中央电视台(4套)、《人民日报海外版》《美术内参》《书与画》《中国书画报》《书画家》《美术大观》等媒体专业报刊专题介绍。1988年,作品《秋之恋》《山峦叠翠》被江西省政府以国礼赠送美国、日本政府。1991年,与江西画家合作的百米山水长卷《赣水苍茫闽山碧》在北京展出,得到古元王琦刘勃舒蔡若虹等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的赞赏和肯定。1992年4月,在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多家著名画廊收藏。1993年9月,作品《乡情》获教育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教师书画展优秀奖。1994年10月,作品《林深处》获江西省十一届美展优秀奖。1999年8月,作品《余田之秋》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书画大展优秀奖。2000年11月,作品《峰山古寺》获第三届海峡两岸书画大赛金奖。2008年2月,随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泰国参加中泰国际艺术交流活动,作品《大山深处》《源远流长》在泰国美术馆展出。2008年8月,作品《岁月》获中国美协、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奥运会会组委会主办的“2008和谐中华迎奥运”全国书画展一等奖。2000-2020年:出版专著《张际才写生作品》《张际才山水画》(天律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年)、《怎样画写意山水》(岭南美术出版社 2017年)、《技法探索:写意山水画技法研究》(中国书画报 2017年)、《张际才山水画册》(2020年版)等。2023年,位居《中国国画家2023年8月人气指数排行榜》第66名。

创作特点

早年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在赣南山区潜心写生十余载,后专攻中国山水画创作,曾受教于关山月黎雄才等大家,传承岭南画派革新精神,自成一格。其作品笔墨奔放洒脱,意境灵动,极具时代审美气息,体现出个人风格,在南派画坛独树一帜。山水画“意境”之“意”,是一种从具象到抽象、从意象到诗境的“意”,是一种从自然、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意”,是一种朴茂中见灵秀的“意”。无论是沟谷、山川,还是人家,都透露出画家的朴实和超然。与概念化、符号化的山水画不同,他的山水画呈现出一种亲近自然的山水图式。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对张际才的执着艺术追求深为赞赏,欣然题词:“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他的作品传承了岭南画派创新精神,灵动赋有生气,浑然天成,意境幽远,笔墨和意境俱有强烈的时代感,在岭南画坛独树一帜。尤其是他画的树,堪称画坛一绝,作品中紫藤枝杆曲直疾徐、润涩肥瘦,随意张扬而有法度,藤萝交缠、枝叶纵横甚至有书法的意境;而春华秋实、硕果繁枝相衬映又是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美景。娴熟技法的灵活运用,使得其作品具有丰富的层次和细节,尤其是其出色的线、钩、点、染功夫,使枝繁叶茂的岭南山水简约而生动。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