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潞

王小潞,女,博士,教授,博导,浙江大学外语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大学英语教学中心副主任。师从唐孝威院士,200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西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兼职教授,英汉双语国际期刊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CASLAR)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编委。有交叉学科背景,主要从事隐喻认知神经机制、语言与思维、语言的心理和神经加工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成果

研究项目

脑功能成像视角下的汉语隐喻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09,主持)

汉语隐喻认知的大脑神经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07,主持)

汉语隐喻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2007,主持)

论文

隐喻加工脑区的关联因素(《浙江大学学报》,2013)

Analysis of Pragmatic Functions of Chinese Cultural Markers. In Kecskes, I. (ed) Research in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Berlin:绵羊 de Gruyter. 2013.

A Review of fMRI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Neural Mechanisms of Metaphor Comprehension.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中国应用语言学》2013).

隐喻的多维研究趋势. (社会科学家,2012)

《语用学探索:语言、认知与跨文化视角》简介(《当代语言学》,2011)

隐喻研究的多维视角(《外国语》,2010)

Agentive and Contextual Factors Affecting Metaphorical 认知(RASK,2009)

《双语认知面面观》述评 (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

联想的语义连接功能(《浙江大学学报》,2007)

等近40篇。

译文

[美国] 伊斯特凡.凯奇凯斯(Istvan Kecskes). 跨文化、百科知识与文化模式. 王小潞译.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人大复印资料》2012年11期转载)

专著

王小潞. 汉语隐喻认知与ERP神经成像.2009.9.北京:高教社

章节撰写:

王小潞. 心智解读隐喻理解. 唐孝威主编,《心智解读》(第八章),2012. 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

王基一、王小潞、刘梦莲、张倩苇.《计算机·教育·学校》(编著)2002.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本人承担5万字 /共74.9万字)

王小潞. 智力的新视窗----GRE考试. 余式厚,《智库》(第四章),1999年11月,上海文化出版社(本人承担12万字)

王小潞. GRE考试中的智力问题. 余式厚《闯荡智力世界》(第八章)1993年4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本人承担4万字)

编译:余式厚,王小潞. 语言美国人视野中的逻辑-GRE考试. 2011.1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个人作品

主编教材

1.《全新大学英语四级题型-综合测试》2006年8月,浙江大学出版社(主编),(总字数:25.6;本人字数12.5)

2.《大学英语六级新题型应试必备》2005年4月,浙江大学出版社(本人为副主编,承担100千字)

3.《大学英语四级新题型应试必备》2003年5月,浙江大学出版社(本人为副主编,承担54千字)

4.《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一本通》2001年2月,浙江大学出版社(本人承担280千字)

5.《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词汇精解》(修订本)1997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本人承担500千字)

6.《大学英语泛读辅导用书》(上册)1994年12月,杭州大学出版社

7.《大学英语泛读辅导用书》(下册)1996年8月,杭州大学出版社

8.《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词汇精解》1992年11月,科学普及出版社(本人承担420千字)

参编教材

1.《当代高职高专英语教程(2)》(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0年5月,浙江大学出版社

2.《当代高职高专英语教程-教师用书(2)》(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0年5月,浙江大学出版社

3.《当代高职高专英语教程-学习指导(2)》(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0年5月,浙江大学出版社

4.《美国文化与口语》,2009年8月,浙江大学出版社

5.《全新大学英语四级题型-仔细阅读理解》2006年7月,浙江大学出版社

6.《大学体验英语-高级教程(下)》(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6年5月,高教社

7.《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指南》2000年6月,浙江大学出版社(本人承担2万字)

8.《大学英语精读、语法单元测试》1993年6月,杭州大学出版社(本人承担Quiz 9, Book II, 0.6万字)

学术交流

August30, 2018. “Neuropsychological System for Chinese Non-literal Language Processing”,FICLA Symposium on Language and Thought. University of Helsinki \u0026 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 Helsinki, Finland.

2018.7.2-7.4.“The Role of Context in Processing Chinese Three-Character Verb–Object Metaphors: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Language · 认知 · 神经科学(语言·认知·神经科学国际会议),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8.6.29-7.1“The Role of Context in Processing Chinese Three-Character Verb–Object Metaphors: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中国神经语言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小组发言,徐州市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

June14-16, 2018.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CASLAR-5).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 Panel: “The Positive Effect of Solution to Chinese Logogriphs on CFL Learners' Maste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June 8-10, 2018.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and 传播学 University of Cyprus, Nicosia, Cyprus. Panel: “Polish studies in China from the 透视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2017.11.10-12“美国航空航天局TLX心理负荷量表在翻译难度测量中的信效度评估——以CET-4汉译英试题为样本”,“一带一路”背景下翻译传译认知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第二届大会大会发言,宁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2017.27-29“儿童反语与家庭语言教育”,第二届中国教育语言学高端学术论坛,北京:北京语言大学

2017.20-22“汉语隐喻加工的fMRI研究”,全国第六届认知神经语言学大会,大会发言,苏州市苏州大学

2017.10.13-15“Chinese Metaphor Processing: A fMRI Study”,“蕴含·大脑·认知”国际会议大会发言,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

2017.5.26-28“运用眼动技术探究汉语篇章阅读中反语认知的心理机制”,第二届《当代外语研究》世界语言加工专题研讨会,青岛市海洋大学

2017.5.19-21“《北京日报》新闻标题中双关语意义的解构研究”,第四届中国心理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2017.4.21-23“当阳明遇上肖邦——新形势下英语专业中西文化对接的思考与实践”,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高校外语教学”研讨会小组发言、点评,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7.3.17“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神经心理系统”,语言表达蕴含研究”高端论坛主旨发言,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6.10.14-16“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神经心理系统”,中国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会高层论坛——非字面语言加工专题大会发言,宁波市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2016.8.19-21“词义联想与汉语二语量词习得”,第四届汉语作为世界语言研究国际研讨会小组发言,主持,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Panel, The 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CASLAR).

2016.6.18-19“汉语篇章阅读中反语认知的心理机制:反语表达对肯定/否定量化词“聚焦效应”的影响”,第三届中国语用学专题论坛小组发言,泉州市华侨大学

2015.12.18“运用眼动技术探究汉语篇章阅读中反语认知的心理机制”,2015·外语学院高级学术论坛分会场发言杭州市浙江大学外语学院

2015.11.2-4“词义联想与汉语二语量词习得”,中澳双语研究学术研讨会大会发言,广州市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2015.10.16-18“语言神经机制的研究方法”,全国第五届认知神经语言学大会大会发言,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5.10.10-11“The Effect of the Speaker’s Communicative Style and Listener’s Pragmatic Ability on Irony Comprehension: Evidence from ERPs”,阿伯丁—浙江大学跨学科语言生成研究国际学术会议(The Aberdeen-Zhejiang Interdisciplinary Symposium on Language Production)大会发言,杭州市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August 28-30, 2014. “EQS modeling for CFL learning motivation in the non-target language environmen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FL learning motivation of Indonesian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anel,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CASLAR), University of Parma, Parma, Italy

2013.10.18-19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on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for Uyghur Students”, The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aching English at Tertiary Level小组发言,杭州市浙江大学

2012.10.20-21“眼动技术在汉语阅读研究中的应用”,第四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小组发言,杭州:浙江大学

2011.8.18“Neuromechanism of Chinese metaphorical 认知: an ERP study”,School of 人文科学概论 and Languages, 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 (UWS),悉尼: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

2011.8.11.“Analysis of Pragmatic Functions of Chinese Cultural Markers”,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nguages, 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 (UWS),悉尼: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

2011.4.“隐喻研究的多维研究趋势”,首届全国语言研究与外语教学研讨会小组发言并主持,天津市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0.8.“汉语文化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分析”,首届汉语作为世界语言研究国际研讨会小组发言,杭州市浙江大学

2009.10.“口误的意识性探究”,华东地区第六届外语教学研讨会,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9.4.“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在西藏大学援藏期间讲座,拉萨市:西藏大学

2008.10. 24-26“影响隐喻认知的主客体因素”,第十二届中国当代语言学研讨会小组发言,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8.6. “On the Concsiousness of Slips of Tongue”,意识科学国际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国际年会(ASSC12),台湾:台湾阳明大学

2008.1.“隐喻认知的加工模型”,浙江大学东方论坛学术会议——当代认知科学理论及应用大会报告,杭州市: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2007.5. “Agentive and Contextual Factors Affecting Metaphorical 认知’,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on and the Study of Culture,小组发言并主持,杭州: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2007.5.“从ERP看汉语隐喻认知的神经机制”,第五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小组发言,长沙市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7.1.“从ERP看汉语隐喻认知的神经机制”,浙江大学第十四次西湖学术论坛大会特邀报告,杭州市: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2006.10.“隐喻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综观”,中国第十一届当代语言学研讨会小组发言并主持,天津市天津师范大学

2006.05.“隐喻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综观”,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小组发言,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5.12.“文化、心理因素对隐喻翻译的制约”,第二届中国英语研究专家论坛小组发言,海口市海南师范大学

2005.11.“语言反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逻辑描写”,心灵与机器跨学科杭州市研讨会大会发言,杭州: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2005.10.“Role Setting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Onlin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中国网络英语教育国际研讨会小组发言,北京:北京外语大学

2005.07.“联想的语义连接功能”,第九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小组发言,上海市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4.12.“人类接受语言的三个通道”,参加中国第十届当代语言学研讨会小组发言,重庆市四川外国语大学

2004.10.“Discourse Analysis of Intonation in American Conversations”,第一届话语与文化发展国际会议小组发言并主持,杭州市浙江大学外语学院

奖励荣誉

1.2013年3月荣获教育部第六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2. 2011年11月荣获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二等奖

3.2009年2月荣获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二等奖

4.2008年12月荣获浙江大学奖教金。

5.2007年6月荣获2006年外国语学院院级先进工作者。

6.2006年3月荣获浙江大学第四届教代会优秀提案奖。

7.2004年9月被评为浙江大学工会工作先进个人

8.2004年6月荣获2004年外国语学院院级先进工作者

9.2003年6月荣获2003年外国语学院院级先进工作者

10.2003年6月获2002年度浙江大学刘丹外语教育奖

11.2001年11月获浙江大学青年教职工工作先进个人

参考资料

王小潞.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外语学院.2021-12-2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