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艳红是烟台游泳训练中心的教练,她培养的弟子包括徐田龙子和于尧。近年来,这两位选手在国内和国际大赛上屡屡获得金牌和银牌,成为国家游泳队的生力军,为备战北京奥运会做出了贡献。曾艳红的教练工作使烟台市游泳项目的水平进入国内一流行列,为烟台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基本介绍
1994年,19岁的黑龙江省姑娘曾艳红,千里迢迢来到烟台,成为烟台游泳训练中心的一名教练。作为一名新烟台人,曾艳红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她培养的弟子徐田龙子、于尧,自1994来屡屡在国内、国际大赛上摘金夺银,并成为国家游泳队的生力军备战北京奥运会,促使烟台游泳项目的水平进入国内一流行列,为烟台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烟台市,毅然的选择
“一直以来,烟台有着‘田径之乡’、‘篮球之乡’的美誉,这些是促使我选择到烟台来工作的原因,希望在这片体育热土上,能够干出一番事业。如今看来,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回想起当年一个人来烟闯事业的情景,曾教练的表情坚定而自信。
11岁时,曾艳红已经是黑龙江省游泳队的专业运动员,那时的她对烟台的印象只知道有好吃的苹果、梨,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通过参加全国性的比赛,逐步认识到烟台的体育也很厉害,尤其在田径、篮球等方面十分突出,出了不少优秀的运动员。1993年,退役后的她,担任了黑龙江游泳队的助理教练,对自己的前程,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干出点名堂来。
1994年,烟台市成立了游泳训练中心,建起了国内较为先进的游泳馆,当时游泳是烟台体育的弱项,目的就是要把弱项变成强项。“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想出成绩,必须先要有好的教练。虽然不像南方大城市那样,在工资待遇上能够开出优厚条件,但烟台体育界对人才的态度一贯是无论在工作、生活还是个人发展方面,都是尽最大努力予以支持和照顾。曾艳红正是看到了烟台体育要在游泳方面取得突破的决心以及支持她边学习边工作的态度,毅然地选择来烟执教。
从市区各个幼儿园筛选出20多个好苗子,迈出了她执教的第一步。执教初期,对于曾艳红来说也是严峻的考验,毕竟从事教练员的工作没多久,一切要从零开始,不仅要把自己多年的运动生涯积攒下的宝贵经验进行梳理、总结,还要彻夜翻看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取长补短,制定训练计划。队员们训练完就可以回家了,但作为教练,必须要总结一天的训练过程,针对每个孩子的个人体质情况,制定第二天的训练计划。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每当看到自己的队员成绩不断提高,曾教练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觉得心血没有白费,激励自己继续努力。
金牌,实现零突破
2002年的第20届省运会,对于烟台市的游泳项目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对于曾艳红个人来说,她的努力开始得到回报。她带领烟台籍的小队员们成长起来,一举夺得两块金牌,扭转了烟台游泳劣势的局面,为烟台争得了荣誉。在随后的一些比赛中,队员高原、于尧屡获佳绩尤为突出。
大赛来临,曾艳红不比队员轻松,甚至更辛苦,因为她要充当多个角色,全方位地为队员服务。比赛前运动员的心态极为重要,心态好就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曾教练就担当起队员的心理辅导老师,不仅不断鼓励队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且不能太过以免增加压力。队员的配餐营养是否跟得上,晚上睡觉是否睡得香,她都要操心。队员累了,她就给他们按摩、放松,甚至踏上赛场前,还要帮他们检查泳帽、泳镜佩戴是否合适,俨然一个细心的保姆。作为教练,她还要时刻紧盯队员在预赛中的一举一动,从出发跳的反应、中途游的节奏、转身技术等等,发现哪里不足一一记录,在决赛前及时纠正,使他们能更好地发挥水平。
参加女子50米蝶泳的于尧,是同组年龄最小的运动员,也是身材最矮小症的,但在曾教练的鼓励下,她不畏强手,顽强拼搏,一举夺魁。曾教练另一名弟子高原在女子100米蛙泳也摘得金牌,完成了赛前游泳训练中心制定的预期目标。整整8年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强大,烟台市游泳界终于在这一刻喜获丰收,曾艳红和烟台游泳训练中心的领导、同事们无比欣慰。
辉煌,21届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
“得田径者得天下,主游泳者主沉浮”。这是体育界的一句老话,意思是说,如果在田径、游泳两个大项上获得的金牌多,那团体金牌总数就会名列前茅。2006年,21届省运会在烟台举行,作为东道主要实现金牌总数第一,那么就要在游泳项目上多拿金牌,烟台游泳训练中心担子不轻。
21届省运会,是烟台有史以来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体育盛会。为举办好省运会,市政府先后投资12.12亿元,新建了一批高档次的体育场馆,游泳跳水馆便是其中之一。游泳跳水馆建成后,第一次步入该馆,曾教练被馆内先进的设施所吸引和震撼,她觉得正是因为2006年来烟台市飞速发展,才有能力建造国内一流的场馆,才有能力承办高规格的体育盛会,能在这样的场馆内训练和比赛,是非常幸运的事。一流的场馆还要配备一流的训练设备,才能使运动员们更好地投入训练,在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市游泳训练中心的尹连彬、陈胜利两位主任,非常重视教练员的建议,只要曾教练等教练员提出的要求,他们都会认真听取,尽快落实,全力以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教练员们需要等动拉力机等价格较为昂贵的器材,训练中心的领导不怕麻烦,一一满足。设备购齐后,教练员又发现需要镜子、单双杠等配合训练的器材,训练中心又再次追加了投入,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
创造优越的条件,当然希望运动员们能够拿回更多的金牌。21届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赛前的动员会上,体育局领导给曾教练下达了4块金牌指标是,比起上届省运会,曾教练信心十足,因为2004年—2006年间,她的弟子徐田龙子、于尧参加了全国游泳锦标赛、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等诸多大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心理素质也日趋成熟,凭她俩的实力,估计能拿5块金牌。但赛场瞬息万变,保不准会出现什么状况,而且她也希望她培养的王振宇、赵佳、王钰涵等小队员能够赛出佳绩,夺得金牌。令她担心的是,王钰涵赛前一直发烧,影响了她的竞技状态。比赛前,她向队员们说了一句话,“在自己家门口,没有什么做不到的。”鼓励她们顽强拼搏,勇夺第一。
在家门口比赛令运动员和教练员十分振奋,因为每当出现烟台市运动员的身影,场馆内掌声、锣鼓声响彻不断,面对这样的场面,曾艳红教练不禁为之感动。游泳训练中心的教练员们,继续发扬多年来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关注完自己的队员的比赛,便关注其他教练所带队员的比赛,为运动员加油鼓劲。正是在这种团结的氛围中,曾教练的队员共夺得9.5块金牌,超额完成任务。烟台体育代表队也以优异的成绩名列本届省运会金牌榜首位。
奥运会,永远的追求
“作为教练,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心爱的弟子能够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现在我的心愿实现了一半。,徐田龙子继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获得银牌后,又已获得经了北京进入奥运会的入场券,肩负着中国游泳队奥运夺牌的重任。,我希望她能成功,我会一直关注她、祝福她。”曾教练向记者吐露她的心声。
2007年,国家游泳队来到烟台游泳跳水馆进行封闭训练,这是参加奥运会前最重要的一次训练。曾教练告诉记者,国家队之所以看中烟台市,因为烟台有一流的训练和比赛场馆,有优美的地理环境,更重要的是有关领导给予极大地支持。为更好地让国家游泳队队员提高成绩、安心训练,市游泳训练中心对游泳跳水馆进行改造,投资40万改造泳池,增加了宿舍面积,并且定期给队员查体,组织旅游放松身心,在伙食、交通等方面都给予最好的服务。这仅是烟台用实际行动支持北京奥运会的一个缩影。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烟台还将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农副产品等等诸多方面,来支持北京奥运会,为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尽最大的努力。
2005年以来,烟台市开展了广泛的全民健身活动,其中,游泳业余比赛频繁举办,吸引了众多游泳爱好者的参与,曾教练从中也发现了不少好苗子,2008年带的一名叫王鹏的小队员被国家队看中,有望进入国家队。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烟台游泳水平的快速发展,会向国家游泳队输送更多更好的运动员,为烟台争光,为祖国争光。
参考资料
烟台游泳训练中心教练曾艳红:希望弟子奥运夺金.胶东在线.201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