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星翼(1790年-1873年),清代举人,字仲张,号东泉、东泉居士、绎阳子。祖籍山东省鱼台县池头聚村(今滕州市大坞镇池头集村),后随父移居滕州市界河镇西安楼村。马星翼在清嘉庆年间成为举人和大挑,曾担任乐陵市、临朐县、招远市、茌平区等县的教谕。他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12月去世,享年84岁,葬于安马庄北里许。他的长子延斌和次子延洪都是岁贡生。
简介
其父邦玉,官单县教谕,升登州府学教授,著作宏富。星翼尽得其父学。爱新觉罗·颙琰癸酉(1813年)年与其兄星房参加乡试,同榜中举。次年随父入京,应礼部试,以大挑授乐陵县教谕,历署临胸、招远等县。其中,任乐陵县教谕时间最久,受业中试者甚多。曾寄居省城济南市,与烁源书院主讲何绍基等往来无虚日。晚年退老居邹,主讲于邹县近圣书院。与孟雨山(广均)、董听泉、杜伯和诸公结为诗社(又称九老会),沟极一时之盛。尤足称者,文学萃于一门,天伦序其乐事。家中无人不知书,怡怡然有郑玄(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字康成,“著书满家,从学数万”)之风。
主要作品
马星翼一生著述颇多,所著《尚书广义》、《诗广义》、《论语辑说》、《国策补遗》、《名儒世系图考》、《绎阳随笔》、《亮绎旧闻》、《诗文集》、《诗话》各若干卷藏于家。同时,马星翼对邹城市历史地理学、旧闻轶事多有考证辑订,所著《蚕理》、《世职篇》、《二郭篇》等均辑入清末民初的(邹县志》和《邹县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