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重要的肺癌亚型,大约占肺癌(Lang Cancer,LC)的15%。一般认为SCLC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上皮内的嗜银细胞,属神经内分泌肿瘤,常见病因包括吸烟、环境污染和职业因素等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

全球每年新发SCLC约有25万例,死亡病例至少20万例。SCLC与吸烟密切相关,尽管SCLC对初始治疗敏感,但很快复发耐药,且复发后缺少有效治疗手段,预后差,是难治性肿瘤。

SCLC可由原发病灶引起咳嗽、气促、咯血、胸痛、声嘶、饮水呛咳、上腔静脉综合征,转移到脑、肝、骨等器官后引起相应症状,如头痛、腹胀等,还可有肿瘤伴发综合征。

SCLC的预防应采取三级预防模式,包括病因预防的一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二级预防,又称为“三早预防”,和在疾病的临床期减少疾病的危害的三级预防。SCLC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介入治疗。SCLC是肺癌中对放疗最敏感的类型,同时对化疗十分敏感,化疗为治疗的基本方案。90%以上的SCLC就诊时已经有远处转移,一般不推荐手术治疗。

1789年Martin Klaproth发现后,欧洲矿工在捷克开采沥青铀矿,在这群矿工上患有一种奇特的病,称为“矿工病”,到1879年确定矿工的死因是肺癌,后来的研究说明大多数矿工患的是SCLC。

病因

小细胞肺癌发生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吸烟、环境污染和职业因素,个人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等。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吸烟、环境污染和职业因素。

吸烟因素

吸烟是引发小细胞肺癌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包括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室内环境污染。

职业因素

长期接触具有放射性物质或者衍生物的职业也会导致肺癌发生,导致肺癌的职业因素有石棉、的无机化合物、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二氯甲醚、氯甲基甲基醚芥子毒气、煤焦油沥青挥发物和硫酸烟雾等。铸造工人、报纸工人、金矿工人、乙醚工人、油漆工人等均为肺癌高发者。

个人因素

流行病学

病理学

大体检查

典型的肿瘤呈白褐色、质软、易碎,伴有广泛坏死和淋巴结侵犯,约70%为肺门周围肿块。肿瘤在肺内播散的典型表现是沿着支气管的黏膜下或支气管周围播散。

细胞学

SCLC镜下可分为燕麦细胞型和中间细胞型两种类型。

组织病理学

分子病理

在基因分子水平上,小细胞肺癌存在着特征性3号染色体频繁缺失。

临床表现

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表现与肿瘤大小、发展阶段、所在部位、有无并发症或转移有密切关系。典型临床表现是肺门肿块以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引起的咳嗽及呼吸困难。与小细胞肺癌有关的症状和体征,按部位可以分为原发肿瘤、胸内扩展、胸外转移、肺外及全身表现四类。

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胸腔内扩展所致的症状和体征

肺外转移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肺外表现及全身症状

肺癌所致的肺外表现包括非特异性全身症状,如乏力、厌食、体重下降。还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副肿瘤综合征。

神经系统综合征

3.副癌性感觉性神经病:可出现于小细胞肺癌的任何时期,可亚急性或慢性发病,表现为对称性的四肢远端感觉丧失、乏力和腱反射低下,下肢较上肢重。重者可累及四肢近端和躯干,出现面部感觉丧失。

内分泌副肿瘤综合征

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

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均可确定诊断:

分期

小细胞肺癌的常用分期方法包括TNM分期和VALSG分期两种。

TNM分期

2015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公布了第8半肺癌TNM分期:

VALSG分期

VALSG分期将SCLC分为局限期(LS-SCLC)和广泛期(ES-SCLC)。

检查项目

3.驱动基因检测:如SOX、TP53、RB1和MYC等家族基因。

4.X线检查:小细胞肺癌以中央型占绝大多数。中央型小细胞肺癌X线表现为肺门单纯大肿块,或大肿块伴有阻塞性病变为主。周围型小细胞肺癌X线主要表现为分叶状肿块,边缘均有有长短不一的毛刺,密度多中等以上,均匀一致,一般无钙化、空洞或密度减低区。早期常伴有转移。

5.CT检查:CT是诊断小细胞肺癌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小细胞肺癌CT上常表现为肺门肿块影或纵隔块影,受累支气管管腔狭窄,管壁增厚,远端可有阻塞性肺炎,坏死少见。

6.PET-CT:能精确区分肿瘤的边缘、大小、形态及与周围毗邻的关系,而且对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及全身远处器官的转移可以从不同的断面和角度进行观察,从而在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临床分期、鉴别肿瘤的复发与坏死、指导制订治疗方案、疗效评价以及肿瘤放疗的精确定位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7.普通电子支气管镜:可见支气管内病变,刷检的诊断率达92%,活检诊断率可达93%。小细胞肺癌的镜下主要表现分为四型。

8.自发荧光支气管镜: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等病变在蓝光照射下可发出轻微的红色荧光,而正常组织则发出绿光,从而达到区别早期癌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目的。选择红染最明显的部位进行取材,便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9.纵隔镜检查:纵隔镜检查是一种对纵隔淋巴结进行评价和取活检的创伤性检查手段。它有利于肿瘤的诊断及TNM分期。

10.支气管超声引导针吸活检:可以显示淋巴结内穿刺针的确切位置,并可见周围血管,特别是肺门和低位气管旁区域的血管,大大提高了活检的安全性及准确性。尤其适用于中央型小细胞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者。

11.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是小细胞肺癌诊断金标准。根据WTO分类方案,可以把小细胞肺癌分为燕麦细胞癌和中间细胞型小细胞肺癌。

鉴别诊断

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应结合形态学、免疫组化、临床表现、其他辅助检查等综合考虑。

非小细胞肺癌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小细胞肺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两者均属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特点是:

类癌

类癌属低级别神经内分泌癌,缺乏小细胞肺癌核的特点。肿瘤细胞胞质多,核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少,坏死呈灶状或点状。典型类癌癌细胞中等大小,大小与形状十分一致,并呈器官样结构为其显著特征。

小细胞性恶性淋巴瘤

小细胞恶性淋巴瘤原发于肺内的淋巴瘤相对少见。形态上,淋巴瘤肿瘤细胞分散,缺乏细胞巢、梭形细胞及核皱细胞。免疫组化检查中,淋巴瘤LCA阳性,上皮性CK阴性可提供帮助。

黑色素瘤

原发于肺的黑色素瘤罕见,转移至肺的黑色素瘤常见。一般来说,手术切除标本与小细胞肺癌不易混淆,但在腔镜下或穿刺活检标本中应注意鉴别。通常黑色素瘤为孤立性病变,含有多少不等的色素。肿瘤细胞形态多形性更明显。

转移性肿瘤

肺炎

大约有1/4的肺癌早期以肺炎的形式出现。发生在肺段或肺叶支气管腔内的肿瘤,常引起肺段或肺叶的支气管的狭窄,导致阻塞性的肺炎发生。对起病缓慢,症状轻微,抗炎药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发生在同一部位的肺炎应高度警惕,特别是对那些有长期吸烟史的高危人群。在抗炎治疗的同时,要反复进行痰液细胞学检查,同时可以检测肿瘤标记物如CEA、CA125、支气管镜检查进行鉴别。

肺结核

肺脓肿

原发性肺脓肿一般起病急,中毒症状明显,常有突发的寒战、高热,反复咳嗽,咳大量有明显恶臭味的脓性痰液。留置的痰液呈明显的三层分布。在普通X线胸片上表现为薄壁空洞,内常见液平,肿块周围有炎性病变。而癌性空洞一般为不规则的厚壁空洞,肿块呈分叶状,边界清楚。

治疗

肺癌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机体情况、病理学类型、侵犯范围(临床分期),多学科综合治疗、个体化方案。

手术治疗

SCLC90%以上就诊时已有胸内或远处转移,一般不推荐手术治疗。如经病理学纵隔分期方法如纵隔镜、纵隔切开术等检查阴性的TN的病人,可考虑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单纯手术无法根治SCLC,因此所有术后的SCLC病人均需采用含铂的两药化疗方案化疗4~6个疗程。

药物治疗

SCLC对化疗非常敏感,是治疗的基本方案。一线化疗药物包括依托泊苷或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或卡铂,共4~6个周期。手术切除的病人推荐辅助化疗。对于局限期SCLC(Ⅱ~Ⅲ期)推荐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广泛期病人则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广泛期和颅内转移瘤病人,取决于病人是否有神经系统症状,可在全脑放疗之前或之后给予化疗。大多数局限期和几乎所有的广泛期SCLC都将会复发。

放射治疗

放疗可分为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辅助放疗、新辅助化放疗和预防性放疗等。

SCLC是肺癌中对放疗的敏感性最高的类型,故照射剂量小,应注意减少和防止白细胞减少症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放疗反应。对全身情况太差,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列为禁忌。

SCLC进行放疗主要适用于:

介入治疗

包括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和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预防

小细胞肺癌的预防应采取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加强对病因的研究,减少对危险因素的接触。第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包括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三级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目的是为了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一级预防

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暴露于有害物质(石棉、氡等)、放射线接触史者、具有气道阻塞的COPD疾病,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等。并且肺癌进展迅速且预后不良,缺乏有效的二期预防措施,故对SCLC的预防应把一级预防放在第一位。

二级预防

肺癌初筛及早期诊断主要应用X线检查、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低剂量螺旋CT等。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主要是通过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防止复发和转移,注重康复、姑息和止痛治疗,进行生理、心理、营养和锻炼指导,尽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预后

肺癌的预后取决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由于早期诊断不足致使肺癌的预后差,86%病人在确诊后5年内死亡;只有15%的病人在确诊时病变局限,这些病人的5年生存率可达50%。

小细胞肺癌预后差,局限期患者2年生存率约20%~40%,广泛期患者2年生存率<5%。

历史

参考资料

肺小细胞癌.用于死因与疾病统计的ICD-11.2023-12-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