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抗日根据地

1937年10月23日,八路军第115师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骑兵营及其他两个连队共约2000人,在五台山一带创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这是晋察冀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

初步形成

聂荣臻指挥的独立团向雁北、察南地区推进,成功开辟了以蔚县涞源县广灵县灵丘县为中心的察南区域。同时,骑兵营进入冀西,占领了曲阳县唐县满城区等地,从而开拓了冀西地区。在此过程中,各部队还建立了具有半政权性质的战地动员委员会。这些行动使得以晋察冀三省交界处为核心的北岳抗日根据地初具规模。同年11月7日,根据八路军总司令部朱德的指令,晋察冀军区正式成立,聂荣臻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军区下设四个军分区。同月,中共晋察冀省委也宣告成立,黄敬出任书记。到了12月,北岳区的抗日军民成功击退了日军的首次大规模进攻,使根据地得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进一步发展

1938年4月,中共晋察冀省委召开了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会议产生了新的中共晋察冀区党委,刘澜涛被选为书记。同年9月至12月,北岳区的军民再次挫败了日军发起的二十五路围攻。

组织调整

1941年1月,中共北岳区党委正式组建,刘澜涛担任书记,林铁兼任民运部长和组织部长。1943年8月25日,中共晋察冀分局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将北岳区和冀中区的党政军民领导机构合并,成立了在分局直接领导下工作的北岳区和冀中区工作委员会。林铁、刘澜涛、胡锡奎组成了这个工作组,其中林铁担任主任。该工作组的工作一直持续至1944年8月。

参考资料

血洒恒山北岳红.中国军网.2024-08-16

档案里的中国抗战:北岳区冬季反“扫荡”战役.抗日战争纪念网.2024-08-16

太岳抗日根据地.搜狐网.2024-08-1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