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黑山羊

会理黑山羊,四川省会理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会理黑山羊在传统的养殖过程中,形成了黑山羊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征。公母羊只同群饲养,自然交配,小群繁育,因而同群羊只自然形成优胜劣汰的小环境,最终让体质结实健壮、繁殖能力强、性成熟早、发情周期短、遗传性能稳定的优质羊繁衍生育。会理黑山羊以养殖规模大,羊板皮面积大,周岁羊白鲜面积5000平方厘米以上,成年羊6600平方厘米以上,板皮结构致密、弹性好,鲜肉色泽红润,肉质细嫩可口,煮沸后汤清透明、无异味,营养丰富、无污染而享誉省内外,也成为会理地区特色畜产品和畜牧业生产支柱产业。

2010年12月1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会理黑山羊”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1.生长快:

2.积肥多:

3.疾病少:

4.促进植被的恢复,解决林牧矛盾:

产地环境

会理市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示范区腹心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2′~102°38′,北纬26°5′~27°12′,辖面积4527.73平方公里,农业资源丰富。会理县的光热资源和立体气候,使得会理成为国家确定的“黑山羊核心群繁育基地县”。

历史溯源

会理黑山羊是会理山羊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群众的自发选育而逐渐形成,1984年,四川省畜牧局将以会理为中心产区的黑山羊,列为四川省六大山羊品种及《中国羊品种志》的22个地方山羊品种之一,“西南最大的黑山羊生产基地”。

生产情况

截至2009年年底,会理市黑山羊存栏已达63.87万头,种羊、商品羊、羊肉产品在市场上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013年,会理县已有标准化黑山羊生产示范户20174户,示范户户平养黑山羊28只,户平修建标准化圈舍42平方米,户平配套建设沼气池1口,户平出栏黑山羊23只,培训标准化生产技术明白人45150人次,项目区累计养羊产值达到9.52亿元,增收4.06亿元。

产品荣誉

2004年,会理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黑山羊生产基地”。

2003年、2005年,会理黑山羊两次被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命名为“四川省养羊十强县”。

2010年12月1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会理黑山羊”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会理黑山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会理市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会理黑山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会理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会理黑山羊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名

建昌黑山羊

二、养殖场地的要求

选择保护区范围内海拔1000至2800米,气温10℃至35℃之间。

三、饲草饲料

以天然牧草为主,辅以人工种植的优质牧草和农作物秸秆

四、饲养管理

1.高床养殖:所有羊只实施高床养殖,高床上设置翻转式食槽和饮水槽。

2.分群饲养:按种公羊、产仔母羊、后备羊、育肥羊实行分群分栏饲养,分类管理。

3.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五、出栏。

商品羊12至18月龄,体重达30千克以上经检疫合格方可出栏销售。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商品羊毛色纯黑,体型健壮、体质结实、结构匀称。羊肉肉质细嫩、膻味轻,肌肉呈红色,有光泽,脂肪白色或淡黄色,肌纤维致密。煮沸后肉汤汤清透明,脂肪团聚于表面。

2.物理化学指标:

2.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