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镇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聂荣县下辖,原名达宗乡,面积743.39平方千米。它是该县的一个镇,也是Nyainrong县的县治所在地。
历史沿革
聂荣,藏语意为“悦耳谷”。
聂荣,元朝时境内出现了三个部落。明初又形成了一部落。后来这四个部落与比如、巴青县、丁青县等境内的另外一些部落一起,结成了在藏族历史上称之为“三十九族”的大集团,其活动的范围称“三十九族地区”。明朝中叶后,三十九族地区归附占据在青海省的土默特部俺答汗、喀尔喀部却图汉。1637年又为蒙古和硕特汗国部据有。1732年清朝将三十九族地区暂划归西藏自治区管辖。1751年又将该地划归驻藏大臣直接管理。1916年西藏地方政府在此设霍尔基巧,管理各部落。1942年撤销霍尔基巧,将三十九族地区划分为聂荣等6个宗。1960年8月1日,聂荣镇人民政府成立,隶属那曲市管辖至今。(出处)
“聂荣”藏语意为“悦耳谷”。明初境内范围属三十九族地区,明朝中叶后三十九族地区归附占据在青海省的土默特部俺答汗和喀尔喀部却图汗。1637年为蒙古和硕特汗国部管辖,1730年清朝将三十九族地区暂划归西藏地方政府管辖。1749年将该地方划归驻藏大臣直接管理。1916年西藏地方政府在此设崔尔基巧,管辖各部落。1942年撤销崔尔基巧,将三十九族地区划分为聂荣等6个宗。1960年8月,聂荣镇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地区管辖。
那曲市聂荣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1968年成立达宗乡人民政府,1970年改大众公社,1984年复乡,2002年改名聂荣镇。辖15个村委会,有56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地在才巴村。常住人口6968人(2020年),均为藏族。经济以牧业为主,饲养牦牛、绵羊、山羊等。有医院、学校、邮局、广播电台、贸易公司、卫生所、供销社等。通乡路。
政治
扶贫工作
聂荣镇是全地区最为贫困的一个纯牧业乡镇之一,是聂荣县生产生活水平最低的乡镇之一,聂荣镇二村是该镇最为贫困的一个村,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我们选取了二村作为重点帮扶对象。该村位于镇驻地西约5公里处,共有30户,160人,仅有牛375头,绵羊754只,马20匹,牲畜少、观念相对落后等是导致二村贫困的最主要原因,2001年人均收入仅有1000元。
(地区政协为做好扶贫工作,结合地区“千名干部下基层”的部署,选派了得力干部,下派到聂荣镇工作,直接负责此项工作。政协机关与下派干部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沟通情况。政协党组领导和秘书长班子先后深入二村调研,在此基础上,多次召开协调会,共商帮扶大计。提出了思路扶贫、文化扶贫、宣传扶贫、教育扶贫、生产扶贫“五位一体”的扶贫思路。这一思路一改过去单一的物品和资金扶贫方式,受到当地政府和农牧民群众的拥护,取得显著效果。
参考资料
【听故事】那曲市聂荣县聂荣镇二村四通同堂拥江一家.澎湃新闻.2024-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