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华(1935年2月—2018年5月8日),男,河北石家庄市人,中国历史学家、南开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南开大学历史系肄业,致力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
人物经历
刘泽华教授,1935年2月生,河北石家庄人。1957年参加高考,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后去中山大学进修思想史,师从杨荣国。
1958年起在南开大学历史系从教。曾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兼任先秦史研究会等10余个研究会理事,多年来着力于中国政治思想史和政治文化、知识分子史、政治史的研究。
参加过1974年“法家著作注释会议”。1980年代两次被选为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1990年退休。2004年刘泽华及弟子和新儒家爆发论战。
2012年被授予“南开大学荣誉教授”称号。
2018年5月8日,刘泽华在美国西雅图病逝,享年83岁。
主要论文与著作
论文
[1] 王权支配社会的几个基本理论. 刘泽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02)
[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渊源. 刘泽华.史学月刊,2017(02)
[3] 依靠“巨室”与打击“巨室”——战国历史进展的症结问题之一. 刘泽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01)
[4] 法家“不尚贤”辨析——战国时期儒法之争问题之一. 刘泽华.天津社会科学,2016(06)
[5] 防御性思维与史学理论萎缩的后果. 刘泽华.史学月刊,2016(06)
[6] 从君臣譬喻说君尊臣卑. 刘泽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05)
[7] 关于历史是非认识的几个问题. 刘泽华.史学月刊,2016(01)
[8] 论“王道”与“王制”——从传统“王道”思维中走出来. 刘泽华.天津社会科学,2014(05)
[9] 从君臣譬喻说君尊臣卑及其遗存. 刘泽华.经济社会史评论,2014(00)
[10] 从观念“定势”中走出来的尝试——研讨历史的思想自述之三. 刘泽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11] 再说历史学要关注民族与人类的命运. 刘泽华.史学月刊,2013(05)
[12] 论天、道、圣、王四合一——中国政治思维的神话逻辑. 刘泽华.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13] 小议思想史研究中的古今贯通性认识. 刘泽华.史学月刊,2012(12)
[14] “文革”中的紧跟、错位与自主意识的萌生——研讨历史的思想自述之二. 刘泽华.史学月刊,2012(11)
[15] 从“天王圣明”说最高思想权威. 刘泽华.炎黄春秋,2012(10)
[16] 我从“文革”桎梏中向外蠕动的三篇文章——研讨历史的思想自述之一. 刘泽华.史学月刊,2012(06)
[17] 先秦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刘泽华.史学月刊,2011(08)
[18] 关于天安门前竖孔子像问题答客问. 刘泽华.史学月刊,2011(07)
[19] 从“天王圣明论”说“权力神圣观”. 刘泽华.炎黄春秋,2011(06)
[20] 关于倡导国学几个问题的质疑. 刘泽华.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05)
[21] 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 刘泽华.炎黄春秋,2009(04)
[22]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之思路. 刘泽华.学术月刊,2008(02)
[23] 中国臣民的罪感意识 刘泽华.经济社会史评论,2008(00)
[24] 传统政治思维的阴阳组合结构. 刘泽华.南开区学报,2006(05)
[25] “天地之性人为贵”与王政. 刘泽华,张分田江西社会科学,2004(10)
[26] 论臣民的罪感意识. 刘泽华.社会科学战线,2004(04)
[27] 答客问:漫说我的学术经历和理念. 刘泽华.社会科学战线,2004(04)
[28] 《君主观念散论》序. 刘泽华.历史教学,2004(07)
[29] 开展统治思想与民间社会意识互动研究. 刘泽华,张分田.天津社会科学,2004(03)
[30] 论乐的等级思想及其社会功能. 刘泽华,文丰.兰州大学学报,2004(01)
[31] 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整合(下). 刘泽华.南开学报,2003(05)
[32] 先秦时期的党、党禁与君主集权. 刘泽华.广东社会科学,2003(04)
[33] 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整合(上). 刘泽华.南开学报,2003(04)
[34] 礼学与等级人学. 刘泽华,刘丰.河北学刊,2001(04)
[35] 王权主义概论. 刘泽华.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3)
[36] 开展思想与社会互动和整体研究. 刘泽华.历史教学,2001(08)
[37] 王、圣相对二分与合而为一 ——中国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的考察之一. 刘泽华.天津社会科学,1998(05)
[38] 天人合一与王权主义. 刘泽华.天津社会科学,1996(04)
[39] 论中国古代的亦主亦奴社会人格. 刘泽华.南开学报,1999(05)
[40] 秦始皇神圣至上的皇帝观念:先秦诸子政治文化的集成. 刘泽华.天津社会科学,1994(06)
[41] 论由崇圣向平等、自由观念的转变. 刘泽华.天津社会科学,1993(04)
[42] 论汉代炎黄观念与帝统和道统. 刘泽华;侯东阳学术研究,1993(02)
[43] 汉代《五经》崇拜与经学思维方式. 刘泽华.社会科学战线,1993(01)
[44] 孔颖达的道论与治道. 刘泽华;张分田孔子研究,1991(03)
[45] 论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 刘泽华.天津社会科学,1991(04)
[46] 政治文化化与文化政治化. 刘泽华.天津社会科学,1991(03)
[47] 论儒家的理想国. 刘泽华,张分田.天津社会科学,1990(04)
[48]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导论. 刘泽华,葛荃,刘刚.天津社会科学,1989(02)
[49] 思想自由与争鸣——战国百家争鸣的启示. 刘泽华.开放时代,1989(04)
[50] 论古代中国社会中的贪污. 刘泽华,王兰仲.天津社会科学,1988(03)
[51] 战国时期的“士”. 刘泽华.历史研究,1987(04)
[52] 从春秋战国封建主形成看政治的决定作用. 刘泽华.历史研究,1986(06)
[53] 先秦法家立法原则初探. 刘泽华.天津社会科学,1983(01)
资料来源:
著作
资料来源: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刘泽华:从历史深处,破解权力与人性密码.南开大学新闻网.2024-03-11
刘泽华:王权主义与社会形态等问题的再思考.南开大学新闻网.2024-03-11
著名史学家刘泽华在美逝世,享年83岁.澎湃新闻.2024-03-11
著名史学家刘泽华先生追思会预告.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24-03-11
北方网:著名史学家刘泽华5月8日美国病逝.南开大学新闻网.2024-03-11
刘泽华.中国知网.2024-11-26
刘泽华 的全部作品 (32).豆瓣.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