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第一中学

平江第一中学(The First High School of Pingjiang Hunan),简称平江一中,前身为天岳书院,位于平江县天岳经济开发区书院东路1号,是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隶属于平江县教育局,校长为何进。

清代同治六年(1867),平江知县麻维绪集邑绅在县城东南三里的黄土(即今址)捐资新建天岳书院。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平江遵照“改各县书院为小学堂”的指令,在天岳书院兴办了平江县官立高度小学堂。1912年,学堂改称学校,由留日归国的同盟会员李晓初出任校长。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率湘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部分官兵在天岳书院操场宣布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该校于1933年停办。1941年春,平江县立中学重新开办。1949年8月,平江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县立中学。1952年11月,平江县立初级中学改名为平江县第一初级中学。1958年9月,平江县第一初级中学设高中部,易名平江县第一中学。同年12月21日,彭德怀元帅来一中视察,接见师生代表并合影,亲笔题写了“平江第一中学”校牌。1960年前后,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人民解放军上将钟期光,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等来校视察、作报告和题词。1978年,平江一中定为县重点中学,同年被评为岳阳市重点中学。1995年10月,岳阳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平江一中举行。在湖南省、岳阳市支持下,学校耗资180余万元,修建了设备较为完善的400米田径场。2019年,平江一中在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网上综合督导评估中位居第一名。2024年,学校高考一、二本上线共1042人,上线率达96.1%,其中一本上线862人,上线率达79.5%。

平江一中占地278亩,建筑面积达8万余平方米,有教学班60个,有教职工288人,其中正高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5人。学校于2003年晋升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园林式单位”“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学校连续多年获岳阳市普通高中教学“先进学校”称号。2018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全国青少年绿色足球学校”,被湖南省教育厅、省体委确认为“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20年至2023年,学校连续四年获岳阳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创优特色奖”。2022年、2023年,学校获平江县高中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

历史沿革

清朝时期

清代同治六年(1867),平江知县麻维绪集邑绅在县城东南三里的黄土(即今址)捐资新建天岳书院。计有讲堂三间,院长住宅三间,头门、二门各三间,东西斋各十四间。讲堂东面建有屈子祠、宋九君子祠各三间。院外有两层围墙,规模宏大,耗资万余缗。邑人张岳龄(子衡)捐置基地并买田租138担,以资膏火。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平江遵照“改各县书院为小学堂”的指令,在天岳书院兴办了平江县官立高度小学堂。由余勋臣、张莉堂、凌唐卿等发动邑绅捐资,在天岳书院兴办了平江县官立高度小学堂。后又改名平江县初高两等小学堂,校长廖幻君,是为平江现代学校之首创。

民国初期

1912年,学堂改称学校,由留日归国的同盟会员李晓初出任校长。1915年,平江县初高两等小学校改名为平江县第一高等小学校,后迁往县城文庙。1919年,平江县已有五百多所国民学校,十多所高小,而师资奇缺。针对这一情况,以周士鹄(丽彬)为首在天岳书院创办了平江县立师范学校,学制五年,招收15岁以下的高小毕业生。周士鹄任校长。后继任校长的有向能化、李桔云、黄干屏、余治恒等。

1925年春,平江县立师范学校改办县立中学,招生三个班,有学生120名,连同原有的师范三个班,共六个班,共有学生240名,教师18名,学制三年,校址设天岳书院。校长黄佳凡。1926年与县中同时开办的明伦中学(原设孔子庙)并入县中。1927年县立中学第一班学生毕业,学校停办。1929年,平江县立乡村师范在天岳书院创办,招收16岁以上高小毕业生,学制三年。首任校长朱博善,继任校长周士鹄、吴光仁。1931年,全校有教职员10名。后该校又迁至文庙,于1933年停办。肄业学生转入湖南岳郡联立师范学校。

战争时期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率湘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部分官兵在天岳书院操场宣布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1941年春,平江县立中学重新开办。初假附城金窝张家大屋为临时校址。设初中、简师各一班,学生110名,校长方典康。1942年,黄佛接任校长,充实设备,增筹校产,修复平江县立中学旧址天岳书院。同年7月,经教育部核准备案,11月迁回天岳书院。1945年3月,王震、王首道率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南下,曾驻军于天岳书院内。1944年5月,日军四度犯湘,县城沦陷,学校迁至木贞乡大马丘(现木金乡思龙村)。

1945年,时任平江县长的张慕槎在夫人骆志清女士的提议下,将省政府奖予张的三万六千元全部捐赠给学校办高中。同年2月,县立中学招收高中生一个班,计新生49名,为平江高中之始。时任校长黄佛曾脚蹬草鞋步行半个多月,到省教育厅所在地贵阳县为该班备案。因为战乱,校址设木金乡背里屋(现木金乡公安村),与大马丘的初中部相隔约五里。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同年9月,平中学生返回天岳书院开学。1946年上期,县立中学奉令停招高中新生,并停办高中第二班。是年下学期,该校有高中1个班,学生25名(其中女生3名);初中7个班,学生450名(男生402名、女生48名),教工41名。平江县立中学自办学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历时9年,共有1100多名学生从这里毕业,其中初中20个班、高中1个班、简师3个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

1949年7月,共产党占领平江。同年7月27日,程潜、陈明仁派陈星龄等为代表,到天岳书院与湖南省委金明等五人组成的中共代表团接头,商谈湖南和平解放谈判事宜。同年8月,平江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县立中学,当时计初中6个班,学生275名,教职员24名,校长朱博善。1950年4月7日,经长沙专署批准,启明师范并入县立初级中学。1951年8月,平江县立初级中学在长寿街设立分部,招收1个班,学生50名。1952年11月,平江县立初级中学改名为平江县第一初级中学,校长先后为钟坤、凌尚武。

1958年9月,平江县第一初级中学设高中部,招收4个班,学生180名,成为完全中学,易名平江县第一中学,由副校长李淑益主持工作。同年12月21日,彭德怀元帅来一中视察,接见师生代表并合影,亲笔题写了“平江第一中学”校牌。1960年前后,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人民解放军上将钟期光,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中将刘志坚、方强,中共中央委员江西省委第一任书记江渭清,湖南省军区副师令员吴自力等来校视察、作报告和题词。1962年,平江一中以优良的教学质量跨入省先进行列,文化大革命前的历届高考成绩均居湘潭地区前三名。

“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蒙受严重损失。1966年9月工宣队进驻,成立校革委会。1973年,《湖南日报》曾整版刊登关于平江一中所谓“资产阶级专家治校”的典型,学校的优良传统横遭批判,教师被揪斗。在此期间,先后主持工作的有陈漂兮、叶甘棠、毛楚维、邹康密、李燕安。1976年,学校拨乱反正,下放离校的校长李淑益及教师陆续返校,教学工作重新走上正轨,教学质量蒸蒸日上。1978年,平江一中定为县重点中学,同年被评为岳阳市重点中学。

改革开放时期

1979年,共青团中央举办新长征火炬接力赛,平江一中与南昌市、瑞金、遵义市同为点火之地。1983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题写了平江起义纪念馆。原天岳书院(平江起义旧址)正式辟为革命纪念地,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85年7月22日复原陈列,7月22日为纪念平江起义五十周年在平江起义旧址举行了彭德怀同志铜像揭幕典礼。1984年,平江一中高考录取率达75% ,身省高考先进行列。

1995年10月,岳阳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平江一中举行。在湖南省、岳阳市支持下,学校耗资180余万元,修建了设备较为完善的400米田径场。继李淑益之后,此段时间相继担任校长的有刘仔坚、曾祥泰、彭知微、李日瑛、李德庆。2018年,平江一中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全国青少年绿色足球学校”,被湖南省教育厅、省体委确认为“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19年,平江一中在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网上综合督导评估中位居第一名。

办学条件

学校规模

平江一中占地278亩,建筑面积达8万余平方米,有教学班60个。

硬件设施

平江一中高一、高二、高三教学楼均已实现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施全覆盖;每间教室均配备监控、广播系统与空调。 科技楼设有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通用技术教室、电脑室等功能室,并高标准配置了生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与3D打印实验室。后勤服务中心宽敞明亮,能同时容纳3000余人就餐;独立成栋的美驰图书馆总藏书量达18万余册,学生阅览室面积751.76平方米,座位356个,另专设电子阅览室;运动场占地逾64亩,不仅有具备高标准8*400m跑道的国家二类田径场,还设有硅PU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2024年9月,学校建成的特立体艺馆,包涵了篮球馆、乒乓球场地、羽毛球场地、体操房等功能性运动场馆,还有音乐、美术教室和舞蹈排练厅等设备一应俱全;实验、劳技、体育、艺术等教学装备均达省I类标准。

2024年下学期,学校拥有学生公寓共6栋,共445套,可供全校学生全寄宿使用,每套寝室住学生不超过6人,并配备了洗衣机房。每套寝室均配有一台空调、两台风扇、两个热水淋浴、两个蹲位、两根晾衣杆、两个鞋架、八个箱架、多个水龙头。

师资力量

平江一中有教职工288人,其中正高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是5人,高级教师99人,中级教师110人,中高级教师占比74%;省市县骨干教师超过50人,历任县高中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21人。近年,省级及以上论文获奖300余篇,主持市级及以上课题20余个,6人获国家级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10人获市金鹗杯教学竞赛金奖。

课程设置

平江一中遵循教育规律,按国家课程计划开课,推行素质教育,特别是面对国家推行高中新课程标准和高考改革,学校全面实施“分层、导学、探究、展示”的教学模式,践行“夯基础、严要求、重纠错、多反思”的教学策略,提出“夯基、稳中、瞄高,步步为营上大学”的学习路径,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学成果

学生成果

在科技活动方面,平江一中的发明与创新作品曾斩获国际发明展银奖、全国发明展金奖。学生获得发明与创新、世界机器人大赛、科学 DV 、综合实践、模型比赛等奖项360余个,国家专利25项。 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赛方面,平江一中近三年有28人次获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赛省二等奖和省三等奖。另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语文中小学校园文学大赛、叶圣陶杯作文大赛文心雕龙杯作文大赛、语文报杯作文大赛,英语能力大赛、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政治“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地理奥赛,国家省市县体育竞赛,中小学才艺大赛、三独比赛等,多人次获国家省市县奖励。

近四年,平江一中有喻雄武、陈俊、方涛、吴国起、谢振宇、邓擎宇、黄怡、钟华、喻乔、吴莹莹等10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272位同学被985高校录取,804位同学被211高校录取。方涛、钟华两位同学成为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双学籍飞行员,另有6位同学考上空军飞行员。2024年高考一、二本上线共1042人,上线率达96.1%,其中一本上线862人,上线率达79.5%。

教师成果

2023年4月,平江一中11位老师在全县高中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10位老师获得县一等奖,其中有8位老师代表平江县参加岳阳市“金鹗杯”教学竞赛,1位老师获“金奖”。

合作交流

1986年,平江一中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结成姊妹学校。并与湖北通城一中、江西修水一中建立了协作关系。学校被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授予 “优质生源基地”;被武装警察部队认定为“国防生优质生源基地”。2019年10月30日,平江一中相关负责人方练根带领该校35人来到平江十中开展“同课异构”送教交流研讨活动。

校园文化

治校方略

以德立校 依法治校 科研兴校 质量强校

培养目标

有理想 懂感恩 会学习 强体魄

校歌

《天岳雄鹰》

校训

忠勇 勤谦 严实 刚强

教风

厚德博学 敬业爱生

学风

励志明礼 好学善思

校园活动

平江一中有科学类、生活类,文艺类,体育类40多个社团。学生活动包括天岳中国艺术节、科技节、音乐节、合唱比赛、朗诵比赛、运动会、模拟招聘会。2022年10月21日,平江一中第48届校园运动会拉开序幕。60支代表队在为期二天的校运会中同台竞技,56名老师参加趣味运动会,师生同乐,秉承“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优良风尚,发扬“更高、更强、更快”的奥运会精神,内强素质,为班级争光,外树形象,为校园添彩,传书院学府体育精神,展天岳雄鹰青春风貌。

行政管理

历任校长

现任领导

截至2022年

校友情况

平江一中培养了包括被誉为“雷达之父”的李昌来博士、旅美华人实业家兼科学家李厚白、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彭质庭等万千优秀学子。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列举部分奖项

参考资料

欢迎报考平江第一中学.微信公众平台.2025-05-13

平江一中2023年招生指南.平江县人民政府.2025-05-13

百年校史.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2025-05-13

平江县第一中学.平江县人民政府.2025-05-13

平江一中行政会基本情况.平江一中.2025-05-13

历任校长.平江县第一中学.2025-05-13

2025年春季学期平江县学校信息.平江县人民政府.2025-05-13

学校介绍.平江一中.2025-05-13

一如既往传扶帮带,十指连心兄弟情深.平江一中.2025-05-13

传书院学府体育精神,展天岳雄鹰青春风貌——平江一中第48届运动会盛大开幕.平江一中.2025-05-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