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曾称“恶病质性心内膜炎”或“消耗性心内膜炎”。常与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种疾病有关。多见于中老年,≥50岁者约占79.2%,但也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多继发于恶性肿瘤,尤为腺癌,也见于DIC及各种原因所致原发性或继发性高凝状态的患者,尚无确切的发病率。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病因不明。本病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常见有心脏杂音、栓塞症状等。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主要治疗方法为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联合抗凝治疗,对药物治疗无效,酌情考虑手术治疗。并发症为脑梗死引起偏瘫心肌缺血引起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因其原发疾病较严重,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预后较差。

就诊科室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危害

预后

预防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