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细人的歌

4-2为“电力”。 4-3为“航运”。 4-4为“灌溉”。

图书简介

书籍作者:光未然整理

图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图书类别:邮品类

图书标签:人民文学出版社光未然整理

上书时间:2011-10-31

出版时间: 1959-02

印刷时间:1959-02-01

开本:32开

页数:89 页

印张:3.185

装订:平装

背景说明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雅拉达泽山东麓的约古宗列曲渠。它流经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等省区,在利津县以东流入渤海,全长4845公里,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黄河因流经黄土高原,加之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居世界河流的第一位。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因此,黄河洪水经常泛滥,历史上较大的改道就有21次之多。黄河流域历年的水、旱灾害和水土流失,使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受到很大损失。195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这个规划分远景计划和第一期计划两部分。根据这个规划,黄河将造福于人类。中国人民为此而感到欢欣鼓舞。

内容简介

本套邮票共4枚,分别以橙、蓝、红、绿四色为背景底色。

4-1为“黄河综合利用第一期工程示意图”。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河道上,从西至东依次有四个圆圈标志:第一个是指刘家峡水电站和电站,位于兰州市以西附近;第二个是水土保持重点区,在陕西省北部的黄土高原;第三个是三门峡市水库和电站,位于山西省河南省两省交界处;第四个为航运, 50年代中期黄河轮船通航只有160公里。示意图采用了地形图的描绘方式,富有立体感,体现了治理和综合开发利用黄河工程规模之浩大。

4-2为“电力”。图案为三门峡水电站,两边群山环绕,岩壁陡峭,宏伟壮观的拦河大坝横亘在两山之间,气势磅礴。近景是高耸挺拔、线条有力的高压输电线路;远景为浩宽阔的三门峡水库和远处烟霭缭绕的群山。该电站建成后的年发电量将达到2300万千瓦,是中国大型水力发电站之一。

4-3为“航运”。图案表现了治理黄河的远景航运场面。根据远景规划,将在黄河干流修成46座拦河坝并安装过船装置,黄河中下游的水量可以按照需要加以调节,从而实现全线通航。500吨的拖船能够从入海口一直航行到兰州市。图案中,一艘壮观的客轮正在黄河水面迎风直驶,象征着治理和开发黄河的美好前景。背景是白云飘飘的天空,地平线较低,衬托出了航船的雄姿。

4-4为“灌溉”。当远景计划实现后,将可以灌溉11600万亩农田。图案从俯瞰的透视角度,描绘了经过治理的宽阔的黄河河道,黄河之水通过引水渠直接灌溉到农田中去。翠绿的农田由近及远,一望无际。平面设计得很有气势。

在4枚邮票的左侧,均以黄河流域的主要农作物棉花和麦穗作为装饰。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