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立

刘师立,宋州虞城(今虞城县)人。唐朝初年将领。

初随王世充,任亲卫将军,虎牢关之战平定后,归附秦王李世民,参与玄武门之变罗艺叛乱,下诏刘师立任检校右武候大将军。又任命为检校南岐州都督,先后在边疆打败党项族吐谷浑,改任始州刺史。贞观十四年(640年)去世,追赠河南省都督,谥号为肃。

人物经历

归附秦王

刘师立,唐代初期将领,宋州虞城(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人。初仕王世充,任亲卫将军。王世充败后,刘师立本应受诛,然唐太宗李世民以其才干为由,特赦其罪,并擢为左亲卫。

唐太宗与太子李建成争权期间,刘师立参与其事。后因功与尉迟敬德庞卿恽李孟尝等九人同授左卫率。刘师立累迁至左骁卫将军,封襄武郡公,获赐绢五千匹。

唐太宗时期,刘师立曾被诬告谋反。太宗询问其事,刘师立对曰:“臣在隋朝为官,位不过六品,今蒙陛下恩遇,位至将军,已至极点,岂敢有异志?”太宗释其疑,曰:“朕知其妄。”并赐予束帛,以示信任与慰勉。

戍守边疆

武德年间,罗艺叛乱,帝京震动,刘师立受诏为检校右武候大将军,统兵以备非常。乱平之后,刘师立因与罗艺有旧,被疑为党羽,遂遭除名。然以其曾为秦王府旧臣,不久复任为检校岐州都督。

刘师立尝上书请征吐谷浑,未待朝廷批复,即先遣使离间其部落,多有降者,遂划地置开州、桥州。党项族酋长拓跋姓赤辞初附吐谷浑,刘师立亦遣使说降,帝诏赤辞为西戎州都督。

刘师立丁母忧,解职归家,岐州百姓上表请留,故未成行。河西党项破丑氏屡犯边,阻他部归附,刘师立奉命讨之。军未至,破丑氏惧而逃,刘师立追击至恤于真山而还。又于小莫门川与吐谷浑战,败之。后迁始州刺史,贞观十四年(640年)卒,谥号肃。

相关记载

武德九年冬十月丙辰朔,日有蚀之。癸亥,立中山王厝李承乾为皇太子。

癸酉,裴寂食实封 一千五百户,长孙无忌王君廓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一千三百户,长孙顺德柴绍罗艺、赵郡王孝恭一千二百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一千户,李勣刘弘基九百户,高士廉宇文士及秦琼程咬金七百户,安兴贵、安修仁、唐俭窦轨屈突通萧瑀封德彝、刘义节六百户,钱九陇樊世兴公孙武达、李孟常、段志玄庞卿恽、张亮、李靖杜淹元仲文四百户,张长逊张平高李安远李子和秦行师、马三宝三百户。

参考资料

刘师立--玄武门之变.趣历史.2024-09-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