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瑞龙

瑞龙,又称为纸龙或五股龙,是江西省安远县中部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这是一种独特的龙灯,由头部、腰部和尾部共五节构成,其中头部和尾部各一节,腰部三节。

舞蹈简介

瑞龙通常在春节时期进行表演,表演前会举行传统的祭龙仪式。村民们手持龙灯,伴随着锣鼓声前往河边摆放供品、点燃香烛、燃放鞭炮,向龙神祭拜,进行“拜水开光”仪式。随后,他们会在不同村庄进行表演。瑞龙的舞蹈动作相对简单,主要以小碎步和跑跳步为主,能够摆出“天下太平”的字样。舞蹈内容包括东君赞语、盖水波浪、舞水爪钩、织竹壁、结字、走圆场等多个环节。

历史渊源

瑞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至少1800年前,当地的老艺人口述称其已流传了十一代。这一舞蹈的起源与安远县欣山镇修田村的九龙山有关。传说中,九龙山曾出现过九条金龙,这些金龙后来变成了九棵翠绿的茶树。这个故事激发了人们的灵感,最终形成了瑞龙这一民间舞蹈。

表演过程

瑞龙的表演过程中,首先会有长者提灯笼先行,东道主则燃放鞭炮以示欢迎。当遇到新建房屋时,主人会关闭大门,直到舞龙队伍唱完庆辞并获得红包答谢后才会打开大门。舞龙队伍在堂屋里表演完毕后,会继续寻找下一个表演场地。每次表演结束后,主人会提供自制的糖果茶点招待舞龙队伍。

特征

瑞龙以其简单的舞蹈动作和地方特色的舞步著称,具有广泛的群众娱乐性和淳朴的地方色彩。其舞蹈风格古朴而活泼,音乐特色鲜明,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的祝愿。

文化保护

自2007年起,安远县投入资金用于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旨在记录、整理相关的扎制、音乐、场记、道具、雕花剪纸工艺,并保护和培养瑞龙的制作及表演传承人。此外,还计划将瑞龙舞蹈纳入学校课程,以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瑞龙的正常演出。通过举办培训班和建立民间自发的代代传演机制,以及政府的保护和支持,确保瑞龙这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参考资料

有声海报丨觅·赣南非遗之韵——安远瑞龙.赣南红.2024-11-04

有声海报丨觅·赣南非遗之韵(28)安远瑞龙.客家新闻网.2024-11-04

安远县十大民俗文化.U途文化网.2024-11-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