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英语:Nobel Prize in Chemistry,瑞典语:Nobelpriset i kemi)是根据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95年的遗嘱,以其部分遗产作为基金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旨在奖励在化学领域里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诺贝尔化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科学院(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颁发,首次颁发时间是1901年,获奖者为荷兰化学家雅可比·亨利克·范霍夫(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自1901年至2022年,该奖项已颁发114次,共有189位得主,其中女性获奖者8位。

截至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为让·约里奥-居里(Frédéric Joliot),1935年在他35岁时与妻子伊雷娜·约里奥-居里(Irène Joliot-Curie)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迄今为止,最年长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他在2019年获得化学奖时已经97岁,他同时也是诺贝尔奖所有奖项中年龄最大的获奖者。诺贝尔化学奖史上有两位德国得主被阿道夫·希特勒当局强迫拒绝诺贝尔奖,他们分别是1938年的理查德·库恩(Richard Kuhn)和1939年的阿道夫·布特南特(Adolf Butenandt)。

起源与发展

诺贝尔科学奖是根据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先生去世的前一年,他签署了最后一份遗嘱。在遗嘱中诺贝尔要求:“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1900年,诺贝尔基金会成立来管理他的遗产,遗嘱执行人是朗纳·索尔曼(Ragnar Sohlman)和吕多尔夫·利耶奎斯特(Rudolf Lilljequist)。在遗嘱通过后不久,诺贝尔奖委员会成为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发机构。随后,其他的诺贝尔颁发机构也相继揭晓,分别是卡罗林斯卡学院瑞典文学院和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基金会随即制定了颁发诺贝尔奖的指导方针。

1900年的6月29日,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King Oscar II)正式颁布了诺贝尔基金会章程。根据诺贝尔的遗愿,诺贝尔化学奖将在斯德哥尔摩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诺贝尔化学奖项无特殊情况每年颁发,其中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年这八年因故停颁。停止颁发的原因有两点:没有达到评奖标准的候选者,以及不可抗力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从1901年开始,诺贝尔奖创立,共5个领域奖项分别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化学奖自1901年起,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评选。

评选与颁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从诺贝尔化学委员会推荐的候选人中选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诺贝尔委员会是筛选提名并选出最终候选人的工作机构。它由五名成员组成,但多年来,委员会也有与成员具有相同投票权的附属成员。

评选流程

诺贝尔化学奖的提名流程包含七个环节,分别是提名表寄出(Nomination forms are sent out)、提名截止日期( Deadline for submission)、讨论协商(Consultation with experts)、撰写报告(Writing of the report)、委员会提交建议(Committee submits recommendations)、选出获奖者(Nobel Prize laureates are chosen)和颁奖典礼( Nobel Prize laureates receive their prize)。

提名表寄出:每年9月开始的第一轮选拔中,诺贝尔化学委员会(the Nobel Committee)向大约3000人发送一份保密的提名表格。这些人包括世界各地大学的知名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获得者以及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士等。

提名截止日期:诺贝尔化学委员会规定,填写好的提名表格必须在次年1月31日之前送达,委员会筛选提名名单并选出初步候选人。由于提名的名单有一定的重合性,因此每年大约有250-350位候选人被提名。

讨论协商:3月-5月,诺贝尔委员会将初步候选人的姓名发送给特别任命的专家,由他们对候选人的科学研究工作进行评估。

撰写报告:6月-8月,诺贝尔委员会将撰写报告,并将报告与提交给学院的建议放在一起,该报告由委员会全体成员签署。

委员会提交建议:9月,诺贝尔委员会向学院成员提交报告,该报告经过两次讨论后就最终候选人提出建议。

选出获奖者:10月,诺贝尔奖获得者被选中。10月初,科学院通过多数票选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该决定是最终决定,不得上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单随后公布。10月初学院通过多数票选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根据诺贝尔基金会的章程,除和平奖可授予一个组织外,在其他任何情况下,获奖者都不能超过3人。

颁奖典礼:每年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瑞典国王出席并授奖。

颁奖仪式后,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Stockholms Stadshus)举行约1300人的宴会。除少数情况,诺贝尔奖宴会自1930年以来一直在市政厅举行。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奖庆祝活动由诺贝尔基金会主办,主要是以科学和文学为重点的学术庆祝活动。除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家属外,瑞典国王和王后以及其他王室成员、瑞典政府和议会的代表会参加宴会。

奖品

每年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瑞典国王出席并授奖,诺贝尔奖获得者会获得一个诺贝尔奖奖章和一个证书以及确认奖金金额的文件。

奖金

1900年,诺贝尔基金会成立,最初的资金为3100万瑞典克朗(今天约17.94亿瑞典克朗)。该笔资金用于投资,投资收入将每年以奖金的形式分配给前一年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人。从首届开始,诺贝尔奖的单项奖金整体上呈递增态势:1901年15万克朗,1980年100万克朗,1991年600万克朗,2000年900万克朗,2001年1000万克朗。对于单项奖而言,如果是一个人获奖,那么他就独自拥有全部奖金。比如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就独享了8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约合750万人民币。如果是两人共享一个奖项,则获奖者平分全部奖金。如果是三人得奖,若其中一人为个人获奖另外两人为同一机构,则奖金则按照2:1:1的比例分配。比如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获得了400万瑞典克朗,另外两位科学家平分剩下的400万。若三人分属不同机构,则奖金平均分。如2022年诺贝尔奖单项奖的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642万元人民币,由获奖的三位科学家平均分。

奖章

诺贝尔化学奖奖章由瑞典雕刻家和雕刻师埃里克·林德伯格(Erik Lindberg)设计。每枚奖章的正面都印有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左侧头像和生卒年份(1833-1896)。而奖章的反面由于颁发奖章的机构不同,图案也不尽相同。诺贝尔化学奖的奖章反面图案大致如下:女神伊西斯从云中浮现,圣母握着象征财富和科学智慧的号角,轻轻拉开女神的面纱,露出她冷峻的面容,象征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伊西斯是埃及女神,后来在希腊、罗马的神话体系中也有她的位置,她被奉为自然和魔法的守护神。奖牌上的拉丁语“Inventas vitam iuvat excoluisse per artes”源自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大意是“发明让世间生活变得更美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字刻在奖章下方的铭牌上。

证书

证书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设计,证书左侧是一幅图画,该图通常以年度主题为特征,右侧是获奖者的姓名通常还附对其成就的说明,诺贝尔奖得主证书由瑞典国王会亲自授予。多年来,获奖证书的艺术设计各不相同,但瑞典发的奖,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文字格式:“瑞典皇家科学院(或者别的负责机构)于某年某日承诺贝尔先生1895年的遗愿,将某奖颁给—”,证书上写上获奖者的名字和获奖的理由,挪威的诺贝尔委员会颁发的证书没有类似瑞典颁发的证书上的固定引文。化学奖证书为红色封面,证书的尺寸为23 x 35厘米。

获奖情况

概述

自1901年至2022年,该奖项已颁发114次,其中有63次奖项为一人获得,25次为两人共同获得,26次为三人共同获得,共计191位得主。在所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者中有8位女性,她们分别是1911年化学奖得主玛丽·居里(Marie Curie)、1935年化学奖得主伊雷娜·约里奥-居里(Irène Joliot-Curie)、1964年化学奖得主多罗西·克劳福特·霍奇(Dorothy Crowfoot Hodgkin)、2009年化学奖得主阿达·约纳特(Ada Yonath)、2018年化学奖得主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H. Arnold)、2020年化学奖得主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珍妮弗·道德纳(Jennifer A. Doudna)和2022化学奖得主卡罗琳·贝尔托齐(Carolyn R. Bertozzi)。

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有两位科学家,其中一位是桑格(Frederick Sanger),获奖时间为1958年和1980年。另一位是和巴里·沙普利斯(Barry Sharpless),获奖时间为2001年和2022年。截至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为让·约里奥-居里(Jean Frédéric Joliot-Curie),1935年在他35岁时与妻子伊雷娜·约里奥-居里(Irène Joliot-Curie)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迄今为止,最年长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他在2019年获得化学奖时已经97岁,他同时也是诺贝尔所有奖项中年龄最大的获奖者。

诺贝尔奖史上,居里夫妇是最成功的“诺贝尔奖家族”。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夫妇在1903年同时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玛丽·居里本人又在191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玛丽和皮埃尔·居里的长女伊雷娜·约里奥-居里与丈夫让·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一起获得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小女儿艾芙·居里(Ève Curie)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工作,丈夫为亨利·理查森·拉布伊斯(Henry R. Labouisse)。1965年,亨利代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接受了诺贝尔和平奖

诺贝尔化学奖史上有两位德国得主被阿道夫·希特勒当局强迫拒绝诺贝尔奖,他们分别是1938年的理查德·库恩(Richard Kuhn)和1939年的阿道夫·布特南特(Adolf Butenandt)。

历年获奖名单

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10月9日)

社会评价

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反映了化学发展的历程,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不但从多角度、全方位的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同时也融合了物理学等多个领域,加速了世界科学水平的提高。诺贝尔化学奖多次颁发给了发现新物质的科学家,这些新物质的发现不仅为很多化学研究打开了新的突破口,而且很大程度上在生物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是发展的关键,技术的革新是时代不断进步的动力,诺贝尔化学奖多次在技术革新方面颁发奖项,很多实用又高效的新技术、新发明涌现出来,被授予了这项最高荣誉。

关于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顾臻说:“点击化学的选择性非常高。如同搭积木一样,两块积木可以通过合适的接口完成拼接,点击化学就好比把两种含有特别接口的分子速配紧锁在一起,而且反应条件简单温和、产率高、副产物少。他们所做的工作非常具有创新性、前瞻性,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想诺贝尔奖颁发给他们实至名归。”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肖文精教授(肖文精教授曾经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师从戴维·麦克米伦教授)在解读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时说:不对称有机催化(质子酸、卡宾L-脯氨酸磷试剂、化合物等)可用于驱动多种多类型化学反应,利用这些反应,研究人员现可以更加简洁高效的构建具有光学活性的全新化合物,并且通过这种方式,不对称有机催化正在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利。

相关事件

门捷列夫无缘诺贝尔化学奖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者,著名俄罗斯化学家。当其他科学家还在探知原子内部结构的时候,他却能按照原子量将所有化学元素周期性排列,结束了几百年来无机化学凌乱琐碎的局面,可门捷列夫却终生未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有两位化学家成为了最终的候选人。其中一位是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另一位是法国化学家亨利·莫瓦桑。当时瑞典皇家科学会中有10名委员具有投票资格,其中有4人投给了门捷列夫,1人弃权,而其余5人则投给了莫瓦桑。莫瓦桑因在一次实验中研制出了一颗0.7mm的钻石(人造金刚石)和在科学领域多项惊人的发现,成功击败门捷列夫,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门捷列夫与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失之交臂,1907年门捷列夫因病逝世,因此再也无法获得诺贝尔奖欧洲的很多科研机构和钻石经销商们在莫瓦桑死后找到了他的遗孀,高价购得了莫瓦桑关于人造金刚石的实验记录,但实验没有一次成功。最后,莫瓦桑的助手说出原因,他因不堪反复实验的折磨,自己买了一颗很小的金刚石,在1893年又一次失败的实验之后,趁莫瓦桑不注意,助手将他买的那颗小钻石扔到了反应容器之中,这就是莫瓦桑以为是实验制得的那颗0.7毫米的人造金刚石。

诺贝尔化学奖被调侃为“理科综合奖”

诺贝尔化学奖与其他自然科学领域并没有明显界线,不少人的获奖成就并非出自传统的化学研究,而是涉及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因此诺贝尔化学奖也被调侃为“理科综合奖”,还曾出现过“诺贝尔化学奖颁给物理学家、以奖励他们的成果有益于生物学家”之类的情况。比如,2017年化学奖就颁发给了瑞士生物物理学家雅克·杜波切特(Jacques Dubochet)、德裔生物物理学家阿希姆·弗兰克(Joachim Frank)和苏格兰分子生物学家兼生物物理学家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以表彰他们研发冷冻电镜,简化了生物细胞的成像过程,提高了成像质量。

此外,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被誉为“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学术界公认他为继迈克尔·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但因为“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却荣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科学与良知

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正是他从空气中制造出氨,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然而,他即是给人类带来丰收的天使,也是给人类带来痛苦和死亡的魔鬼。弗里茨·哈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担任化学兵工厂厂长,研发了氯气芥子毒气等战争武器,近百万人死于此。

莉泽·迈特纳无缘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委员会将194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奥托·哈恩,以表彰他“发现了重原子核的裂变”。但“裂变”一词并没有出现在哈恩最初发表的论文之中,“裂变”一词是由一位犹太女科学家莉泽·迈特纳(Lise Meitner)在1939年2月11日首次提出。此后,关于核裂变的发现就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批评者称,迈特纳对核物理的贡献从未获得过诺贝尔委员会的认可,这是诺贝尔委员会最糟糕的一次公然的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事例之一。

2023年得主被意外“剧透”

2023年10月4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公布当天,瑞典电视台报道称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正式揭晓获奖者的四个小时前,通过一封意外发出的电子邮件披露了获奖名单。电邮内容显示麻省理工学院的蒙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哥伦比亚大学的路易斯·E·布鲁斯(Louis E. Brus)和纳米晶体科技公司的阿列克谢·伊基莫夫(Alexey I. Ekimov)共同获奖,以表彰他们在量子点和纳米粒子领域进行的研究和发现。尽管诺贝尔委员会及时就事件作出澄清,强调尚未就该问题作出任何决定,但该名单与最终公布的结果完全一致。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汉斯·埃勒格伦当天回应称,发生这事当然是非常不幸的,对此深表遗憾。

参考资料

Facts on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Nobelprize.2023-09-14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Nobelprize.2023-09-14

NOBEL PRIZE AWARD CEREMONIES.Nobelprize.2023-09-14

Full text of Alfred Nobel’s will.The Nobel Prize.2022-11-17

Jacobus H. van 't Hoff Facts.Nobelprize.2023-09-14

Frédéric Joliot-Facts.Nobelprize.2023-09-14

John B. Goodenough-Facts.Nobelprize.2023-09-14

Financial management.Nobelprize.2023-09-14

Ragnar Sohlman – executor of the Will.Nobelprize.2023-09-14

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你应该知道这些知识.人民号.2023-09-13

[历史上的今天]1900年6月29日诺贝尔基金会章程颁布.央广网.2023-09-15

Alfred Nobel's will.Nobel Peace Prize.2023-09-15

The Nobel Prize award ceremonies and banquets.Nobelprize.2023-09-14

Facts on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The Nobel Prize.2023-09-13

新闻背景:数说诺贝尔化学奖.新华社.2023-09-22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Nobelprize.2023-09-14

Nomination and selection of chemistry laureates.Nobelprize.2023-09-14

How many people can share the same Nobel Prize?.Nobelprize.2023-09-16

The Nobel Prize award ceremonies and banquets.The Nobel Prize.2022-11-08

The Nobel Prize award ceremonies and banquets.Nobelprize.2023-09-14

Financial management.Nobelprize.2023-09-13

诺贝尔到底留下了多少钱,为何发了120年奖还没发完?.极目新闻.2023-09-13

莫言获颁诺奖 金质奖章约重半磅含23K黄金.人民网.2023-09-16

屠呦呦领取2015年诺奖 奖金约合302万人民币.界面新闻.2023-09-16

Press release-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22.Nobelprize.2023-09-16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长安街知事.2023-09-13

The Nobel Prize medals in physics and chemistry.Nobelprize.2023-09-14

The Nobel Prize medals in physics and chemistry.Nobelprize.2023-09-13

Sina Visitor System.科技日报官方微博.2023-09-13

The Nobel Medal for Physics and Chemistry.The Nobel Prize.2022-11-17

A work of art in the form of a diploma.The Nobel Prize.2022-11-17

A work of art in the form of a diploma.Nobelprize.2023-09-14

All Nobel Prizes in Chemistry.The Nobel Prize.2022-11-17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国三位科学家获奖.澎湃新闻-今日头条.2023-10-04

2024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头条快讯-今日头条.2024-10-09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央视网.2024-10-09

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汇总,他们的研究为化学领域带来哪些巨变.京领新国际官方账号.2023-09-24

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研究什么?专家解读诺奖化学奖.澎湃新闻客户端.2023-09-14

名师讲坛—肖文精教授解读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华中师范大学官网.2023-09-14

Mendeleev - the man and his legacy.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2023-09-14

一颗钻石“夺走”了门捷列夫的诺贝尔奖?第2年,门捷列夫抱憾而终,而关于诺贝尔奖的“真相”也浮出水面…….东南卫视.2023-09-14

一颗钻石“夺走”了门捷列夫的诺贝尔奖?其中深藏的惊天秘密比“夺奖”更精彩!.文汇客户端.2023-09-14

诺贝尔化学奖的历史趣闻.手机环球网.2023-09-14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7.Nobelprize.2023-09-14

Ernest Rutherford Facts.Nobelprize.2023-09-14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18.Nobelprize.2023-09-14

Fritz Haber.Sciencehistory.2023-09-14

How a century of ammonia synthesis changed the world.Nature.2023-09-14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44.Nobelprize.2023-09-14

Lise Meitner Physicist Hanford, WA.AHF.nuclearmuseum.2023-09-15

她改变了核物理学的发展,却被世人遗忘.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2023-09-14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表彰发现和合成量子点.封面新闻.2023-10-04

诺贝尔化学奖名单提前4小时“泄密”,官方回应.经济观察网.2023-10-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