浒苔

浒苔(拉丁学名:Ulva prolifera)石莼科(Ulvaceae)石莼属(Ulva)藻类。世界性的温带性海藻,适应环境的能力强,生长在中潮带滩涂、岩石上。中国沿海均有分布,世界范围内温带沿海均有分布。浒苔是引起绿潮爆发的藻类之一。

浒苔藻体高可达1米,颜色呈暗绿色或亮绿色,管状,具有明显的主枝,且分枝明显。叶绿体充满整藻体细胞,每个细胞通常含有一个蛋白核

浒苔的生活史可分为同型世代交替和孤雌生殖生活史两种形式。同型世代交替是配子体发散雌雄配子,通过异配的生殖形式形成合子,合子发育成孢子体,成熟后放散的孢子发育成配子体;单性生殖是指配子体发散的雌雄配子不通过接合,直接发育成配子体。浒苔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单性生殖、无性生殖及营养生殖。

浒苔自古以来就作为食用藻类和药用藻类,近年来,浒苔的其他作用也开始被开发利用,如作为饲料、制成阻燃剂、制成生物炭及液体燃油等。

形态特征

藻体

藻体高可达1米,颜色呈暗绿色或亮绿色,管状,有明显的主枝,且分枝明显。主枝的直径较分枝的直径大,基部细胞根状化。

体细胞

藻体细胞直径16微米左右,叶绿体充满整细胞,每个细胞通常含有一个蛋白核。藻体的幼体部分,细胞摆列整齐,呈矩形。而处于藻体中部和顶部细胞形态多样,有圆角的多边形、矩形和正方形等,细胞排列不明显。

生殖细胞

配子

雄配子小,雌配子相对较大。呈长梨形,顶生两根鞭毛,鞭毛可以使其游动。前端透明,后端因被色素体占据而呈绿色,通常有一个橘红色的眼点和一个蛋白核。

孢子

孢子与配子从形态上并无明显差别,孢子与配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孢子体具有二倍体核型,孢子具有四根鞭毛,而配子具有两根鞭毛,可以通过鞭毛数量来区分孢子和配子。

生活史

浒苔的生活史有两种不同类型:

1、同型世代交替:成熟的配子体放散雌雄配子,通过异配生殖形成的合子发育成孢子体,成熟后放散的孢子发育成配子体;

2、单性生殖生活史:成熟的配子体放散雌雄配子,雌雄配子不通过接合,直接发育成配子体。

同型世代交替

配子体配子囊的成熟及配子放散

浒苔配子囊的形成是从藻体顶端部分的细胞开始,细胞胞质分裂形成许多配子堆积在一起,发育成配子囊。

配子囊中的配子呈细小的颗粒状,随着配子囊的逐渐成熟,配子开始变得活跃,在配子囊中旋转运动,最后从配子囊中放散出去。

配子接合及合子发育

雌雄配子相遇时,头部先进行融合,融合完成后的合子鞭毛消失,并开始固着。

固着后的合子逐渐变圆,呈球状,细胞壁开始形成。细胞具有极性,一端发育成叶状体部分,而另一端发育成假根部分。大量聚集的合子固着后萌发生长,聚集成簇,形成小苗,逐渐发育形成新的藻体。

孢子囊的成熟及孢子放散和发育

孢子囊与配子囊从形态上并无明显差别,孢子囊放散出的游孢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游动后,开始变圆,鞭毛消失,附着并萌发生长,萌发生长过程和合子相似,最终发育成新的藻体。

单性生殖生活史

配子体配子囊发散出去的配子,并不是所有的都会和异性配子接合,一部分配子活动能力开始下降后,鞭毛逐渐消失,开始固着并萌发生长,萌发生长过程和合子相似,最终发育成新的藻体。

也有一部分配子并没有从配子囊中放散出去,有些配子囊中的最后一个或几个配子会直接在配子囊中萌发生长形成新的藻体,新的藻体可以脱离原来藻体单独发育,也可以聚集成簇,附着在老藻体上。

繁殖方式

浒苔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单性生殖、无性生殖及营养生殖。

有性生殖:浒苔配子体产生的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雌配子和雄配子,接合形成合子,发育成新藻体。是由配子体发育成孢子体的繁殖方式。

单性生殖:浒苔配子体产生的雌雄配子未经接合,直接发育成新藻体。是配子体发育成配子体的繁殖方式。

无性生殖:浒苔孢子体产生的生殖细胞,孢子直接发育成新藻体。是由孢子体发育成配子体的繁殖方式。

营养生殖:浒苔藻体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的藻体。

物种分布

中国沿海均有分布,东海居多,向南北方向逐渐递减。世界范围内温带沿海均有分布。

生长习性

世界性的温带性海藻,生长在中潮带滩涂、岩石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具有广温性和广盐性。生长旺盛期在12月至次年4月。

物种危害

浒苔是引起绿潮(Green Tides)爆发的藻类之一。绿潮会引起一系列的次生环境危害及经济损失。自2007年以来,在中国黄海及附近海域,发生绿潮的频率及规模连年增长,绿潮已成为中国海域的重要灾害。

典型案例

2008年夏季,青岛市近海浒苔大爆发。从黄海中部海域漂移至山东青岛近海海域的浒苔,在数日内即形成了大规模聚集,影响面积超过2万平方千米。青岛市组织相关部门及群众,在海上、潮间带、岸边等区域,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组织数万人,各类船只千余艘,以及数百部运输车队等,进行了全方位打捞清理。据统计全市共打捞填埋了上百万吨浒苔。

主要危害

浒苔本身无毒无害,不会对海洋动物及人类等造成伤害。但浒苔大量爆发后,会影响近海浮游生物量,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1、由于大量浒苔漂浮在海面上,导致水下阳光被遮挡,会影响海底栖藻类等生物生长;

2、在潮汐、季风等的作用下,浒苔等藻类会在近海区大量聚集堆积,这些堆积的藻体死亡后,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藻体内蛋白质等物质的溶出、降解,对近岸海域的水质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防治方法

1、浒苔的生长繁殖需要氮、磷等基本元素,降低排入海水的污水氮磷量,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浒苔大量繁殖。

2、通过实时监测、分析海洋环境要素等构建浒苔轨迹运动模型,对浒苔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预警。

3、对于聚集的藻体,目前主要通过人工和机械采收的方式进行清理。

4、对打捞上岸的浒苔进行回收利用,是实现浒苔治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功用价值

食用价值

浒苔作为食用藻类的历史比较悠久,在中国《食物营养成分表》中就提到,浒苔含铁量为中国食物中之最。浒苔富含蛋白质,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浒苔所含的氨基酸成分及占比接近FAO/WHO提出的氨基酸模式,且富含风味氨基酸,所以浒苔可以作为食物氨基酸的来源。浒苔脂肪酸组成中,富含人体必需的亚麻酸单不饱和脂肪酸

药用价值

浒苔被当作药用藻类的历史比较悠久,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关于浒苔的记载。浒苔为中药干苔的原药材之一。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抑瘤的作用。主要功效有:软坚散结,化痰消积,解毒消肿。主治瘤,,肿,疮,伤食,虫积,腹胀闷,鼻。

相关研究

浒苔中除了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等具有营养价值的物质外,还含有甾醇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等,因此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提取物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活性、抗病毒活性等作用。

其他价值

浒苔除了食用及药用价值之外,也有许多其他作用,如:浒苔作为水产配合饲料使用,可以提高饲料效率和养殖效果。以浒苔为原材料可制成浒苔生物炭,对盐碱土的改良有一定的效果。浒苔也可制成液体燃油,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前景的替代能源。用浒苔制备的阻燃剂,可用于棉织物的阻燃整理。

分类争议

多年以来,浒苔属(Enteromorpha)与石莼属(Ulva)的划分一直存在争议。按海藻的传统分类标准,石属的藻体是叶状,两层细胞,浒苔属的藻体是管状,单层细胞。但一些研究发现,浒苔的管状结构和石莼的双层结构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大型海藻系统学研究,尽管分子遗传学上的研究得到了更多的证据,但仍存在争议。鉴于在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大多数的研究中,众多学者都倾向于将浒苔属与石莼属合并为一个属,即石莼属(Ulva),国际上已经达成共识。因此,此词条暂将浒苔归为石莼属

参考资料

..2023-03-18

..2023-03-18

..2022-12-15

..2023-03-18

..2023-03-18

..2023-03-18

..2023-03-18

..2023-03-18

..2023-03-18

..2023-03-18

..2023-03-18

..2023-03-18

..2023-03-18

..2023-03-18

..2023-03-18

..2023-03-18

..2023-03-18

..2023-03-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