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乐

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以来,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随着张骞带回的乐曲《摩诃兜勒》和横笛等乐器,以及后来西域音乐家的到来,中原地区逐渐吸收了更多的西域音乐元素。

音乐交流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西域与中原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不断加深。北周时期的龟兹音乐家苏祗婆带来了琵琶及其独特的五旦七调理论。此外,在前朝传入的基础上,唐朝宫廷和民间乐队中有不少通过河西走廊传来的西域乐器,如羯鼓、筚篥、琵琶、箜篌、横笛、唢呐二胡扬琴等。除了龟兹乐之外,西域的疏勒国康国、安国、高昌国以及天竺等地的音乐也陆续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多样性。

作用

自古以来,西域各民族素以“能歌善舞”而闻名。公元前138年,随着张骞出使西域,西域乐舞开启了东渐之旅。尤其是西域与中原的乐舞交融共生丰富了我国古代乐舞的种类,为后世的乐舞发展打下了基础。

参考资料

汴梁艺术|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惟得《摩诃兜勒》佛曲.百家号.2024-10-22

羯鼓、筚篥、琵琶、箜篌、横笛、唢呐、胡琴、扬琴等。在这些乐器中,最著名的有羯鼓、筚篥、琵琶以及箜篌。.搜狐网.2024-10-22

弦鼓一声双袖举 回雪飘飖转蓬舞——西域乐舞东渐之旅掠影.弦鼓一声双袖举 回雪飘飖转蓬舞——西域乐舞东渐之旅掠影.2024-10-2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