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Wufeng Tujiazu Zizhixian),是湖北省宜昌市下辖县,位于鄂西南,与湘鄂两省六县市(石门县、松滋市、鹤峰县、巴东县、宜都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交界。截至2022年末,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9.19万人,国土面积2372平方公里,辖5镇3乡、13个居民委员会、97个村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驻五峰县渔洋关镇幸福大道32号。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山区地形,地势自西向东逐渐倾斜,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有32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年均气温15.3℃,年降水量1652mm。县域河流属于长江流域清江水系。境内有渔洋河泗洋河、南河、天池河、湾潭河五大河流 ,支流30余条,流域面积1956km²。五峰县秦属黔中郡西汉隶属武陵郡。三国先属蜀,后属吴、晋。元末土司错处其间,隶属容美土司,归四川省管辖。明清时属彝陵州、荆州府,雍正年间改土归流长乐县,后更名五峰县。1949年解放,历经区划调整,1984年撤销县设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县治五峰镇。2015年,县治由五峰镇迁至渔洋关镇

五峰县第一产业以茶叶、中草药材为主,第二产业以生产锂离子电池、精制茶、水泥为主,第三产业以批零住餐业为主。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现价)112.24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5.0%。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30.26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完成24.51亿元,增长0.4%;第三产业完成57.47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为27.0:21.8:51.2。旅游业以洞穴景观、奇峰异石及象形山石为主,有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1个,自然保护区1个,革命纪念地5个。

五峰县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有“南音”“薅草锣鼓”“土家族打溜子”“板凳龙”“肉连响”“撒叶儿响”“柳子戏”“荆州花鼓戏”“山歌”等地方文艺,其中南曲、土家族打溜子、薅草锣鼓和撒叶儿嗬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五峰县曾获得多项荣誉,包括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名单,并被生态环境部正式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等。

名称由来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以县治西南恩施五峰山命名。

历史沿革

先秦

秦朝时,五峰地区属黔中郡地。

秦汉至南北朝

汉朝时期,归属武陵郡下的佷山地(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区)。东汉时,则隶属于南郡。到了三国时期,该地区一度属于宜都郡

隋唐至宋元

隋朝初年,属睦州,后改隶荆州南郡。唐朝初期,归属有所变动,先属腾州,后改属东松州(州治位于枝城市宜昌市接壤处),不久后又归属南郡,最终属峡州彝郡。五代十国时期,五峰地区隶属于南平峡州。宋朝时,属荆湖北路峡州。元朝时期,则隶属于荆湖北道峡州路。元末,土司势力交错其间,长茅关之南、菩提隘(长乐坪荒口)之西的部分地区归四川省管辖。

明清

明朝时,该地区属于长阳地,隶属于彝陵州。天启年后,百年关以西地区属土司容美管辖。清代,先隶彝陵州,后改隶荆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将容美土司所辖的五峰、石梁、水尽各司,与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枝城市石门县、松滋等县划出的部分地域合并,设立新县。因域东有长乐坪镇,故初名长乐区,县治设于五峰山麓,隶属于宜昌府

中华民国

1914年,为避与福建省长乐区同名,因县治傍依五峰山,故更名为五峰县。1927年,废荆宜道,五峰县改属湖北省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1931年后,历为宜昌行政专员公署辖县。期间,县治曾二次迁往渔洋关镇,分别为1927年4月至次年9月、1929年12月至1932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1月15日,全境解放。同年,原崇信乡(枝城市王畈)划归宜都。1957年至1958年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红渔坪、星岩坪乡相继划入五峰,而牛庄乡则划回长阳县傅家堰乡区。1963年,傅家堰区又划归五峰。1976年,牛庄公社的青树坳、包二岭大队再次划入长阳县。1984年7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五峰县,设立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县城位置不变,仍为宜昌地区属县。同年12月12日,在五峰镇举行了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成立大会。

自1985年起,五峰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乡镇设置逐步精简。1985年,实行镇区合一,设2个县辖镇,5个区级镇,6个乡级镇和30个乡。1987年撤区并乡后,全县设5镇11乡。1993年撤宜昌行署及省管宜昌市,合而设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隶属宜昌市。1996年县乡机构改革进一步整合,形成5镇3乡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县治所由五峰镇曾二次迁往渔洋关镇,分别为1949年10月至次年春季,2015年至今。

自然地理

位置域境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湖北省西南部,位于宜昌市南部边缘,东临枝城市和松滋市,南与湖南省石门县相邻,西与鹤峰县巴东县交界,北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接壤。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10°15'至111°25',北纬29°56'至30°25'之间。该县地形呈带状分布,东西长约98千米,南北宽度变化较大,最宽处达54.3千米,而最窄处则仅有9.8千米,平均宽度约为24千米,总面积为2372平方千米。

气候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且雨热同期,暴雨较为频繁,气象灾害相对较多。由于境内多山,平均海拔差异显著,因此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气候差异大,年均气温15.3℃,年降水量1652mm。

春季

每年春季是冬夏的过渡季节,冷暖空气在此交替频繁,导致气候多变。这一时期常出现“倒春寒”天气,对早春作物构成威胁。随着春季气候的回升,低山河谷地区的月平均气温由9.7°C上升到19.1°C,而半高山地区则由6.5°C上升到17.2°C。春季雨量较冬季明显增加,年平均春季降雨量为382.7mm,占全年降雨量的28.7%,是冬季降雨量的3.7倍。低温阴雨天气较多,终霜和终雪日期在半高山地区分别平均为3月26日和3月16日。

夏季

每年夏季雨热同季,雨量集中。低山河谷地区在午时尤为炎热,而其他地区气候则相对适宜。夏季月平均气温在低山河谷地区为22-25°C之间,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9.2°C;半高山地区月平均气温则在20~24°C之间,极端最高气温为37.1°C。平均季雨量为608mm,占全年雨量的45.5%。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梅雨期,平均雨量305.6mm,占季雨量的50%。7月下旬至8月为盛夏期,天气炎热,地方性雷阵雨频发。

秋季

每年秋季气温逐渐下降,雨量减少。9-10月常出现连阴雨天气。9月初低山气温为23.8°C,到11月下旬降至8.9°C。秋季季雨量为253mm,占全年雨量的19%。

冬季

每年冬季气温低,降水少,气候干燥寒冷。逐月平均气温在低山地区为46°C,半高山地区为24°C。冬季平均降水量为108.7mm,仅占全年降水量的8.1%。

日照

在日照方面,由于地形影响,县域内日照差异较大。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66.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2.7%。夏季日照时间最多,占全年的34.4%,而冬季则最少,仅占全年的16.8%。

地形地貌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全境均为山区,地处云贵高原武陵山支脉的尾部地带。地势自西向东逐渐倾斜,形成了独特的地形地貌。境内最高峰为白溢寨黑峰尖,位于采花乡白溢坪村,海拔高达2320.3米;而最低点则位于渔洋关镇渔洋河出境口,海拔仅为150米,两者之间的相对高差达到了2170.3米。

全境之中,群山环抱,其间夹杂着小块平地。这种地形特征在东部渔洋关(低山河谷)、中部长乐坪镇(半高山)和西部湾潭(高山)等地尤为明显。东半部的山形较为浑圆,坡度平缓,山谷较浅,多见冲、淌、坪、坝等地貌;而西半部则山势陡峻,长期受到流水溶蚀作用,形成了深度切割的地貌,峭壁悬崖随处可见。高山之上仍有淌、坪等地形,而河谷地带则以坡地为主。此外,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还遍布着各种奇特的自然景观,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林立、剑峰矗峙、翠谷清溪、银滩碧流等。山顶和山麓被层林所覆盖,而石灰岩则构成了众多溶洞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可分为高山区、中山区、低山区和河谷地带。其中,高山区(海拔1200米以上)面积达到1051.46平方千米,占县域总面积的44.8%;中山区(海拔800~1200米)面积为97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1.5%;而低山区和河谷地带(海拔800米以下)则相对较少,总面积为321.5平方千米,仅占总面积的13.7%。

土壤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土壤资源丰富多样,涵盖了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生石灰(岩)土、潮土和水稻土等7个土类,进一步细分为16个亚类,50个土属,169个土种,以及254个变种。这些土壤普遍呈现微酸至中性的性质,比较适合粮食、茶叶、烟叶、水果、药材等多种农作物和经济林木的生长。

分布的基本情况是棕壤土类是全县的主要土壤类型,占据了70.3%的比例,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800米的高山和半高山地带,总面积达到164994.1公顷。黄壤土则占全县土壤的16.2%,主要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区及河谷地区,总面积为38021.4公顷。棕壤土类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区也有分布,与地带性土壤交错存在,占总面积的12.25%,面积为28750.75公顷。生石灰(岩)土类占1.69%,虽然分布面广但面积不大,与地带性土壤交错分布,总面积为39664.3公顷。

红壤土类占全县土壤的1.48%,主要集中在仁和坪一带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区,总面积为34735.6公顷。水稻土土类占比仅为0.4%,除了主要集中在渔洋河水稻区外,其他低山和半高山地区也有零星分布,总面积为938公顷。潮土土类占0.2%,是由河流沉积物上耕作熟化而成的,主要分布在渔洋河、湾潭河两岸河滩的阶地上,总面积为4694公顷。

水文水利

水文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河流属于长江流域清江水系,境内有30余条河流,其中主要河流有渔洋河、天池河、泗洋河、南河源、湾潭河、百溪河,流域面积1956km²,水能蕴藏量34万千瓦,可开发水能达到32万千瓦,目前已开发20万千瓦。

渔洋河

渔洋河为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它发源于五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两县交界处,流经长乐坪镇渔洋关镇枝城市汇入清江。渔洋河全长96千米,在县域内流经44千米,河床宽度在30-100米之间,流域面积为584平方千米。其均流量为14.7立方米/秒,最大流量可达859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0.93立方米/秒,含沙量为151.4克/立方米,总落差1050米,比降24%,平均年径流量为4.4亿立方米,水力蕴藏量为44000千瓦。

天池河

天池河发源于北风垭,向东北经县城后折向西北至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天池口汇入清江。其全长44千米,境内38千米,河床宽度在20-40米之间,流域面积为283平方千米。总落差1745.2米,比降44.7%,均流量7.8立方米/秒,最大流量46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53立方米/秒,平均年径流量2.13亿立方米,水力蕴藏量31000千瓦。

泗洋河

泗洋河源于采花乡玉花岩,由南向北经采花、傅家堰乡流入清江。全长47千米,河床均宽40米,流域面积395平方千米。总落差1800米,坡度38%(应为百分比形式,但已给出),均流量10.77立方米/秒,最大流量63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73立方米/秒,平均年径流量3.35亿立方米,水力蕴藏量52400千瓦。

南河源

南河源于渔洋关镇清水湾的玉占花,自西向东经仁和坪镇流入松滋曲尺河。全长44千米,河床宽度在15~40米之间,流域面积293平方千米。总落差1000米,坡度23%,均流量8.1立方米/秒,最大流量48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55立方米/秒,平均年径流量2.48亿立方米,水力蕴藏量26000千瓦。

湾潭河

湾潭河源于北风垭南麓,自东北向西南,在余坪进遂洞流入鹤峰县澧水,全长30千米,河床宽度在10~60米之间,流域面积230平方千米。总落差1000米,坡度33.3%,均流量4.9立方米/秒。

百溪河

百溪河源于后河天生桥,由西向东流,随后折向南再向北,最终流经雷打石汇入澧水。其境内流程为16千米,河面宽度介于10至30米之间,流域面积覆盖171平方千米。河流总落差达1220米,平均坡度为40%。其平均流量为4.4立方米/秒,最大流量可达到380立方米/秒,而最小流量则为0.32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约为1.29亿立方米,水力资源蕴藏量丰富,达14000千瓦。

水利

该县地势山高坡陡,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该县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包括坡地梯田、土地平整、低产田改造、旱田改水田、建造小型坪坝、河堤治理、天坑疏通以及开凿排洪隧洞等措施。境内拥有南河龚家坪镇、月山等多个中型水库,这些水库不仅用于灌溉还兼具发电功能。此外,还有百余处小型发电水库及塘堰。农田灌溉方式多样,包括机械灌溉、电力灌溉、喷灌滴灌等。

2022年1月,五峰太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通过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该项目初拟装机容量240万千瓦,电站建成后主要承担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储能和紧急事故备用任务。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2347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28398.7公顷,占总面积的12.1%;园地面积达到5867.5公顷,占比2.5%;林地面积179310.8公顷,占总面积的76.4%;牧草地面积70.41公顷,占比0.03%;城镇村庄及工矿用地面积为3989.9公顷,占比1.7%;交通用地面积为938.8公顷,占比0.4%;水域面积为2112.3公顷,占比0.9%,包括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未利用土地面积14082公顷,占总面积的6.0%。2022年末,全县常用耕地面积34.0万亩,林地面积290.67万亩。

矿产资源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矿藏资源相当丰富,已查明的矿产种类多达17种,包括煤、石煤、铁、铜、黄铁矿重晶石白云石萤石方解石硅石、制碱用石灰岩高岭石岩、伊来石高岭石粘土岩、水云母粘土岩、大理石和瓦板岩等。其中,具有开采利用价值的矿产达到12种,且这些矿产资源分布集中的100余处。

五峰的矿产大多为沉积矿产,个别为低温热液矿产。其中,铁、硅石、方解石和重晶石这四类矿产储量丰富,质量好。特别是铁矿,其储量高达约224亿吨,其中富矿储量超过8000万吨。煤、黄铁矿以及多种粘土矿也有一定的地质储量白云岩、制碱用石灰岩、水泥用石灰岩等矿产也展现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

水资源

县境内河流水能蕴藏量34万千瓦,可开发水能达到32万千瓦,目前已开发20万千瓦。其中,渔洋河水力蕴藏量为44000千瓦;天池河水力蕴藏量31000千瓦;泗洋河水力蕴藏量52400千瓦;南河源水力蕴藏量26000千瓦;百溪河水力资源蕴藏量达14000千瓦。

林业资源

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用地1828333.3公顷,人均林地面积达0.8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1%,居湖北省各县市之首,年林木生长量19万立方米,蓄积量达到350万立方米以上。2022年末,全县森林蓄积量15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0.25%。

生物多样性

动植物资源境内青山绿水,气候宜人,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湖北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长江三峡后花园”。县政府驻地五峰镇南15公里处的后河林区,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动植物基因库”,其历史可追溯至第四纪出水川时期,距今已有1.3亿多年。这里保存着数十种国家保护动物和十余种珍稀树种,其中一些被称为生物活化石

动物

动物家禽主要以猪、牛、羊、鸡为主。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包括中华蟾蜍猕猴、野猪、赤狐大灵猫、花面狸、豪猪、黄鼠、欧洲狗獾猪獾凤头鹰翠青蛇青蛙、杜鹃、松鼠、王锦蛇忧遁草银环蛇亚洲蝮属、麻雀、麻鹩子红翅绿鸠、乌鸦、啄木鸟科翠鸟科柳莺属太平鸟、花蜜鸟科、鹿、獐等共计205种。其中,珍稀动物有亚洲黑熊金雕云豹红腹锦鸡赤麂(或黄麝,此处“白唇鹿”可能指黄麂)、中华鬣羚斑羚属水獭亚科鳞甲目等37种。

植物

境内植物品种繁多,裸子植物亚门与被子植物门纲共85科250属737种。裸子植物主要有马尾松油松华山松落叶松、雪松、线杉、银杏、桧柏等;被子植物主要有多杆香樟、枇杷、紫薇、杜仲、板栗、花栎、柑橘属、杜鹃、香椿厚朴、石榴、泡桐、核桃、柿数、意杨黄连红榉树白玉兰、山楂、苹果刺楸、梧桐、冬青、化椒、桂花、葡萄筀笋红楠、蓼叶竹、漆树、槐树等。后河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珙桐水丝梨鹅掌楸黄杨、连香、银鹊、红豆杉等。

自然保护区

后河原始森林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五峰镇西南35公里处,以其丰富的活化石珍稀植物群落而闻名。这片区域被誉为绿色宝库,是植物种类繁多的天堂,总面积达到72.4平方公里。这里保护的珍稀植物,是距今约1亿3千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时期幸存下来的物种。

保护区内,植物有85属97科344种,其中珍稀树种有琪桐(亦称中国鸽子花)、银鹊、莲香、香果、红豆杉、红桦紫茎楠木椴树等27种。动物有110种,其中走兽有23种(43个品名),珍贵品种如麝獐、岩羊鳞甲目、鼯鼠等;鸟纲类则有26种(39个品名),不乏红腹角雉白雉白冠长尾雉、锦鸡等珍稀鸟类;蛇类有19种,如银环蛇百花锦蛇等;蛙类7种,其中岩蚌蛙作为特有名品。

自然灾害

五峰地处三峡地区,地理和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繁。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干旱、洪涝、风灾、虫灾、冰雹、霜冻、阴雨低温、崩山滑坡等。其中,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洪涝灾害、风灾、冰雹、以及旱灾。1985-2011年期间,累计遭受自然灾害达200多次,导致248万人次受灾,65人死亡,11500间房屋倒塌,各种农作物受灾面积累计达到366.6万亩;其中,成灾面积累计120万亩,年平均成灾面积为4.6万亩,共造成经济损失7.5亿元。

2017年7月,五峰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造成全县24220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4717万元。2023年7月,长乐坪镇月山村发生山顶山体滑坡,造成人员受伤和失联。2024年2月,五峰遭雨雪冰冻灾害 两万余户居民受灾。同年6月采花乡星岩坪村坡体出现大面积坍滑,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行政区划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辖五峰镇长乐坪镇渔洋关镇仁和坪镇湾潭镇5个镇和采花、傅家堰乡、牛庄3个乡,96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该县隶属宜昌市,县治所渔洋关镇幸福大道32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9.19万人,较上年减少1461人,其中,城镇人口3.94万人、乡村人口15.25万人;男性人口10.03万人,女性人口9.16万人。户籍总户数7.27万户。全年出生人口778人,死亡人口1645人(公安部门户籍统计口径);年末常住人口16.15万,城镇化率40.71%)。人口自然净增率-6.5‰。平均预期寿命79.8岁。

民族

2000年,县境内土家族17454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4.77%。五峰境内除土家族和汉族两大民族外,还居住有回、苗、满、蒙古、侗、壮、维吾尔、白、朝鲜、瑶、黎、哈萨克族等族居民,人口所占比例在全县总人口的0.11%之内。

宗教信仰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宗教信仰多元,以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为主,佛教信众相对较少。天主教历史悠久,自1850年传入,设有多个教堂和活动点,主要集中在采花乡长乐坪镇渔洋关镇等地。基督教于21世纪初进入,设有正式活动点,由地方教会管理。佛教虽在土司时期已传入,但现无正式登记场所,其文化深刻影响当地风俗,如节庆习俗、祈福还愿等。道教则以散居道士形式存在,主要在农村办丧事时参与仪式活动。

经济

综述

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现价)110.0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9.2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30.07亿元,第三产业完成50.7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6.6:27.3:46.1。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78.52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98亿元,增长143.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96亿元,下降5.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4.63亿元,增长76.7%。地方财政总收入4.69亿元,增长25.4%。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9亿元,增长32.1%;税收收入2.26亿元,增长26.8%。地方财政总支出36.66亿元,增长17.7%。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42亿元,增长1.0%。

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现价)112.24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5.0%。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30.26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完成24.51亿元,增长0.4%;第三产业完成57.47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为27.0:21.8:51.2。地方财政总收入7.22亿元,增长54.1%。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5亿元,增长37.6%;税收收入3.48亿元,增长53.8%。地方财政总支出32.10亿元,增长3.0%。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41亿元,增长3.6%。

第一产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97亿元。全年粮食产量9.34万吨,茶叶产量2.75万吨,蔬菜产量31.03万吨,油料产量0.46万吨,中草药材产量4.02万吨。生猪出栏量达到32.33万头,肉牛出栏量保持在0.20万头,山羊出栏量增至11.06万只,家禽出笼量为49.31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28669吨,禽蛋产量为2619吨,蜜蜂属产量352吨。

第二产业

2022年末,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4.70亿元。实现销售总产值68.9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4.35亿元,利润总额为4.77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锂离子电池2541万只、精制茶19064吨、水泥69.30万吨、商品混凝土22.89万立方米、电力电缆16.47万千米、生石灰5.66万吨、食品添加剂1030吨、饲料添加剂2781吨、鲜冷藏肉930吨、熟肉制品628吨、钢丝3989吨、铜材943吨。年末全县共有资质建筑企业15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0.74亿元。

第三产业

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3亿元,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零售额达到6.85亿元,而限额以下批零住餐业零售额36.38亿元。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65亿元。其中,出口总额为2.10亿元。招商引资全年到位资金共计70.02亿元。新签约的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有42个,协议投资额高达212.89亿元。同时,实现利用外资800万元。

2022年,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56.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21亿元; 全县房地产企业完成商品房开发投资1.65亿元。202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39.99亿元,比年初增加13.64亿元,增长10.8%。其中住户存款104.97亿元,比年初增加15.75亿元。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20.83亿元,比年初增加19.06亿元,增长18.7%。其中住户贷款24.09亿元,比年初增加4.35亿元。

邮政业全年邮政函件业务4.0万件,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业务57.0万件,报纸订阅263.5万份,杂志订阅52.3万份。全县互联网固定宽带用户达到7.90万户,比上年下降0.21万户,移动宽带用户17.14万人,较上年增长1.66万人。

社会事业

教育

2022年,全县共有教育机构47个,其中:幼儿园22所、教学点2个、小学6所、特校1所、一贯制学校4所、初中4所、职业中学1所、高中1所、其他类6个。幼儿园专任教师210人,在园幼儿2642人。中小学专任教师1217人,在校学生12158人。高级中学和职业高中专任教师650人,在校学生数586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均达到100%,高中入学率98.8%。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12.9年。

卫生

2022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37个,其中:二级综合医院及卫生机构6个、乡镇卫生院8个、村卫生室、村医务室123个,卫生机构实际开放床位数1070张。卫生机构人员数111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50人、执业(助理)医师471人、注册护师、护士552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1.5%。全年预防接种101248针次。

文化事业

2022年,全县拥有公共图书馆14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8个,文物管理所1个,博物馆1个,歌舞剧团1个,剧场、影剧院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24.20万册。歌舞剧团全年演出190场次,观众16万人次。县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面积约5000平方米,分布阅览室、报告厅、数字体验等三十个功能区,书籍27万册,年进馆人数12万人次。县文化馆也是国家一级馆,馆内设有老年活动室、乒乓球室、舞蹈培训室、多功能厅、美术培训室、器乐培训室、书画展览厅等免费开放功能厅室,常年开展免费培训。

体育事业

五峰被誉为民族传统体育之乡,主要项目包括竹码、跷旱船、滚铁环、踢毽子、柔连响、陀螺等。2022年,全县现有体育场馆6个,成功举办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滑雪赛事。全年参加市级以上各类体育赛事3次,开展县级全民健身活动6次,群众性体育活动参加人数2万人次。

2023年8月22日,仁和坪镇举办首届“村BA”男子篮球比赛。本届“村BA”历时5天,共16支队伍参赛,其中年龄最大的队员50岁,最小的13岁。除了精彩的球赛,现场发放的奖品也独具村味,冠亚季军的奖品分别是本地的生态牛、构树猪、高山羊和绿壳鸡蛋。

人居环境

五峰地区山大人稀,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2022年,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49天,优良比例达到有效监测天数的98.3%。天池河、渔洋河水断面水质均达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100%

社会保障

2022年,全年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2.07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8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1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4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11万人。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的12.2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4.79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42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60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39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495人,农村特困集中供养221人,农村特困分散供养757人,临时救助901人。全县共有养老服务机构29个,床位数1370张。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3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26元。

交通

截至2022年末,五峰公路总通车里程达到6205公里,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车率达到了100%。桥梁总数达到215座,总长度8155米;公路隧道数量为17道,总长度9762米。跨县市及县内农村客运运营车辆共有79辆,公共汽车运营车辆30辆,出租汽车运营车辆80辆。民用车辆拥有量总计7.13万辆,其中汽车数量为3.56万辆,摩托车数量为3.57万辆。

公路

G351改建工程,五峰杨柳池至独码头段项目全长约11.56公里,五峰长湾至小河段项目全长约13.17公里。这2个项目均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40公里,路基宽8.5米。2021年获市发改委立项批复,计划于2023年建成通车。枝城市至来凤高速宜昌市段,经渔洋关镇长乐坪镇、五峰、湾潭四乡镇,止于五峰与鹤峰县交界田家屋场,与宜来高速东段(马蹄岩隧道)相接,建成后将成为宜荆荆都市圈互联互通的大动脉。湖北十堰房县至宜昌五峰高速公路(房五高速),2024年04月开工建设,将在2029年建成通车。

铁路

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项目,东起湖北省宜昌市,途经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鹤峰、建始县宣恩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在鹤峰、恩施、利川设站),出省界后向西经重庆市黄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丰都县等地接入涪陵北站。2023年12月,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区(湖北段)开工动员活动在宜昌市举行,项目正式启动。2024年5月,新建宜昌至涪陵高速铁路(湖北段)施工图审查/审核招标计划发布。

人文

艺术

民间故事

五峰民间传说故事种类丰富多样,上至天界神仙的奇幻故事,下至三皇五帝、文臣武将、才子佳人的生动事迹,各类人物都有。这些故事不仅描绘了风俗习尚,还深刻反映了社会关系、道德观念以及邻里、家庭的行为规范。刘德培被称为民间故事家,他的《新笑府》收录了224则精彩纷呈的故事和笑话,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民歌

五峰民歌非常多,被誉为“山歌之乡”。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主要涵盖了时政歌、劳动歌、情歌、婚嫁歌、丧葬歌、历史传说歌、长篇叙事歌、生活风趣歌以及儿童歌谣等。其中有150首民歌被收入《中国民间歌曲集》。

民间舞蹈

土家跳丧舞、地花鼓、板凳龙是五峰民间舞蹈的代表作。跳丧舞,是土家族人悼念死者的一种祭祀性歌舞,通过击鼓伴奏,边唱边跳,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与敬意。而地花鼓与板凳龙则是喜庆性歌舞,多用于各种喜庆场合,增添节日或庆典的欢乐氛围。跳丧舞与板凳龙还曾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第二频道(CCTV-2)的原生态节目中荣获一、二等奖

习俗

饮茶施茶

土家人酷爱饮茶,把茶视为灵物,认为山有山神,茶有陆羽。把对茶的爱演义为爱亲人,爱朋友,爱人类,爱世间万物的博爱精神。农户多饮粗茶,以节俭为美德,而细茶则多用于待客与出售。待客时,五峰人讲究茶具与泡制方法,使用特制小土罐“敬茶罐”煮茶,通过独特的烤茶、冲泡流程,奉上“喝罐儿茶”,茶味醇厚,回味无穷。五峰有“施茶”习俗,夏日于路边设茶缸供行人解渴,展现了土家人淳朴善良、以茶会友的风尚。

抬格子

土家人过年要“抬格子”。在五峰土家族集聚的地方,乡下杀年猪时,将鲜猪肉、老南瓜、罗卜、阳芋等拌以玉米面,用大蒸笼蒸熟后,抬上餐桌,招待乡邻亲朋,谓之“抬格子”。一米直径的大蒸笼,下面铺着南瓜、红薯、青萝卜,上铺新杀的年猪肉,玉米粉,热热闹闹蒸一桌。

特产

五峰名茶

五峰地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县内海拔最低处150米,最高2320米。山间终年云雾环绕,雨水充沛,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形成了五峰“云雾山中出好茶”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并且土壤富含锌、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五峰是一个古老的茶区,早在公元3世纪的晋朝时期就有“武陵七县道出茶最好”的记载。古之武陵七县道即包括今之五峰、长西晋阳两县之地域。历史上,英国商人早在18世纪后期便在此设茶社经营,其招牌"英商宝顺合茶庄"至今仍保存在湖北采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全县拥有优质茶园15万亩,年产绿茶7000多吨,拥有“采花毛尖”“天麻剑毫”“向师傅茶”“水仙春毫”4个湖北名牌产品,5个设计专利、2项发明专利。核心品牌采花毛尖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 、 “湖北名茶第一品牌” 、“进京迎奥运会产品” 、“钓鱼台国宾馆特供茶” 、“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四度蝉联“湖北名牌产品” 、连续五届蝉联“中国农博会金奖”。

土家腊肉

在土家人家中做客,主人最为盛情的招待莫过于土家腊肉了。冬至过后,家家户户便开始了杀猪宰羊的忙碌。他们精心准备花椒、八角香、山胡椒等香料与盐一同炒香研磨成粉,随后对猪进行细致处理,将猪头、腿、前胛等部位腌好入缸,其余部分则按五六斤一块砍成条形,层层腌制,每层都撒上盐和香料,腌制十日左右后,便移至火炕上熏制。

在熏制腊肉的过程中,土家人会特意选用青桐、土荆条、香叶树、柏枝等带有芬芳气味的杂柴作为燃料,保持烟火不断,直至次年立夏后才取下,冷却后埋于稻谷中以吸收多余水分,使腊肉更加耐贮存,且不易变质。经过长时间熏烤的腊肉,肉质鲜嫩,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清香。土家腊肉无论是清蒸、清炖、生炒青椒,还是与红汁乳菌、豆腐同焖,或是煮熟后炒成回锅肉片,都能展现出其独特风味。

腊羊肉

土家的腊羊肉也是一绝。在宰杀前一个月,羊只会被精心喂养,使其膘肥肉满,宰杀时还会采用特殊方法逼出腹腔淤血,使羊肉更加白嫩。腌制和熏烤的方法与腊肉相似,但会在佐料中增加山胡椒的比例,以有效去除羊肉的膻味。烹饪时再加入辣椒、生姜、大蒜、桔叶等调料,更是下酒的好菜。

特色蔬菜

五峰山地立体气候显著,极适宜高山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生长,主产辣椒、西红柿阳芋欧芹、葱蒜、青萝卜、白菜、菜豆等产品,深受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上海市武汉市等地消费者青睐。今年,五峰被定为上海世博会时期蔬菜耗费基地县,已被端上世博会的餐桌。

魔芋产品

五峰是全国魔芋种植示范区,有魔芋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量愈10万吨。由该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五峰宏力魔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魔芋精粉、纯化粉、湿法微粉、葡甘聚糖、魔芋胶、魔芋仿生食品等系列产品,自营出口韩国日本欧美市场

矿泉水

五峰白溢寨天然饮用矿泉水发源于海拔1800米的暑天冰穴,平均日流量1200立方米,富硒含锶、低纳、低矿化度、碳酸氢钙镁等矿物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南音、土家族打溜子、薅草锣鼓和撒叶儿嗬等4项;省级项目涵盖告祖礼仪、采花毛尖制作技艺等6项;市级项目则包括刘德培民间故事、宜红茶制作技艺等3项;县级代表性项目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95项。

南曲

南曲亦称“丝弦”,流行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一带。它产生于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年左右的历史。在长期传承过程中,南曲不断吸收土家民俗音乐小调和皮影戏中的音乐元素,将当地的地方语言与曲调风格统一起来,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被曲坛誉为“郁金香的山花”。南音表演主要采用坐唱形式,配以小三弦二胡四胡扬琴月琴(俗称“块子”)、云板(又称“简板”、“牙子”)等伴奏乐器,而以小三弦为主。南曲曲词以七字句为主,唱腔音乐属于曲牌体。南曲多在新婚典礼、寿诞庆祝、嘉宾宴饮、良友聚会等场合演唱,带有一定的自娱自乐成分,因出现“玩丝弦”之说。

土家族打溜子

土家族打溜子,又称“围鼓”“打家伙”“抽溜子”“打十盘鼓”“打家业”“打点子”“打路牌子”等,是土家族地区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合奏形式。其形成历史悠久,已难以确切考证,但流传的曲牌繁多,表演者的技艺精湛,极富表现力和观赏价值。王家族打溜子不仅是土家族人民文化生活的精髓,在红白喜事、寿诞庆典及传统节日中,打溜子都是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打溜子的演奏形式多样,手法灵活多变,在缓急、轻重、强弱的对比中,展现出各种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情趣意境。其节奏清新明快,节拍变化频繁而又不失流畅自然,既厚重又充满灵动。2008年6月,土家族打溜子被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申报并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又名“打闹歌”,俗称“打闹”,是一种流行于土家族聚居区的民间歌曲形式。土家人在薅草季节聚集数十乃至数百人集体劳动,此时往往请两名歌手面对薅草众人进行表演,一个击鼓,一个敲锣,随着锣鼓声边唱边舞,薅草众人则从旁和唱。其歌词多为一韵到底,内容则分为“歌头”(俗称“引子”)、“请神”“扬歌”“送神”等部分。舞时双手随脚步摆动,左手随左脚,右手随右脚,轻快活泼,柔中带刚。薅草锣鼓曲牌灵活多样,歌师能根据演唱时的时序和天色早晚变换瑞安鼓词,以活跃气氛,使单调辛劳的农事劳作转为火热欢快的集体活动。

撒叶儿嗬

 撒叶儿嗬为土家族语,意即跳丧,是清江中游地区土家族非常独特的一种歌舞。历史悠久,据《蛮书》记载,土家族先民很早就有“击鼓以悼哀”“其众必跳”的风习。撒叶儿嗬是一种传统祭祀歌舞,乡亲们聚在孝家堂屋里的亡者灵柩前,男人载歌载舞,女人们穿戴着鲜亮服饰围观助兴,这种活动往往通宵达旦举行。

文物古迹

五峰革命烈士纪念碑

五峰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五峰镇东门坡。1987年,为纪念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清匪反霸时期,在五峰境内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修建了“五峰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采用方解石砌筑,呈方柱形,高度达10米,并建有平台、护栏,总占地面积为200平方米。

渔洋关苏维埃政府旧址

渔洋关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桥河社区胜利路13号,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县重要的革命文物。据记载:1931年2月14日,贺龙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红十六师、红十七师攻打渔洋关,击溃敌人3000余人。2月15日,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政治部帮助下正式成立了渔洋关市苏维埃政府。

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游击纵队会师纪念碑

1947年2月14日至15日,张才千率领鄂西北军区四团和警卫团的一部分,共计1200余人,先后渡过了长江清江,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磨市出发,途经枝城市的红花套、聂家河镇、栗树垴,最终进入五峰的渔洋关镇和清水湾地区,目的是与已进入五峰的江汉军区一团李人林部会合。这两支部队在随后的时间里,先后四次进出五峰地区,进行了为期18天的游击活动,并参与了大小战斗10余次。至2月24日,两军在五峰的红渔坪成功会师,并在此成立了江南游击纵队。张才千被任命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而李人林则担任副司令兼副政治委员。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游击纵队在此地的会师,1987年,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在会师之地——采花乡的红渔坪,修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游击纵队会师纪念碑”。该纪念碑为方柱形,高度达7米,占地面积为30平方米。张才千和李人林分别题写了“江南游击纵队成立纪念”和“红渔坪会师纪念碑”的碑文。

白鹤村烈士碑

白鹤村烈士碑位于采花乡白鹤村委会处。为纪念1950年在平息土匪暴乱中英勇牺牲的中共采花区委书记刘美树、财粮委员张官波等烈士,采花区政府于1960年特立此碑,以表缅怀。后因岁月侵蚀,该碑于1982年得以重修。此碑采用碑石砌筑,呈方柱形,高度达4米,碑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

王文玉烈士墓碑

王文玉烈士墓碑位于湾潭镇北部。王文玉烈士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荆州军分区警备部队第七连的排长,他出生于1914年,是一位来自四川同文镇的英勇战士。1949年,在五峰湾潭的剿匪斗争中,王文玉烈士壮烈牺牲,并被安葬于湾潭镇北部。烈士墓采用泥石混筑的方式建造,墓底直径约为2.5米,高度达1米。墓前石碑,记载了王文玉烈士的生平事迹和英勇事迹。

风景名胜

综述

五峰旅游资源很多,是三峡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全县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实体502处,以洞穴和奇特象形山石为主要内容,属资源丰富程度中等类型。自然旅游资源占全县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61%,占全县旅游资源实体的77%;人文旅游资源分别占39%与20%。截至2022年末 全县共有旅行社门市部2个,星级农家乐8个,星级饭店3个,已开发的旅游景点3处。

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

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东南部,地处长乐坪镇渔洋关镇的交界处,其南邻风景名胜区“武陵源区”,北接清澈的“清江水”,是武陵山脉的延伸部分,典型的溶洞特征。公园东西绵延约50公里,而南北宽度则在1至3公里之间。

柴埠溪河流穿越公园谷底,全长35.8公里,流域面积广阔,达到了213平方公里。这里地势起伏显著,海拔最高点达1417.6米,而最低点仅250米。公园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垂直气候带特征鲜明,四季更迭,景色各异,年平均气温宜人,约为13.1°C,年均降雨量充沛,达到1588毫米。

湖北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80%,景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种类6类96种。景区内山石峰林素有“四险”“三奇”“两绝”“一独有”说法。2004年12月,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11年,该景区获得“灵秀湖北十大旅游新秀”的称号。

白溢寨

白溢寨坐落于五峰镇西北约10.5公里处,其山体总面积广达70平方公里,而顶部平台4平方公里。顶部最高点为黑峰尖,海拔高达2320.3米。据《长乐县志》记载:“白溢寨高数千仞,春夏之交,雨雾缭绕,晨曦初现之时,东望宜昌市枝江市,江水如带蜿蜒;西望蜀山娃娃寨,隐约如蜂房错落;南眺湖南省群山,点点青螺,美不胜收;北顾施州郡县,更是风光无限,实为县域中登高览胜之绝佳去处。”山脚下,不仅有丰富的民族文物遗址,还流传着众多民族英雄的革命故事。此外,这里还有历史上作为贡米的特产——冷水稻田。

长生洞

长生洞位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石梁司村,其形成于1.4亿年前,属石灰岩溶洞,洞内上下三层,高达百米,最大的洞府面积近万平方米,分布着“穿越时空”“转世莲花”“玄妙星象”等大小二十多处景点,其中“玄妙星象”是全国独一无二最大的洞内崖壁穹顶星空。

兴文塔

兴文塔,又名示塔,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香东村十五组。该塔建于清同治九年,青砖、石条砌筑,七层六面塔刹组成,座东南面西北310°,通高22.38m,主塔占地53平方米,底层高5m,六面各宽4m,壁厚1.70m。塔门高2.3m,宽1.10m,门柱木质打磨成长条方型,二层东西南北四间,三层南北两间有直径0.70的拱顶窗,塔顶为钢混凝结构,篆顶,塔刹合金铸造,宝瓶状。

每层均用砖石条叠建翘起的塔檐和风铃角。塔内面积12.60平方米,塔身下宽上窄,为椎体形。每层楼枕、楼板均为松、杉木,成井字形迭建。因年久失修,2002年9月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对塔体进行了维修,并建月台、平台三层。兴文塔从古至今为县城八景之一。2008年3月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人物

刘德培

刘德培(1912.6-2000.12),出生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白鹿庄村杜家场。1976年,刘德培记录了512则故事和笑话,收集了1000余首山歌和民歌,整理了2000余条白话文,以及800余则谜语。他还保存了5本皮影戏剧本,以及红白事开盒词、做屋上梁词、升匾词、跳鼓词、撒禄米词等丰富的民俗资料。198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48万字的《新笑府》,并在1999年进行了再版。这部书中收录了刘德培讲述的众多民间故事代表作品。

胡春华

胡春华,男,汉族,1963年4月生,湖北五峰人,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大学学历。现任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宋芳蓉

宋芳蓉,女,出生于1972年8月,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人,中国共产党员,函授硕士研究生毕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十四届、十五届团中央委员,十届全国青联委员,共青团十四、十五、十六大代表,湖北省七届、八届、九届党代表。现任三坪希望小学名誉校长,五峰教育局党组成员、工会主席,五峰希望公益服务中心总干事,五峰妇联挂职副主席。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4-08-07

基本县情.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3-25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二〇二三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8-31

民族宗教.五峰县人民政府.2024-07-27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023年A级旅游景区基本情况.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27

五峰县城搬迁年底前全部到位 老县城打造成“国际慢城”.湖北省人民政府.2024-07-27

530 Origin DNS Error.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27

人口地理.五峰县人民政府.2024-07-27

自然资源.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27

历史沿革.五峰县人民政府.2024-08-01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以及传承人名单.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4-08-02

发挥央视传媒优势 服务中国最美县域.中国网 .2024-07-26

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第一批).电商报.2024-07-26

国家民委关于命名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4-07-26

生态环境部命名第三批8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_央广网.news.cnr.cn.2021-05-14

530 Origin DNS Error.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27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3-25

湖北五峰发生暴雨洪灾 2万余人受灾(组图).荔枝新闻.2024-07-27

突发山体滑坡!“救出5人,9人失联”.光明网.2024-07-27

> 湖北五峰遭雨雪冰冻灾害 两万余户居民受灾.中国新闻网.2024-07-27

跑出家门20分钟后300立方米山体滑坡冲来!五峰采花乡星岩坪村一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湖北日报 .2024-07-27

行政区划.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27

邹 刚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政协副主席.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27

人口地理.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27

县图书馆再次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8-02

文化馆.五峰县人民政府.2024-08-02

仁和坪镇首届“村BA”落幕 冠亚季军分获牛猪羊.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27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二〇二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26

两条国道绕镇线项目获立项批复.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8-02

【湖北省中心】宜都至来凤高速公路宜昌段渔洋关西、湾潭服务区加油站施工招标.湖北省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 .2024-08-02

贯通!事关宜昌这一高速.腾讯网.2024-08-02

19个开工点马力全开!宜昌这条高速最新进展.白龙岗纪事 .2024-08-02

途经五峰的这条高铁,有新进展!.五峰住建局.2024-08-02

宜昌又将新增一火车站.澎湃 .2024-08-08

土家“抬格子”.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政府.2024-08-02

530 Origin DNS Error.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27

南曲.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8-02

薅草锣鼓(五峰土家族薅草锣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24-08-02

土家族撒叶儿嗬.湖北省文旅厅.2024-08-02

渔洋关苏维埃政府旧址入选“老区精神教育基地”.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08-02

钟乳奇观、穹顶星空,湖北盛夏专属的18℃地下迷宫....澎湃 .2024-07-27

530 Origin DNS Error.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27

胡春华同志简历.中国政府网.2024-07-27

胡春华简历.中国政府网.2024-07-28

宜昌最美教师”风采:爱心姐姐宋芳蓉.微信公众平台.2024-07-27

湖北多地上榜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7-2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