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柄琼楠

肉柄琼楠(学名:Beilschmiedia macropoda)是樟科琼楠属下的一个种,肉柄琼楠是我国特有种,主要分布于海南岛,常生于山坡混交林湿润处。其叶革质,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果大,椭圆形或近圆球形。肉柄琼楠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NT)。果期7—12月。

形态特征

生活型:

大乔木,高达22米,胸径达50厘米,树皮灰白色。

枝—叶

:小枝无毛,常有窄棱或浅沟,老时黑褐色,有不规则的灰褐色皱纹。顶芽卵圆形,多少被锈褐色绒毛。叶对生或近对生,聚生于枝梢,革质,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8—15厘米,宽l.6—5厘米,先端钝或短渐尖.尖头钝,基部楔形或阔楔形,上面光亮,干后绿褐色或灰褐色,下面常淡紫色,边缘略卷,两面无毛,中脉上面微下陷,至少在中部以下下陷,下面凸起,侧脉每边8—10条,两面凸起,小脉密网状,两面微凸;叶柄长6—10毫米。

花—果

: 圆锥花序腋生,长2—6厘米,花少,花梗花后增粗,两端膨大。果序粗壮,基部膨大;果椭圆形或近圆球形,或倒卵形,长4—5厘米,直径3—4厘米,干后浅锈色或黑色,有褐色鳞和细密皱褶,外观有锈色斑点;果梗一端或两端膨大,膨大部分直径7—15毫米。

鉴别特征

1、叶革质,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8—15厘米,干后绿褐色或灰褐色,下面常淡紫色。

2、果大,椭圆形或近圆球形,长4—5厘米,直径3—4厘米,有褐色鳞秕和细密皱褶。

果梗顶端膨大,膨大部分直径7—15毫米。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