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宸捷

萧宸捷,字俞聘,号筠洲,广东大埔县百侯镇侯北上村《既勤堂》堂人,清粤东第一进士萧翱材之侄,居北虎形嶂下《太史第》。为清代广东大埔第一位翰林。

人物生平

萧宸捷,字俞聘,号筠洲,白堠堠北寨背《既勤堂》堂人,清粤东第一进士萧翱材之侄,居堠北虎形嶂下《太史第》。

萧宸捷生而颖异,八岁能文,勤学强识,伯父萧翱材深器之。康熙帝辛卯科中式第二名经魁举人。之后宸捷随福建省提督学政在福建当差评阅试卷,所选拔皆名士。张为经深谙萧宸捷品行和才学,离别时以“端身凝璞玉,纵笔涌飞云”之句赠别。

康熙戊戌年,宸捷登汪应铨进士,居二甲二十四名,入翰林院。辛丑年,升编修,充省方盛典修官。康熙皇帝问大学士张廷玉广东省萧宸捷为人如何?张答道:学问人品俱佳。上曰:以科道用。不久皇上又有旨升部郎候补。候补期间萧宸捷在史馆,仍教读如平常,不喜交接,不受请托。甲辰年冬,将补任郎中,不幸病故。兵部题奏,奉旨给火牌勘合,沿途州县供应夫马护送萧宸捷棺榇回乡。乙巳年夏,棺榇抵达家乡。任复为萧宸捷作墓志,比之黄干、蔡元定

在京期间,任兰枝(主考官,后任礼部尚书)赐以萧宸捷“望重钧衡”四个字。工部尚书王顼龄赐以“翔步花砖”。

史书记载

萧宸捷,字俞聘,号筠洲,百侯人。父翽材,号鸣西,邑诸生。治家有法,和睦邻里,年八十卒。宸捷幼聪颖,出语惊其长老,伯父翱材深异之。为诸生学使试辄冠军。而数奇,棘闱不遇,友教四方。承其指授者多得隽以去。五十一始始于康熙五十年举乡试第二,五十七年成进士,时年已望六矣。改庶吉士。百侯之入翰林者自宸捷始。六十年授编修,充省方盛典纂修官。在馆凡七年。雍正三年,朝廷以词臣过多,升迁途壅,雍正诏“诠叙类分”。宸捷列府道用第六名引见。世宗顾问大学士张廷玉云:广东省萧宸捷其人何如?张对曰:学问人品俱好。上曰:“如此以科道用可也”。旋有旨部郎候补,命未下,以疾卒于京邸。士大夫多惜之。宸捷生平孝友,气度容。当百侯学风正盛之时,伯父翱材为名进士,姻戚如杨士薰、之徐、绪等父子祖孙皆笃守程朱之学,复以余力治诗文,宸捷上下其间,互相砥砺,周规折矩,一准先民,淡泊寡营。其在馆也不受请托,不喜交接,惟酷爱读图书,购藏满室,寒暑手不释卷,故学问纯正渊博,为当世名流所称。卒后礼部尚书任兰枝志其墓称为“醇儒”,拟之季通、九峰之流亚。著作甚富,多散佚,惟代父作杨士薰一首见于《企南录编年录》,其《东埔村深福渡碑》及《义田记碑》尚存于百侯车坊云。

圣旨

敕授萧宸捷府君为文林郎、翰林院编修

暨孺人廖氏、李姓

天承运

皇帝制曰,丹地储才,妙简金闺之彦,木天奉职,夙推玉署之英。尔翰林院编修萧宸捷,学通载籍,品著圭璋。珥笔西清,曾预窥乎四库,分东观,雅擅誉夫三长。兹以覃恩,授尔为文林郎,锡之命。于戏,掞藻称论思之选,疏荣及清切之班。渥泽宜承,素修加励。

初任庻吉士粉

二任今职。

制曰,丕续奏于中朝,端赖闲家之助,宠章班乎庆典,宜分齐体之荣。尔翰林院编修萧宸捷之妻罗氏,早习女仪,克修妇职。鸡鸣交儆,既砥节于素丝,蚕绩执劳,用邀恩于紫悖。兹以覃恩,赠尔为孺人。于戏,巾袿彰和顺之风,鸾书诞贲,廷升焕褒嘉之命,翟弗永贻。

制曰,臣心报国,每资贤助于中闺,妇爵从夫,必普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于继室,尔翰林院编修萧宸捷之继妻李姓柔顺词徽,和叶吉。既告虔于枣栗,内教之克修,堪比德于珩,宜朝章之式贲。兹以覃恩,封尔为孺人。于戏,无忘象服之荣,勉副鸾书之锡。只承宠典,益播休声。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萧宸捷家训

邮示诸儿训

父赖祖宗之庇,及吾父教训之功,年老始得成名,且邀恩列入词林,亦仅偿窗灯之苦,稍慰先人爱劳之心于地下耳。然父今在京受苦,坐馆教读,无异平昔。在乡里,宗族或以父之成名为荣,抑知父忧劳苦楚如故,固不自觉为翰苑中人也。汝兄弟离父膝下,父不得时为教训,汝当见字如在膝下亲闻教训一般。做人莫先于立志,人而无志,则自甘下流,成甚人品。常要存一耻心,盖自知耻,方能奋励自强,有过则改,见善则迁。又常念家门振兴之难,而衰落之易,我祖父累世积德,至今稍稍长祥,为子孙者,更思积善行仁,以绍厥绪,庻几保世之滋大。且日夜勤读精思,留心学业,以接书香,如此则光前裕后,为贤子,为肖孙,世承其美,大有造于家门也。如不然者,纵欲败度,恃势骄人,且习于晏安,日与匪类为伍,腹无诗书而不知自愧,甘居人下而不知自强,一时家门之兴,俄焉衰落,如花之一发而即萎,水之骤盈而忽涸也。父目中所见如此者多矣,汝兄弟时时志之,毋忘。

一、做人从孝悌上做起,孝悌人之大伦。固是难尽必先,毋悖逆不孝,毋傲慢不悌。盖不孝不悌,大伦已亏,虽有百行之善莫赎也。

二、存心要忠信,行事要笃敬,出言要诚实。如此则能立好心做好人,行好事,内则宗族信之,外则乡党敬之。不如是,则家人疑之轻之,无问宗族乡党也。

三、处家居常,以和为主。然和之中,当以礼节之。及遇有拂逆事,不可使气以发性,以伤和气,且道莫善于忍,昔张公艺九世不分居,此道得。

四、行事当以理。理顺则心安,凡逆乎理而不安于心者,虽有利,勿为之。凡合乎理而无愧于心者,虽无利,当为之。此应事之权衡也,恒见利不知有理,昧心为之,亏行损德,莫大如是。

五、待人无论亲疏贵贱,一以谦厚之道处之。其中足敬者加以亲近,有当远者亦待以礼貌,而阴绝之可也。

六、持家以俭为本。则为养命之源,终年而积之,其入无多,一朝而费之,其出易尽。故饮食取其充腹,不必其丰也;衣服取其蔽体,不必其华也;器皿取其适用,不必镂饰也;堂宇取其庇身,不必雕画也。是故俭之为道,不惟足用,且以养福。

七、守身之道多端,慎起居,节饮食,戒色欲,制忿怒,此四者守身之大要也。然犹其浅者粗者,至于临深履薄,不敢以父母之遗,体行,时恐亏体以辱亲,斯真能守其身者矣?

八、读书先收放心,放心不收,则不能心致志,虽日读书,无得也。至于用功,湏循序渐进,不可等,日积月累,不可中止,既学之,而习其事,又思之,以求其理。先熟看书艺,而章旨节旨,字解句解之必明。次熟读时文,而篇法股法句法之必讲。次常做会文,而反正开合,宾主起伏,照应之必辨。志贵乎静,静则能入;功贵乎勤,勤则有功;心贵乎虚,虚则受益。读书如此,庻乎其可矣。

个人作品

御试朝臣

冰淇淋天章焕,熙朝泰运开。明经婿董贾,献赋尽邹枚。

共识人文盛,长沾雨露培。皇心方侧席,帝里特抡才。

彩笔传中使。霞笺出上台。龙骧欣入侍。鹭序喜趋陪。

俞旨从天下,恩纶自日来。凤仪辉翽羽,桐韵起焦灰。

士庆风云会,人夸锦绣堆。长安春色好,桃李满金台。

早朝

待旦金门漏未稀,

鸡鸣月淡露霏霏。

珠玑灿列星文动,

剑佩森严彩仗飞。

十二楼头开瑞色,

三千庆垂衣。

太平有道凝日,

万国风云护紫微。

书法艺术

萧宸捷翰林题词牌匾一

挹不竭 注不穷 源涌甘泉由深造

听无边 悟无际 峰朝佛耳得聪灵

太史姓庶吉士叔祖宸捷题赠

萧宸捷翰林题词牌匾二

兴水木之思溯源于九江刺史

承诗礼之训仰范于八叶平章。

进士出身翰林院读汉书庶吉士宗裔宸捷题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