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相对主义是西方思想近代发展中的一种产物,是对启蒙思想的一种反动。它强调价值的相对性和多元化,反对单一的普遍价值观。
相关介绍
哲学背景
古希腊哲学
在古希腊哲学中,价值被视为普遍性和永恒性的追求,不承认民族、种族、宗教与气候的差异。这种理性主义的一元论构成了西方思想的基础。
近代发展
随着人类生产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的进步,人们对价值的认识发生了转变。价值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的东西,而不是绝对的实体。
卢梭的影响
法国思想家卢梭是价值相对主义的早期代表。他认为,人性不应仅限于自然本能,而应该通过特定的社会制度得以升华。卢梭的设计考虑了现代文明的因素,导致了对人性统一性的挑战。
尼采的贡献
尼采进一步强化了价值相对主义的趋势。他对现代社会价值丧失的担忧促使他将价值的源头转向民族文化传统,从而增强了价值的相对性。
相对主义的特征
主体性与相对性
价值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因此具有主观性质。价值不仅取决于客体,还取决于主体,体现了价值的相对性。此外,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
统计学的局限性
群体价值的相对性体现在统计学中。尽管我们常用统计方法来概括个体价值,但这并不能消除个体间的差异。统计学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孔多塞投票悖论和阿罗不可能定理,表明群体价值的确定是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