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希提岛

塔希提岛(英文名:Tahiti),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它不仅是法属波利尼西亚(French polynesia)五大群岛中最大的岛,同时也是其首府帕皮提(Papeete)和法阿国际机场(Faaa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所在地,面积1042平方千米,人口18.9万(2017年)。

大约在七百万年前,板块运动引起海底火山喷发,冷凝的岩浆不断堆积,形成今日的塔希提岛。塔希提岛由塔希提—努伊(Tahiti Nui)和塔希提—艾提(Tahiti Iti)两部分组成,中间由一个地峡连接,岛上整体地势较高,多山,周围有珊瑚礁。塔希提岛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气温23°C,雨季频发热带气旋暴雨。该岛动植物资源丰富,例如作为法属波利尼西亚的标志的大溪地栀子花(Tiare),以及椰子树、露兜等热带果树。沿海分布鲣鸟科太平洋苍鹭等一百多种鸟类,鱼类则以北方蓝鳍金枪鱼为主。

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南岛人(Austronesian People)最先通过天文航海来到这里并发现了这些群岛。1767年,英国的塞缪尔·瓦利斯(Samuel Wallis)船长发现了塔希提岛。1788年,塔希提岛酋长波马略一世(Pomare Ⅰ)通过与英国传教士的贸易获得了西方先进武器,从而统一周围诸岛,建立塔希提王国。1842年,女王波马略四世(Pomare Ⅳ)执政,法国宣布塔希提王国为法国的保护国。1880年,塔希提岛沦为法国殖民地。1946年,整个法属波利尼西亚成为法国海外领地,1956年与法国政府达成自治框架协议,1957年正式命名为法属波利尼西亚,由总督管理,领地议会和政府委员会协助其工作。

塔希提岛矿产资源较少,主要有磷酸盐和钴矿,渔业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鲔鱼和黑珍珠,并拥有珍珠博物馆、高更博物馆、塔希提群岛博物馆等旅游景点。

2024年巴黎奥运会组委会透露,巴黎奥运会的冲浪项目比赛会在塔希提岛—蒂胡波进行。

发现与命名

塔希提岛在公元前500年,不断迁徙的波利尼西亚人就首先定居了这些岛屿。它们后来在16世纪被欧洲探险家发现,并最终被法国殖民。1521年,斐迪南·麦哲伦作环球航行时经过这些岛群。1767年6月23日,塞缪尔·沃利斯船长(英)第一个发现塔希提岛,他在马塔维(Matavai)湾停泊了英国皇家海军舰艇海豚号(Dolphin),并以乔治三世国王的名义宣称拥有该岛。全岛由两部分组成,从空中鸟瞰形状似鱼,所以也有鱼头鱼身被称为“大溪地”,鱼尾被称为“小溪地”的说法。

1768年,法国航海家布干维尔到达社会群岛的塔希提东岸。1769年,英国人库克到达这里,他把塔希提岛为中心的一些岛屿起名为“社会群岛”,这个名字—直延用至今。塔西提岛是法属的别名,塔希提这个名字是由“Tahiti”音译而来,中国大陆(内地)一般译作“塔希提”,而港澳台地区一般译作“大溪地”。塔希提岛是法属波利尼西亚最大的岛屿,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人们习惯以塔希提来称呼整个法属波利尼西亚。1946年,该地区成为法国海外领地,1957年法国正式将其命名为“法属波利尼西亚”。

位置境域

塔希提岛地处南太平洋中部,新西兰(New Zealand)东北方,夏威夷(Hawaii)之南,经纬度范围为南纬17°32′,西经149°34′。其拥有2座被侵蚀的古火山锥:大溪地努伊(Tahiti Nui)和大溪地伊蒂(Tahiti Iti,即塔亚拉普〔Taiarapu〕半岛),由塔拉瓦奥(Taravao)地峡连接在一起。西与库克群岛(Cook Islands)隔海相望,西北邻莱恩群岛(Line Islands),东南距皮特凯恩群岛(Pitcairn Islands)2300千米,东北距墨西哥(Mexico)6000千米。总面积1042平方千米。帕皮提(Papeete)位于西北岸,为该岛行政中心,也是法属玻里尼西亚的首府。

成因

形成过程

塔希提岛地区沉积—构造演化具有长期而复杂的特点,自晚二叠世以来,该区经历了4个主要的区域构造演化阶段,即晚二叠世—三叠纪亨特—鲍恩造山运动阶段、侏罗纪广泛克拉通演化阶段、白垩纪一古近纪澳大利亚与南极洲分离阶段和古新世以来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洋壳俯冲和弧一陆碰撞作用阶段。

晚二叠世一三叠纪,澳大利亚东部发生亨特一鲍恩(Hunter—Bowen)造山运动,东部的新英格兰褶皱带(塔斯曼褶皱带的一部分)隆起,澳大利亚地区大部分构造形态被东部的俯冲带所主导。早侏罗世开始,澳大利亚东部的古生代时形成的塔斯曼褶皱带由强烈活动带转化为稳定区,整个东澳大利亚地区构造活动趋于稳定,区域发生稳定的热沉降1994—2020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报(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进入泛盆沉积阶段。

早白垩世晚期,澳大利亚与南极洲之间的海底扩张缓慢进行,澳大利亚湾发生北东一南西向拉张作用,澳大利亚大陆南缘侏罗纪形成的北东向断裂和早白垩世形成的南西向断裂再次活动,导致南部大陆边缘侏罗纪一早白垩世形成的裂谷继承性发育。

古新世早期,随着珊瑚海的扩张,澳大利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发生裂谷作用。从始新世开始,随着塔斯曼海和珊瑚海海底扩张作用的停止,澳大利亚大陆开始向北快速移动。巴布亚新几内亚北部发生洋壳俯冲和弧一陆碰撞作用并逐渐演化为活动大陆边缘,从此开始了其独特的构造演化史。

形成原因

塔希提岛深居太平洋板块内部,其生成原因被认为是这个区域的太平洋板块下面存在着若干位置固定的地幔柱(或称热柱),太平洋板块在地幔柱上面不断向西北缓慢移动,地幔柱的热熔岩浆就穿过板块上升到地表,以火山活动形式喷发出来。当老火山随着运送的地壳逐渐离开地幔柱,火山也就慢慢熄灭。新移来的地壳到达原地不动的地幔柱,则又重新形成新的火山。

塔希提岛是太平洋板块运动造成的一个火山链的一部分,由两个部分:塔希提—努伊和塔希提—伊蒂组成,中间由一个地峡连接。塔希提—努伊形成于大约140万年前至87万年前之间,原来是一个大致呈圆形的火山盾。在约86万年前,塔希提岛—努伊的北侧和南侧发生崩溃,在外围剜出巨大的岛弧。北翼崩溃后不久,第二个盾状火山开始形成。虽然塔希提—努伊现在具有一个相当对称的轮廓,但实际上其北部要比南部更高。

降雨是塑造塔希提岛地形的另一个因素。沉重的热带雨在塔希提岛上雕刻出了一些深谷,有的深度达到1000米,像一堵堵近乎垂直的墙壁。雨水的侵蚀作用使塔希提的地貌变得极为复杂。大量的降雨也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塔希提—努伊和塔希—艾提都被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

地理特征

气候

塔希提岛位于东南信风带内,属热带雨林气候,四季温暖如春,每年12月至翌年3月降雨相对较多,4月至11月则相对较少,年均降水量1625毫米。年平均气温高达26℃,3月份气温最高,在28℃以上,8月份气温最低,在20℃左右。塔希提岛每年的日照时间接近3000小时。塔希提岛主导风是信风,主要从热带南太平洋的东部吹来,其中位于塔希提岛背风侧的法阿(Faaa)地区,风向主要为东向东北风,强东北风风速经常超过8米/秒。位于塔希提岛迎风侧的阿法希提(Afaahiti)也是经常出现东北风,但风速无法达到大于6米/秒的速度。

地质

地质构造

塔希提岛最初是由海底熔岩形成的,直到大约1.4万年前到达地表。这些熔岩在表面积聚,形成一座约3250米高的盾状火山,以AA碱性玄武岩为主。自从这座火山建成以来,两个大塌发生在所谓的裂缝区的两侧。这个弱点区由东向西,造成岛上北部和南部的塌陷。对塌陷的爆发反应导致建造第二座火山,最高点为2900米高度。在750和450ka之间,第二盾的洪水淹没了北部凹陷,覆盖了第一火山的保存完好的斜坡,约500ka填充了南部凹陷。此外,第二座火山的建设阶段结束时,发生了爆炸性喷发(火焰喷发),502年,形成奥罗霍纳山。在此之后,有250ka的火山间歇期,在此期间,有大量的侵蚀,最后是200ka的侵蚀后熔岩的释放。

岩石特征

塔希提岛主要由熔岩构成,侵入岩极少,仅偶见于喷发中心。火山岩绝大多数为不饱和玄武岩,少量分异岩均在每期火山活动的晚阶段才喷出。塔希提岛火山活动分为三期:第一期为1.7—1.3Ma,火山岩分布局限于喷发口及其附近;第二期为1.3—0.6Ma,为主要火山喷发期,喷出物构成岛屿主体;第三期为0.6—0.3Ma,喷发有限,岩石多以岩墙、岩脉等形式出现。

早期火山岩以拉斑系列和碱性系列为主,主要有苦橄玄武岩、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中期以粗面质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为主,出现碧玄岩;晚期以碧玄岩和碱玄岩为主。岩石总的趋势是由富镁、硅弱不饱和向富碱和硅强烈不饱和演化,而矿物结晶分异是岩浆演化的主要方式。

其中火山岩中还发现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异剥橄榄岩、二辉橄榄岩等超镁铁质捕虏体。火山岩相单一,以熔岩流为主,结品程度不同,从无斑隐晶质到显晶质结构均有。橄榄石自形程度好,以自形—半自形为主,有六边形菱形、双锥形等,普遍有熔蚀变圆现象,边缘有一圈由棕红色伊丁石组成的窄边,晶体总的来说新鲜,裂理发育,柱面上可见一组解理,沿解理方位平行消光,经X射线粉末法测定,为镁铁橄榄石和铁橄榄石辉石晶体新鲜,半自形—他形为主,也有六边形、四边形的自形晶,单偏光下淡褐色,辉石式解理完全,镜下可见近于正方形的八边形透辉石晶体和八边形的普通辉石晶体。两个辉石单矿物样品的X射线粉末法测定为透辉石。

地形地貌

塔希提岛是由主盾状火山组成,是一个“8”字形的火山岛,由两个火山高地组成,其中努伊的奥罗黑纳(Orohena)山海拔2237米,塔希提伊蒂的罗纽(Roniu)山海拔1323米,该岛全长53千米,总面积约1042平方千米。塔希提岛是被东西向主裂谷带两侧的巨大山体滑坡切割而成。北部滑坡塌陷通过修建第二层盾构迅速掩埋,其晚期活动淹没了山顶,然后填塞了南部滑坡坳陷。在主护盾两侧发育的盆地比第二次切割滑坡后的盆地要宽、浅、温和。向风(东)岛一侧的集中降雨也增加了火山起伏的垂直下降和山谷的扩大。然而,侵蚀的严重程度既与切割单位的年龄无关,也与降雨量的差异无关。在过去的1Myr范围内侵蚀速率最大的值出现在东西向的裂谷带,和北部、南部滑坡坳陷的横向边缘盆地。其深层侵蚀主要是沿东西向断裂带的轴线受到限制,那里众多堤坝将火山结构分隔成不稳定大块体。岩脉最有可能作为机械不连续性沿浅重力滑坡反复发生。这种大规模块体坡移产生了大量的碎片,部分保存在不同地点、不同年代的高度硬化沉积角砾岩中。对塔希提岛火山的长期解剖导致至少350立方千米的火山物质从地表移走,并挖掘出喷发系统中部部分由粗粒长石岩(辉长岩和正长岩)组成的浅层侵入杂岩。

在第二座火山的建设阶段结束时,发生了爆炸性喷发(火焰喷发),之后,强烈的侵蚀开始在气候的影响下挖掘山谷。山峰分离并演变为拉哈尔(火山领域的泥流)。然后它们凝固形成大小或多或少的裂缝沉积物,经常在河边发现。与此同时,严重侵蚀愈演愈烈,该岛开始以每年平均0.5毫米的速度缓慢下沉,2011年,珊瑚礁逐渐在岛周围生长。

水文水利

地表水

塔希提岛有有一个高度发达的水文系统,共107条河流。其中34个位于主岛上,最大的是帕佩诺(Papenoo),沿海地区降水量大,每年1500至3500毫米,山顶地区降水量高达每年8000毫米。因此,岛屿逐渐被侵蚀,产生小的高反应集水区

河流

帕佩诺

帕佩诺(Papenoo)位于大溪地岛的北部,是大溪地热门的冲浪地点之一,东部的山谷中有几个瀑布和岩石滩,面积约90平方千米。从帕佩诺到南部的帕皮瑞(Papeari)由一条长达39千米的公路连接,帕佩诺河也一路蜿蜒南下。

海洋

海流

塔希提岛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其环流反时针方向运行,由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组成。其中南太平洋的赤道流中一支赤道逆流,它起源于所罗门群岛附近的海面上,向东可达秘鲁海岸附近,与北赤道流几乎成对称分布。海流西强东弱,在东经170°处,其流速约为15~30厘米/秒,流量为10x106立方米/秒。

水团

塔希提岛水团主要有:中层水、深层水和底层水。其中中层水系指在南极辐聚带和亚北极辐聚带下沉形成的海水。因为这个海区的降水量大大地超过蒸发量,所以中层水有明显的低盐特征(北大西洋中层水的盐度略高),虽然这里的盐度很低,但是温度也比较低,因而较次表层水有更大的密度,所以它在次表层水之下散布。底层水是在南、北极区某些特定的海区内生成的。因为这里的气候严寒,海水的盐度适中,冬季冷却和结冰效应,可在海面生成密度最大的海水,下沉至海底,形成世界大洋中的底层水。在太平洋中,深层水和底层水是沿着新西兰、汤加一克马德克的东侧向北流,通过萨摩亚水道进入北太平洋。

潮汐

塔希提岛属于正规半日潮,高潮都准时发生于每天中午12时和午夜12时,低潮都准时发生在早晚6时,有太阳潮之称。

水利设施

提塔维里2号大坝是塔希提岛上的一个A级重量级大坝,由直接降雨持续供电。两个上游支流的补给(除修补外)和附近的瀑布。水坝的水位通过水位仪和实时数据传输系统进行监测。水坝体积为45万立方米,当水位超过18.70米时,盆地溢出,水通过主泄漏口排出。当水坝正常运转时(即没有工作时))部分水是涡轮机。这一数量,在提塔维里2号电站的测量主要取决于运营商的电力需求。此外,水坝有一个排水通道,只有在需要时才打开(例如,在清理或狩猎时)。该盆地容易发生大量泄漏,这些泄漏由排水管和压控仪测量。

提塔维里1号重水坝是塔希提岛上的一座D级水坝,容量为30000立方米。它由提塔维里河和提塔维里2号电站排出的水供水。部分水流入管道,水位超过3.70米时,水坝会溢出。水通过洪水泄漏口排出并流入河流。与提塔维里2号大坝一样,排水通道和泄漏流入河流。这个大坝上的冲浪也很常见,因为最近的洪水带来了大量水灾。

土壤

塔希提岛上土壤以玄武岩火山碎屑母岩上的灰化土——氧化土为主。下平面的土壤覆盖为更新世玄武岩流,而其上部覆盖为火山碎屑岩(火山灰),两者都具有约15%的中等坡度,位于沿层序分布的植被之下。

塔希提岛的玄武岩是夏威夷王国型火山锥原始表面的缓倾斜遗迹,由两个连续土壤单元组成的土壤地幔。最低部分海拔800到900米不等,视方位而定,与之相关的土壤是与铁质土有关的含铁的软土。在这类岩石上,称为低海拔湿热带气候中的造山带。在高海拔地区,在日益凉爽的气候中,落叶开始出现,1100—1200米以上,有机该沉积的物理结构符合泡殖泥化形成的条件此地的土壤与白云岩侵蚀样本一样,洗提后A2层位的颜色也独一无二。

覆盖在石灰岩表层土壤的特点最为稳定,该区的灌木草甸的特征在于金属氧化物聚积。氢氧化物,几乎不含黏土矿物质。这是由强烈溶解所导致的。通过岩石表面充分而又温暖的渗流水渗入土壤,由于坡度较平缓以及物料渗透性良好,不容易下雨水直接侵蚀序列中的灰壤(podzols)似乎表明灰化作用(Podzolization)受海拔引起的凉爽气候条件影响的比海流大植被的组成。在800—900米和1100—1200米之间的过渡区,温度仍然过高,不足以减缓有机质的腐烂速度。过渡土壤是高度腐殖质的草炭土(Umbric Gibbsihumox)。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塔希提岛的中部绿林密布,火山灰造就了肥沃的土地,生长着许多奇异的植物和花卉。包括极乐鸟科、芙蓉、紫花山姜和粉红姜、兰花、玫瑰等花卉,特别是作为法属波利尼西亚的标志的大溪地栀子花(Tiare),它的变种蒂亚·阿佩塔希(Tiare Apetahi),非常稀有和精致,无法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种植。此外,法属波利尼西亚品种的香草是从兰花植物中培育出来的稀有品种。自然植被包括椰子树、露兜、马缨丹、木槿及热带果树。

动物

塔希提岛上有超过一百种鸟类。沿海鸟类,如鲣鸟科红嘴鹲和燕鸥,从潟湖觅食,但栖息在陆地上。滨鸟,如太平洋苍鹭、金鸻和闲聊鸟,是季节性迁徙物种。陆地鸟类包括芦莺、稀有的马克萨斯翠鸟科和五颜六色的群青大洋洲鹦鹉。鱼类主要有鲔鱼鲷鱼鹦嘴鱼神仙鱼小丑鱼齿蝶鱼和引金鱼,以及蝠鲼属、海鳗和礁鲨。湖温暖的水域非常适宜牡蛎科生长,适合培育珍贵的黑珍珠。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古代史(公元前4000年—公元1000年)

来自东南亚的大迁徙始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海员们乘坐大型双体独木舟在公海航行,仅依靠太阳、星星、风、洋流和鸟类的飞行模式,导航到新的岛屿。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汤加(Tonga)和萨摩亚(Samoa)早在公元前1300年就有人定居。从那里开始,另一波迁徙浪潮将这些新探险家带到了更远的东方,于公元前500年左右到达了马克萨斯群岛(Marquesas Islands)。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航海继续向北到达夏威夷群岛(Hawaiian Islands),向东到达复活节岛(Easter Island),向南到达士阿莫士群岛(Tuamotu Archipelago)和其余的大溪地群岛。若依雅提岛(Raiatea),历史上被称为哈瓦基(Hawaiki),最终成为宗教和文化中心。公元1000年左右,独木舟从那里出发前往詹姆斯·库克群岛和新西兰,完成了波利尼西亚三角。

殖民史(公元1500年—公元1900年)

1520年,斐迪南·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在航行到菲律宾时发现了土阿莫土群岛的普卡普卡环礁。1595年,阿尔瓦罗·德·门达尼亚·德内拉(Alvaro de Mendaña de Neira)返回所罗门群岛时,偶然在马克萨斯群岛遇见了法图·希瓦(Fatu Hiva)。1606年,佩德罗·费尔南德斯德基罗斯(Pedro Fernándezde Quiros)发现了一些士阿莫土环礁。这是那个时代西班牙太平洋的最后一次探险。塞缪尔·沃利斯船长是第一位有记录的发现大溪地岛的探险家。1767年6月23日,他将英国皇家海军海豚号(HMS Dolphin)停泊在马塔瓦伊湾(Matavai Bay),并以国王乔治三世的名义声称对该岛拥有主权。不久之后,海军上将路易斯·安托万·德·布干维尔在不知道沃利斯到来的情况下,在塔希提岛的对岸登陆,并于1768年宣称该岛为法国所有。

1769年4月,詹姆斯·库克乘坐英国皇家海军奋进号首次前往塔希提岛,观看金星凌日。后来他返回,参观了莫雷阿岛(Moorea)、若依雅提岛、塔哈岛(Tahay)、胡阿希尼岛(Huahine)、波拉波拉岛(Bora Bora)、图派(Tupai Island)和莫皮提岛(Maupiti),他将这些群岛命名为社会群岛。库克和他的船员带回第一张岛屿地图以及当地动植物群的插图后,欧洲人对塔希提岛和南太平洋的迷恋进一步扩大。1789年,由弗莱彻·克里斯蒂安中尉率领的英国皇家海军邦蒂号上发生了针对威廉·布莱船长的著名兵变,这一消息进一步激起了这种阴谋。很快,西方世界的每个国家都想进入天堂。当地的波马雷家族一直统治到1880年12月29日,1800年代英国和法国传教士的到来引发了英法之间对岛屿控制权的争夺,这永远改变了塔希提岛的生活方式,塔希提岛最终成为法国殖民地。

近现代史(公元1900年至今)

1957年,这些岛屿被重组为法属海外领土,并正式命名为法属波利尼西亚。20世纪60年代初,帕皮提修建了一座大型港口,法阿修建了一座国际机场,大批剧组来到群岛拍摄电影《叛舰叛变》。这些迅速的变化很快将法属波利尼西亚带入了现代。1977年开始实行地区自治,法国委派高级专员取代总督为最高行政长官。1984年法国议会通过《法属波利尼西亚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确立法波自治地位。1996年通过《基本法》修订案,法波经济等领域自治权得到强化。2004年2月12日,它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的海外国家。后《基本法》于2007年、2011年、2019年多次修订。

社会发展

塔希提岛截至2023年人口18.9万,农业为传统经济,以种植热带水果和蔬菜为主,对外出口椰子香草诺尼果制品。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北方蓝鳍金枪鱼和黑珍珠。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主要有建筑业磷矿开采业等。第三产业则以旅游业为主要经济部门,2021年全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6123亿太法(约合57.83亿美元),进口商品和服务总额2257亿太法(约合21.31亿美元);出口总额750亿太法(约合7.08亿美元)、增长15.3%。

塔希提岛对6—14岁儿童实行8年义务教育,主要高校有法属波利尼西亚大学;塔希提岛还建有多数私立医院和诊所,此外,公立医院主要有法波综合医疗中心(Centre hospitalier de la Polynésie française,CHPF)和公共卫生局下属的医疗诊所。

交通建设

塔希提岛位于南太平洋水路航运和空运中心,在帕皮提建有深水良港和大型国际机场,这里的海、空航运通向太平洋各岛和太平洋沿岸一些国家和地区。同时,从首府帕皮提有小飞机飞往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各主要小岛上,交通十分方便。

空运

距首府帕皮提市(Papeete)6千米的法阿机场是唯一的国际机场。国际和当地航空公司开通塔希提至法国本土、法属新喀里多尼亚、美国、新西兰等往返航线。一家当地航空公司承担各岛间的航空运输。

水运

主要港口为帕皮提自治港,建于1960年代初,水深12米,年吞吐量7.89万个标准箱。远洋轮船定期在此停泊。塔希提国际海运公司以及其他海运公司的航线通达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斐济及其他欧洲亚洲国家。从首府帕皮提市所在塔希提岛前往少数外岛可以选择搭乘轮渡。塔希提岛与茉莉雅岛距离约17海里,乘轮渡约40分钟。

公路

塔希提岛有一条环岛高速公路,路边以“PK+千米数”形式设有红白相间的界碑,标明与首府帕皮提市市中心距离。公共交通相对落后,机场与市区间无公共客运大巴,塔希提岛公交车单程票价在150至450太平洋法郎之间,但由于公交线路少以及时间不固定,租车或乘坐出租车为游客主要出行方式。

民族文化

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上的土著民族为波利尼西亚人,有大量欧裔、亚裔及混血后代,由于西方传教活动,大部分人都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塔希提人是他们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他们喜欢通过艺术品、歌曲和舞蹈来庆祝他们的习俗。他们的哲学,aita—pea—pea,意思是“不用担心”,是真正的塔希提生活理念。

服装

在欧洲传教士到来之前,波利尼西亚人的服装传统上是用塔帕布制成的,塔帕布由干露兜树叶、椰子纤维和面包树树皮组成。当时的当地妇女只穿一件单衣,称为披肩,围在腰间。这种色彩缤纷的服装,如围裙,由两码染色织物制成,男女均可穿着,穿着方式多种多样。

传教士不仅将织物引入岛上,还向当地妇女传授了拼布艺术。被亲切地称为塔希提“妈妈”的女族长,缝制着大溪地特色印花布(tifaifai)的被子。每块挂毯都是由手工花卉贴花设计制成,这种挂毯是一件珍贵的结婚礼物,在传统的波利尼西亚婚礼上,它会缠绕在新人身上。

娱乐

音乐

岛上传统乐器不多,最有特色的是名为帕胡(pahu)的木鼓和名为大溪地节奏鼓声(toere)长圆柱形鼓,这两种覆盖着鲨鱼皮的鼓通常一起演奏不同音调的打击乐。其他传统乐器包括海螺壳、鼻笛以及尤克里琴。

舞蹈

塔希提舞蹈是波利尼西亚文化最真实的体现。舞蹈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在一起,包括祈祷、庆祝、欢迎和讲故事。明显标志则是快速摇动臀部的动作(tamure),只有塔希提鼓的响亮节奏才能与之相配。

纹身

纹身源自塔希提语tatau,是一种用于表达身份和个性的古老艺术形式。在古代波利尼西亚,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纹身,表明一个人的家谱和社会地位。对于身处这种文化中的年轻人来说,每个纹身都是荣誉的徽章、勇气的标志和男子气概的证明——因为他们必须忍受数月的痛苦才能完成纹身。纹身过程虽更加精简,但其设计及意义保持不变。

祭祀

玛拉(marae,意似神庙),是当地文明的政治、庆典与丧葬活动中心,也是当地民族文化、社交与政治活动的主要空间,供奉着掌管战争与生育之神奥罗(Oro),被认为是活人世界与祖灵世界交会之处,可以在这里见证波里尼西亚人的祖先玛奥黑(Ma’ohi)千年的文明。

在散布于法属波里尼西亚各岛屿的玛拉中,位于拉依亚泰岛(Raiatea)上的露天神庙塔普塔普阿铁阿(Taputapuateamarae)于2017年7月9日被登录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成为法国第43个被列入名录的文化与自然景观。

科学研究

2022年1月20日,一个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科学研究团队在塔希提岛海岸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之一。玫瑰形珊瑚的原始状态和广泛的覆盖面积使这一发现极具价值。该珊瑚礁位于30至65米深的地方,其长度约为3千米,宽度在30米至60或65米之间,这使得它成为有记录以来面积最大的健康珊瑚礁之一。其中巨大的玫瑰形珊瑚直径达2米。

这一发现使科研向前迈进了一步,世界上绝大多数已知的珊瑚礁都位于25米以上的深度,很少有科学家能够定位、调查和研究深度超过30米的珊瑚礁。因此,该发现表明,在被称为海洋“盲区”的地方,还有更多的大型珊瑚礁存在于30多米深的海底。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问题

水污染

1945年至1998年期间,帕皮提市的人口从3万人增加到120000多人(1996年)。帕皮提及其港口的延伸是在六十年代初完成的,与穆鲁罗瓦和凡加陶法环礁上的核试验设施的发展相结合。在1963年至1966年期间,总共从海洋、珊瑚礁和大堡礁开垦了近100000平方米的土地。最重要的人工结构是一个2千米长的混凝土海堤,建在大堡礁上,阻碍了超过2/3的珊瑚礁长度的海水输入。因此,在潟湖的这一部分,水的循环和泻湖水的更新速度已大大降低。加上土壤侵蚀加剧、工业废水排放和大部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放,导致塔希提岛的水受到污染。

核污染

1966年至1996年,法国在南太平洋上的偏远环礁附近进行了210次核试验,塔希提岛受到的辐射量相当于安全量的500倍。1998年,一份报告表明,有3200多吨不同种类的放射性废物被倾倒进太平洋,沉入穆鲁罗瓦环礁以及豪环礁岸边1000米深的海底。2006年,一个法国医疗团体提出,法波岛民癌症发病率上升是由核试验造成的。

生物多样化减少

塔希提岛上的黑珍珠产量因气候变化急剧减少,更面临绝种的危险。因为海水温度一旦过了34℃,黑珍珠就无法生存。但近年来气候变化不但令海水变暖,更令藻类急速生长,加速消耗海水中的氧气,使珊瑚礁凋亡,进一步危害到黑珍珠的生存环境。

物种入侵

2004年在塔希提岛发现小火蚁(Wasmannia auropunctata),它是一种原产于中美洲南美洲的小蚂蚁,入侵专家认为它是太平洋地区最大的蚂蚁物种威胁。塔希提岛的污染中心是北部的马希纳公社。2005年至2009年期间开展了针对蚂蚁入侵的初步治疗和监测举措,于2010年停止。小火蚁喜欢雨林中温暖、潮湿和阴凉的栖息地。每个群体不止有一位蜂王,它们建立了许多巢穴,并且都是相互连接的。当巢穴受到干扰时,小火蚁会积极捍卫自己的领地或资源。同时,小火蚁还会出没人类居住的房屋,在房屋中觅食或叮咬人类和家畜。被小火蚁蜇伤会对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轻微的疼痛到隆起的伤痕。被蜇伤的家畜通常会出现角膜病角膜混浊,导致失明。小火蚁还会侵扰绿色垃圾以及待收集的超大垃圾。为了对抗小火蚁,2006年禁止将绿色和超大垃圾从马希纳公社转移到塔希提岛的其他地区。然而,这一禁令阻碍了马希纳公社的有效垃圾管理,使用不受监管的垃圾场处置绿色垃圾和超大垃圾,造成了环境污染。因此,小火蚁对塔希提岛马希纳公社的影响比其他法属波利尼西亚城市更为严重。

环境保护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六十三条第二款和第六十四条对跨界鱼类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条款规定过于宽泛,操作性不强,不同国家站在不同立场上有不同的理解。相关国家实践中,以南太平洋(塔希提岛)的金枪鱼渔业为代表。沿海国将公海捕鱼国排除在外,建立沿海国的渔业管理组织,协调沿海国的政策和管理措施以管理公海渔业资源。1993年1月29日联合国第次大会通过192号决议,要求就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养护和管理委员会拟订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资源。有关各方经历了三年六次谈判,于1995年12月4日达成协议并产生了《鱼类种群协定》。《鱼类种群协定》于2001年生效,截止到2010年5月有77个缔约国。

马萨伊人(Mahina commune)于2012年与太平洋区域环境计划(SPREP)秘书处接洽,寻求管理小火蚁和生活垃圾的援助。2013年获得了太平洋基金会的资金援助,以协助确定马希纳(Mahina)废物管理问题的方案、制定管理小红火蚁最佳实践(包括生物安全措施)、建设当地人的能力和审查立法方案,以更好地控制火蚁的蔓延。其中包括马希纳公社的绿色垃圾可以在当地受控条件下进行堆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任何意外的蚂蚁运输。以及严格遵守堆肥场的常规质量等保证措施。

2021年,在塔希提岛的最南端,人们恢复了名为“禁令”(rahui)的传统习俗——暂时禁止捕鱼和捕捞海洋资源。这让附近的海洋生物得以休养生息,重获生机。

风景名胜

塔希提岛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珍珠博物馆、高更博物馆、塔希提群岛博物馆等景点。

珍珠博物馆

珍珠博物馆位于帕皮提市市中心,在塔希提岛(Tahiti)的西北端,建于1998年,面积约180平方米,以华裔珍珠商温惠仁(Robert Wan)名字命名,介绍珍珠养殖的历史和文化,揭示塔希提珍珠形成过程,同时展出温惠仁先生多年来的私人珍藏。每周一至周六开门,游人除参观外还可选购珍珠。在澳大利亚南美洲之间的广阔南太平洋,有一系列珊瑚岛屿,盛产“黑嘴唇”珍珠贝,即一种会分泌灰色和黑色珍珠质层的软体动物门。据传,和平与丰产之神(Ora)踏着彩虹来到凡境,把该类珍珠贝(Teufi)献给人类。也有传说称,丰产之神把贝中珍珠作为爱情信物送给美丽的公主。

高更博物馆

高更博物馆位于距帕皮提市约50千米的马塔伊阿市,展示法国后印象派大使保罗·高更在当地的生活和创作经历,展品包括油画(复制品)、雕塑等。博物馆2013年因经费问题关闭,2021年重新动工修缮,预计2024年二季度完工并对外开放。

塔希提群岛博物馆

塔希提群岛博物馆位于距帕皮提市15千米的普纳乌亚市,始建于1967年,1977年5月30日开馆,占地4公顷。馆区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南太平洋地区最美博物馆之一。该博物馆分为室内和室外展区,展示了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形成和海域特征,介绍了西方殖民者抵达前当地的历史、宗教、种族和民俗。展品包括书画、雕塑、古代独木舟等。其中,在介绍当地人口演变的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国人来此工作、生活、发展和融入当地社会的情况。每周二至周六开馆。目前仅开放特展展厅,常设展厅因翻修暂处关闭状态。

相关文化

著名人物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与文森特·梵高保罗·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代表作品有《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黄色基督》《游魂》《敬神节》等。高更于1891年至1893年、1895年至1903年旅居法属波利尼西亚,度过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创作时期。1891年4月,高更孤身从马赛启程,搭乘“大洋洲”号客轮在海上航行两个月后抵达帕皮提市,不久后搬到偏远的马塔伊阿市,和土著人共同生活。短暂返回巴黎后于1895年7月重返塔希提。1901年6月,为彻底远离现代文明,保罗·高更搭乘“南方十字”号客轮迁居马克萨斯群岛,在希瓦瓦岛阿图那村置地并修建两层茅屋,即“欢愉之屋”。至1903年因麻风病去世前,高更在塔希提岛和马克萨斯群岛上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心的作品。他对色彩的使用导致了综合主义的产生,加上分隔主义的影响,也为原始主义的产生铺平了道路。

保罗·高更同时也是著名小说《月亮和六便士》的主角原型。

影视作品

塔希提岛因被称作“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很多影视作品都在这取景过,如韩剧《皇太子的初恋》在这里拍摄,电视剧《神盾局特工》剧情也多次提到了塔希提岛。此外还有美国影片《布恩蒂船长的反抗者》、电影《叛舰喋血记》、电影《实境之旅:大溪地》电影《惊涛飓浪》等都有在塔希提岛取景。

重大事件

巴黎奥运会组委会透露,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冲浪项目比赛会在塔希提岛中的蒂胡波举行,该地是男子冲浪世界杯巡回赛中海浪最大的地方之一。

参考资料

法属波利尼西亚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帕皮提领事馆.2023-05-20

鸟瞰16座美丽天堂海岛(组图)(3)——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7-07

塔希提岛,人间天堂—上帝的礼物.中国网 .2023-08-28

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中国科普博览.2023-05-20

..2023-09-04

大溪地波拉波拉岛航拍. .中国国家地理网.2023-05-20

每日卫星照:塔希提岛自然风光(图).新浪科技.2023-08-28

Discover the Islands of Tahiti.The Tahiti.com.2023-05-20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塔希提岛.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2023-08-28

16小时49分钟、16129公里 法国开辟最远“国内”航线.环球Tech.2023-08-27

首府帕皮提市和主要景点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帕皮提领事馆.2023-08-27

塔希提岛将承办2024年巴黎奥运会冲浪比赛.广西新闻网.2023-08-27

..2023-08-29

..2023-08-29

Papeete, French Polynesia.Weatherbase.com.2023-05-20

..2023-08-29

The Islands of Tahiti Weather.Tahiti.2023-09-15

..2023-09-15

..2023-09-15

..2023-08-29

..2023-08-29

..2023-09-15

帕佩诺旅游.新浪旅游.2023-09-26

..2023-09-26

..2023-08-29

法属波利尼西亚实用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帕皮提领事馆.2023-08-27

塔普塔普阿铁阿神庙(Taputapuatea Marae)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Explore France..2023-05-20

南太平洋塔希提岛海岸发现罕见的珊瑚礁.联合国新闻.2023-05-20

..2023-09-15

核试验污染后果严重 南太岛屿要求法国赔偿10亿美元.中国日报中文网经济.2023-09-16

海水变暖破坏生存环境 大溪地黑珍珠濒临绝种.手机环球网.2023-09-16

..2023-08-29

..2023-08-29

《信使》| 被传统拯救的塔希提潟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2023-09-06

..2023-08-27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高更最后的遗嘱.光明网.2023-08-27

大溪地蜜月:韩剧《皇太子的初恋》拍摄地.新浪女性.2023-08-29

大溪地.地理网.2023-08-29

《叛舰喋血记》轶闻.光明网.2023-08-29

实境之旅:大溪地.猫眼电影.2023-08-29

《惊涛飓浪》真实还原太平洋海难.东北网.2023-08-2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