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专科专业,属于道路运输类,修业年限为三年。
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通过传授机械学、电工电子技术、工程机械结构与维修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工程机械的生产制造、装配调试、施工操作、故障检测维修等。常见的工程机械有:推土机、铲运机、平地机、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等。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工程机械技术服务、设备维修、设备管理、智能设备运维等相关工作。
专业发展
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1年批准设置,由工程机械运用技术更名为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学科门类和专业类别保持不变,学科代码变更为500203。
培训标准
培养目标
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方向培养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工程机械构造与原理、检测与诊断方法、安全环保技术规范等知识,具备工程机械售后服务、维修、运维、管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工程机械运维、故障检测、修理、运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知识要求
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知识要求上要求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如工程机械构造与原理、检测与诊断方法等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定程度的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同时,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前沿知识。
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实习活动,主要包含在校内外进行工程机械检测与维修、数字化技术服务、大型智能设备运维、工程机械智能监测与管理等实训。在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行业的施工企业、机械和设备修理行业的工程机械经销企业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师资队伍
依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一般不低于60%,专任教师队伍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与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专业带头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兼职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教学条件
依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需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所需的教材、图书文献及数字教学资源等,教学设施需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等。
发展方向
该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可从事工程机械技术服务、设备维修、设备管理、智能设备运维等相关工作。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中国教育在线.2023-05-01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01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教育部网站.2023-05-05
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中国教育在线.202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