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英文缩写为“BUCT”。主校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公办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等。

北京化工大学始创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隶属原化学工业部领导。1960年,学校被列为重点大学。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更名为北京化工大学,1996年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并入。1998年9月划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2001年7月通过国家“211工程”“九五”期间建设项目验收,2007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共建高校。2008年 学校进入“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行列。2016年,北京化工大学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截至2023年,学校共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61.20万平方米,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94.00万册,当年新增32604.0册,生均纸质图书61.54册;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6个本科专业(含9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学校共设有17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600余人,研究生9200余人(其中博士1700余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2100余人,学历留学生370余人。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涵盖14个二级重点学科)在国家第五轮学科评估中A类学科取得显著突破。

北京化工大学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701-710名,在2025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列第63名,在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201-300名。

历史沿革

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

1953年,由天津海洋化工学校、西南化工技术学校与北京化工学校筹备处合并而成为北京化工学校,校址在北京西郊北洼路,隶属于重工业部;1956年划归化工部,1959年改属北京市化工局,1961年北京市工业学校化工类专业并入,1962年重新划归化工部领导,1963年北京化工研究院有机化校并入,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学校一度停办,1969年3月,划归北京市制药厂管理和使用,改为“厂办校”,成立了第三制药厂和技工学校,1978年复校,同年鼓楼的市化工学校并入。1983年9月,化工部党组决定将北京化工学校与化工干部进修学院合并为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化工学院

1958年6月9日,为筹建北京化工学院,化工部党组给毛泽东主席并中央的《关于筹建北京化工学院的报告》。

1958年7月14日,邓小平同志签发中共中央文件(中发 574 号),同意化学工业部筹建北京化工学院。

1958年8月1日,北京化工学院筹备处制订《北京化工学院建院任务书》,确定基本任务是:培养从事尖端技术的高级化工技术干部,为北京市培养普通高级化工技术干部。规模:4500人,教职工编制1000人,校舍建筑面积101200平方米。专业设置:无机物、基本有机合成、化工机械3个专业;学制:5年。

1958年9月11日,北京化工学院正式成立。

1959年3月16日,化工部党组发出(59)化党组梁字124号《关于加强北京化工学院建校的决定》,要求化工部各部门和研究、设计、公司、企业等单位在干部、师资、基本建设等方面支持学院建设,并就各单位与学院的协作关系提出具体意见。

1959年9月30日,化工部批准学院基建投资325万元,追加建设宿舍1万平方米,建实验室6400平方米及购置部分教学生产设备。年底基建投资又调整到380万元。

1960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北京化工学院列为全国64所重点院校之一。

1966年-1970年,"文革"期间,学校遭到严重破坏,学校停课,中断招生。

1971-1976年,连续6年招收工农兵学员,并且在1971年10月和北京化纤工学院合并办学,此时的化工学院大部分精密专业停办。

1977年10月,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1978年,招收首届研究生,同年10月北京化纤工学院从北京化工学院分出。

北京化工大学时期

1994年2月,学校改名为北京化工大学。

1996年4月,北京化工大学与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合并,合并后的学校名称为北京化工大学。并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组建成立了学校董事会,在东校区正式办公。

1998年9月,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2001年7月,通过国家“211工程”“九五”期间建设项目验收。

2006年2月,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内地(祖国大陆) 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简章》的通知,北京化工大学成为首批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的高校。

2007年3月,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北京化工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北京化工大学成为教育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7月,成为教育部和中国石化共建高校。9月,入选中国教育部、财政部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

2008年8月,学校进入“‘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行列。

2010年4月,获评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2年,入选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

2016年,学校成为国家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2017年2月,北京化工大学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北京化工大学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获得教育部批准(批准号:MOE11FRA02DNR20171830N)。由北京化工大学和法国最优秀的化学工程师院校-巴黎国家高等化学学校共同合作创建。2017年,昌平新校区正式启用,学校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2018年3月,北京化工大学瑞轩教育部公布的首批“新工科” 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7月,获评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21年11月29日,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名单。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3年,北京化工大学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旨在建设一个全新的工程教育平台,有效推动学校工程教育改革。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北京化工大学共设有17个学院,共有66个本科专业(含9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9个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1个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

北京化工大学学院和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8人(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其他国家院士5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8人次,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四青”人才75人次,“973”首席科学家8人次,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8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首都科技领军人才”获得者5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65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7人(含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首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0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涵盖14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交叉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学术学位硕士点: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纳米技术、生物和仿生材料学、生态环境材料、信息材料、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生物化工、发酵工程、制糖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粮食、油脂级植物蛋白质工程、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分子材料及其组装化学、制药工程、分析化学、微型反应器与限域合成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凝聚态物理、应用数学、基础数学、化工过程机械、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力学、机械电子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科学技术哲学、民商法学、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学术学位博士点: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材料与化工。

教学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1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3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5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7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级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市级素质教育基地,1个北京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教学实验室,1个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课程建设方面,北京化工大学共建成1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虚拟仿真“金课”,8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6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项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特等奖,2项全国本科院校化工类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竞赛一等奖,37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17门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1门北京市级虚拟仿真“金课”,7门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北京高校教书育人“最美课堂”,5门教育部双语示范课程;1部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4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0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部北京高等教育优质本科教材课件。

参考资料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42项、二等奖53项。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 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1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4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广泛,与美、英、法、俄、德、澳、韩、日、意等48个国家(地区)的163所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建有1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3个北京市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3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首次获批科技部中国和欧洲国家联合实验室项目“中希生物能源联合实验室”,获批教育部“生物能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积极推进学生国际交流,实施“北化-世界百强高校本硕博精英计划”,与19个国家(地区)的60余个机构开展80余项学生赴海外学习项目,资助学生赴境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博士联合培养

国际交流

2013年8月23日,北京化工大学与米什科尔茨大学在布达佩斯国会大厦签署关于合作建设米什科尔茨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米大孔院”)的执行协议签字。24日,孔子学院揭牌仪式及落成庆典在米什科尔茨大学行政楼大厅举行,并于当天召开第一届理事会,标志米什科尔茨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成立。

2018年9月,北京化工大学与外方签署了“中国-西班牙先进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协议、北京化工大学与佐治亚大学校际合作协议及北京化工大学-佐治亚大学联合研究中心协议,举行了北京化工大学“一带一路”学院、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中心、中国-西班牙先进材料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北京化工大学学习项目海外合作院校

国内交流

2010年10月13日,北京化工大学与中国石化(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分子化学工程联合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会议中心多功能厅举行。

北京化工大学作为纳入国家定点扶贫工作体系的中央单位之一,从2013年起定点帮扶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并于2018年起接受教育部委派,承担科技产业帮扶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和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的扶贫任务。

2017年5月9日,北京化工大学与博野县签订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7月8日,北京化工大学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共建“天津市能源化工防爆安全院士专家协同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2022年8月5日,北京化工大学与集友股份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2023年2月1日,北京化工大学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举行座谈会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方发挥各自优势,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推动石油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重点科研平台

其他科研平台

科技成果

2001年以来,学校有32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获批化工领域全国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拥有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一大批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 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各类科研成果应用于国家尖端科技领域。2022年学校科技经费到款突破10亿元,获国内专利授权622项,国外专利15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北京化工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经过一甲子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在拥有东校区逸夫图书馆、昌平校区图书馆二座馆舍,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座位数量4500个。图书馆设8个部门,即办公室、采访部、流通部、参考咨询部、技术部、学报编辑部、档案馆和校史博物馆(筹)。截止2023年12月,图书馆共有纸质图书达194.00万册,当年新增32604.0册,生均纸质图书61.54册;拥有电子期刊74.30万册,学位论文1185.76万册,音视频232649.0小时。2022年图书流通量达到6.76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1639.93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1261.48万篇次。

学术期刊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于1974年创刊,曾用名《北京化工学院学报》,《北京化工大学学报》,是由北京化工大学主办、教育部归口管理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创新性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栏目包括专题综述,化学与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与环境工程,机电工程和信息科学,管理与数理科学等,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历任主编:傅举孚,汪文川,邓建元,刘振宇。现任主编:刘振宇。本刊曾多次获得国家级、部级优秀期刊奖,历年来被多家国内外知名文摘或数据库收录。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5年,2002年公开发行。由北京化工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设有专家论坛、政治·法律、哲学·文化、文学·历史、经济·管理、教育·教学、研究生园地等栏目。刊号ISSN1671-6639,CN11-4741/C,邮发代号80-176,季刊,大16开,108页,季末月3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2001年,该刊由半年刊改为季刊。2002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期刊;2003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期刊;2004年被评为“北京高校优秀社科学报”;2005-2007年度“北京高校人文社科优秀学报”;2010年度“北京市高校人文社科优秀学报”;2010年度“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和文风,以传播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为宗旨。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力求以创新的精神改革办刊模式,不断提高办刊水平。

学报现在已加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北京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并加入万方数据库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国家期刊库、超星域出版平台、博看网、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维普网等多个数据库。学报编委会成员18人,编辑部成员4人。编辑部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和文风,以传播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为宗旨。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力求以创新的精神改革办刊模式,不断提高办刊水平。

学校排行

QS

北京化工大学在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第521-530位。

北京化工大学在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第721-730位。

北京化工大学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701-710名。

上海软科

北京化工大学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排名第64名。

北京化工大学在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201-300名。

北京化工大学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排名第68名。

北京化工大学在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201-300名。

北京化工大学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列第63名。

学校文化

校徽

北京化工大学的校徽主体是钟,铜钟钟体最醒目的位置上镌刻着学校的校训上半句“宏德博学”,下部则是北京化工大学的校名,钟的四周为学校的英文名称。校徽整体工整,形象上类似汉字“工”。

校训

北京化工大学的校训为宏德博学,化育天工。“宏德博学”即要求学生志向宏大、道德高尚、学问广博、学力深厚;“化育天工”即要求学生探索自然之奥秘,变革自然之工巧为人类服务,同时暗寓“化工”两字。

校风

北京化工大学的校风为“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力行、剥削创新”。

校歌

校歌为《母校之光》。王凯传作词,张丕基作曲,佟铁鑫领唱。确定时间:2004年9月。

《母校之光》

作词:王凯传 作曲:张丕基

奥运村畔升起彩云,那是学校亮丽的楼群。

火红年代精诚奉献,新的世纪务实创新。

我们骄傲母校之光,自强不息激流勇进。

我们自豪春风化物,栋梁方柱石桃李缤纷。

胜古朝阳光耀乾坤,那是学校英名远存。

一流学府岁月见证,天工开物开化育人。

我们骄傲母校之光,自强不息激流勇进。

我们自豪春风化物,栋梁柱石桃李缤纷。

校区情况

东校区

北京化工大学东校区位于朝阳区北三环东路、该校区承担四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教学和科研,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和基地、成为双一流”建设重要基地。

昌平新校区

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昌平区南口镇,距离市区40公里,近临虎峪风景区,远览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1789亩。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和一批先进的教学设备。2014年6月12日,昌平校区全面正式启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工作。2015年9月28日启动一期单体项目建设。2017年9月2日,昌平校区正式启用。一期建筑总面积34.47万平方米,共包括第一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实验楼、工程训练中心、教师公寓、学生宿舍、食堂等10个单体建筑。第一教学楼承担主要课堂教学工作,建有智慧教学系统,包含130间教室(其中云录播多媒体教室122间、8间全自动录播教室),另设有交流共享空间以及教师休息室等,基于“云端一体化”理念设计的智慧教学系统为国内首创。有6座实验楼,分别为A~F栋。 体育馆内建设了符合体育教学与比赛要求的各种场馆,包括篮球训练馆、羽毛球馆、网球馆、乒乓球馆等14个训练馆。

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一共有七栋本科生宿舍楼,都是四人间。各宿舍楼由宿舍、卫生间、淋浴间、盥洗室、会客厅等组成,宿舍是标准的上床下桌,内部设有空调。

西校区

北京化工大学西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98号,占地147亩,坐落于北京紫竹院公园西侧,环境优雅,地理位置优越,建筑面积90543平方米。西校区主要承担科学研究、国际教育与高端培训、成果推广与转化等三部分功能的校区功能定位,实施的是“校区统筹、条块结合、职能延伸”的管理模式。现有高精尖中心、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北化国家大学科技园西校园区、北京化工大学教育培训中心等驻区单位,主要从事科学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MBA、MPA、MPACC等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综合类培训、国际教育合作等继续教育领域业务。

校园环境

昌平校区中心广场

中心广场原为一段无法通行的泄洪渠,在设计及建设中,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充分调研师生学习、社交、文化活动、休闲娱乐需求,以“因地制宜、传承创新、开放融合”为建设出发点,在5100㎡空间中打造“动”“静”两大广场区域。“动区”集合阳光草坪、观演合影台地等场地设施,打造灵动多元的文化活动场地和自然愉悦的非正式学习交流空间。“静区”打造“园中园”式园林景观,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画卷。赓续校园文脉的紫藤长廊、阳光长廊串联动静两区,自然与人文景观交融互动。

北化知行园

2022年4月,北京化工大学正式启动“北化知行园”建设,着力打造“劳育+”实践基地2.0升级版“北化知行园”坐落在玉屏山下,旨在着力打造具有北化特色的“劳育+”育人模式,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着力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思想引领、党团共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各项工作中,引导学生培育劳动理念,弘扬劳动精神。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知名校友

所获荣誉

2021年6月,北京化工大学扶贫工作办公室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22年2月,北京化工大学入选第二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参考资料

高考倒计时丨今天,一起走进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河南省阳光高考.2024-05-25

北京化工大学章程.北京化工大学纪检监察网.2023-05-03

校史资料.北京化工大学图书馆.2023-05-03

信息名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5-03

北京化工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北京化工大学.2024-05-26

学校简介.北京化工大学.2023-05-03

历史沿革.北京化工大学图书馆.2023-05-03

现任领导.北京化工大学.2024-04-19

QS世界大学排名 2025.QS TOP UNIVERSITIES .2024-06-06

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浙大居前三.上观新闻-今日头条.2025-04-16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软科.2024-05-19

校园文化.北京化工大学.2023-05-03

专业建设.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2023-05-03

招生咨询丨北京化工大学重点学科及特色专业.微信公众平台.2024-05-24

国家级、省部级精品课程一览表.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2024-05-24

李玉良:分子式里的人生.今日头条.2021-4-27

酿酒大师岳国君被查,系工程院第6名被“除名”院士.百家号.2024-05-24

高金吉.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4-05-24

两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人事处.2023-05-03

信息名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5-03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5-03

联盟成员.北京高科大学联盟.2023-05-03

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名单.中国政府网.2023-05-03

学校概况.北京化工大学.2025-03-25

信息名称: 教育部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共建北京化工大学的意见.教育部网站.2024-05-24

信息名称: 教育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关于共建北京化工大学的意见.教育部网站.2024-05-24

历史沿革.北京化工大学.2023-05-03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05-03

北京化工大学章程.北京化工大学.2023-05-03

北京化工大学入选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2025-05-07

校区概况.北京化工大学.2024-05-24

教育部 外交部 公安部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关于印发《内地(祖国大陆) 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简章》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4-05-24

信息名称: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4-05-24

教育部公布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湖南省教育厅.2024-05-10

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12年度第一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教高司函[2....四川大学教务处.2024-05-24

学院简介.北京化工大学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2024-05-24

信息名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4-05-24

教育部授牌我校“2018年度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北京化工大学新闻网.2024-05-10

喜讯! 我校“宏德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 教育部拔尖计划2.0.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2024-05-10

北化再上榜!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微信公众平台.2024-05-10

北京化工大学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金台咨询.2024-05-24

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化工大学人事处.2023-05-03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北京化工大学人事处.2023-05-03

“973”首席科学家.北京化工大学人事处.2023-05-03

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2023-05-03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会获得者.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2023-05-03

教学团队与教学名师.北京化工大学网络.2024-05-24

【北化人物】行于此,屹于此——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入选者杨屹教授的为师之道.北京化工大学新闻网.2024-05-24

苏海佳院长.北京化工大学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2024-05-24

北京化工大学.学信网.2023-05-03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2023-05-03

实验教学中心简介.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2023-05-03

北京市级教学成果奖.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2023-05-03

北化-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大学孔子学院.北京化工大学.2023-05-03

NEWS |【北京化工大学】学校举办“高校技术转移全球校长论坛—全球合作伙伴圆桌会议”.北京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官微.2023-05-03

北京化工大学学习项目海外合作院校.北京化工大学.2023-05-03

学校举行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分子化学工程联合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北京化工大学新闻网.2023-05-03

学校举办定点扶贫工作展.北京化工大学.2023-05-03

我校与博野县签订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化工大学新闻网.2023-05-03

北京化工大学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共建“天津市能源化工防爆安全院士专家协同创新中心”揭牌成立.北京化工大学新闻网.2023-05-03

我校与安徽集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北京化工大学新闻网.2023-05-03

我校与中国石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化工大学新闻网.2023-05-03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化工大学.2023-05-03

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4-05-24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4-05-24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4-05-24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4-05-24

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4-05-24

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4-05-24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知网.2023-05-03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知网.2023-05-03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知网.2024-05-25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2024-05-27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知网.2024-05-27

QS世界大学排名 2023.QS世界大学排名.2024-04-03

QS世界大学排名 2024.QS世界大学排名.2024-04-03

春风送暖 · 南涧续梦 | 自信的北化谱新篇.北京化工大学.2024-05-24

校区介绍.北京化工大学.2024-05-24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2024-05-24

美丽校园再添景观打卡地|学校举行昌平校区中心广场启用仪式.北京化工大学新校区建设指挥部.2024-05-27

2023级新同学!看过来…….微信公众平台.2024-05-27

劳育催化出的“化学反应”.百家号.2024-05-27

历任领导.北京化工大学.2023-05-03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担任河南大学校长.澎湃新闻-河南日报客户端.2022-06-05

会士.中国化学会.2024-05-24

杨万泰.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研究所.2024-05-24

李梅.内蒙古大学校友会.2024-05-24

本科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2024-05-24

大连理工大学主页平台管理系统 贺高红--中文主页--首页.大连理工大学.2022-01-13

陈光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4-05-24

刘明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05-24

王敏荣获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感动人物”荣誉称号.微信公众平台.2024-05-24

我校举行第十期“校友讲坛”暨2011年“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专项奖学金颁奖仪式.北京化工大学新闻网.2024-05-24

兰石环保简介.兰石.2024-05-24

黄剑辉:预计下半年全球金融风险会上升.今日头条.2024-05-24

恒丰银行董事长陈颖拟调任,或面临“三长”同时空缺局面.界面新闻.2024-05-24

滴滴创始人程维联合国英文演讲:将在全球建一个能源互联网.新浪科技.2024-05-24

缤果盒子CEO陈子林:连续三次创业 这次为何选择无人零售.新浪财经.2024-05-24

当前账号短时间内访问过于频繁,建议退出并稍后重试.天眼查.2024-05-2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