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故居位于中国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驸马巷7号。属于淮安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故居总占地面积1987.4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2间。
周恩来故居整个建筑都是青砖、灰瓦、木结构的平房,由青色砖石和灰色瓦片共同构成,具有明清时期苏北城镇民居建筑的典型风格。周恩来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东宅院目前仍是以原本的样子进行展示,其中包含了周恩来成长的众多场景;西宅院是周恩来二伯祖父的住房,如今作为展室,并在这里进行着一系列的展览。
1976年,周恩来逝世后,淮安县委根据全国人民的愿望,对周恩来故居进行整修。1979年3月5日,周恩来故居正式开始对外开放。1984年12月11日,邓小平题写“周恩来同志故居”匾额。从1979年到2019年,周恩来故居共接待了全国乃至世界瞻仰群众3000多万人次。周恩来故居曾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先进集体”“我最向往的党史纪念地”等称号。
历史沿革
公元1839年,即清朝爱新觉罗·旻宁19年。由周恩来的祖辈以260两银子买下的这座老式宅院,占地1987.4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2间。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在故居出生,并在此度过了12年的童年时光。
1910年春,周恩来随伯父离家去东北地区求学,此后便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1958年6月29日,周恩来亲自写信给淮安县政府,认为修房之事“万万不可”。遵照周恩来的意见,淮安县政府没有再修他老家的房屋。
1973年11月17日,周恩来下达了关于处理旧居的三条指示:一、不要让人去参观;二、不准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三、房子坏了不准维修。
1977年1月,在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以及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外籍华人和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淮安市瞻仰周恩来故居。通过各种渠道,向地方政府表达一个共同的愿望:修复周恩来故居,供世人瞻仰。1978年9月30日,淮安县委向江苏省委提出了关于修复和开放周总理故居的报告。1979年3月5日,周恩来故居正式开始对外开放。
1997年,周恩来故居的后花园新组建了周恩来墨迹碑廊,周恩来的书法题词作品在此展示。
2002年,邓颖超逝世10周年,周恩来故居北侧新修建了“邓颖超纪念园”。
地理环境
周恩来故居位于淮安区内。淮安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中心地域,淮河下游。北接连云港市,东毗盐城市,南连扬州市和安徽省滁州市,西邻宿迁市。东西最大直线距离132公里,南北最大直线距离150公里,面积10030平方公里。淮安市地形西高东低,处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无高山。有较少的丘陵岗地存在于西南地区,是典型的“平原水乡”。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
建筑特征
周恩来故居总占地面积为1987.4平方米。其包含了两个东西相连的宅院,东宅院临驸马巷,西宅院临局巷,都是曲折的三进院。周恩来故居整体是由青色砖石和灰色瓦片共同组成,呈现出古朴且典雅的特征,具有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典型风格。
东宅院目前仍是以原本的样子进行展示,东宅院包含了周恩来成长的众多场景。其中有周恩来童年时的读书房、出生地、周家主堂屋、乳母住房、嗣父母住房、水井、榆树、厨房、菜地等;
西宅院原为周恩来二祖父住房,现辟为陈列室,展出照片近200幅。内容分为5个部份:周恩来童年,家世和故乡,人民的怀念,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周恩来书画苑和周恩来墨迹碑廊、观音柳、八婶母住房等。另有邓颖超纪念园、小广场等附属设施。
主要景点
周恩来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走进故居正门,首先看到的是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地方。有一口水井,水井附近还有两棵百年榆树;西宅院是周恩来二伯祖父的住房,现辟为“周恩来家世家风图片展”“周恩来故居书画苑”“桑梓情深---周恩来与家乡图片展”等展厅;出西厢房进入故居后院,一株百年腊梅树映入眼帘;住宅前还有一棵百年观音柳。
读书房
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区漕运西路174号,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地方。旧址房屋,建于清末民初,座北向南,具有淮安民居特色。青砖灰瓦、木制门窗,系砖木结构小瓦平房。南院过继母陈家房屋,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有周恩来童年私塾馆、陈列室;西院张家14间房屋,建筑面积337平方米,有周恩来的父母居室、乳母居室、过继母居室、水井等。
读书处隶属淮阴市文化局领导,1995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2月由淮安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管理处独立归属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为正科级单位。1995年4月被公布为江苏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用于免费对外开放参观。
水井
在周恩来乳母蒋妈妈的住房前有一口水井,他们从这口井里打水来饮用洗漱、浇瓜浇菜。井沿上的洞孔是当年系井绳用的,井沿边的沟痕是打水绳索长期摩擦留下的。至今,井水仍然清澈透明,并且可以正常饮用。
榆树
水井附近还有两株榆树,据传是周恩来童年时期亲手所植。古树现已高达20米,粗壮的树干要两个成年人伸出双臂才能合围,龟裂的树皮又粗又厚。两株榆树的树龄达到100余年,为省二级保护古树。
一品梅
周恩来故居的西北侧有一块空地,占地700平方米,是周家的后院。在后院的西南墙角有一株腊梅树,其树龄达上百年。相传是周恩来诞生那年,祖父周攀龙亲手栽植的。人们习惯性地将它称之为“一品梅”。一品梅寓意总理日后将会官至一品,德至一品,人至一品。
观音柳
1908年,周恩来的生母、嗣母相继去世,八婶母杨氏成为了周恩来的实际监护人。杨氏笃信佛教“积善行德”,在周家十分败落艰难的困境下,仍不忘烧香拜佛,并在住宅面前栽种了一株观音柳。这棵观音柳,树龄达100余年,为省二级保护古树,是故居中的重要景观。
其他看点
故居导览图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78年初,淮安区委根据省委的故居按1910年周恩来离开淮安时的原貌进行修复的指示,立即进行研究,同时组织班子,于1978年5月23日成立了“淮安县周恩来同志革命文物征集领导小组”,下设“淮安县周总理故居修复办公室”,并招集人员,设立“文物资料征集组”“故居修复组”“故居陈列布展组”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在文物资料征集组,王金牛同志留守办公室,将其他同志从外地邮寄来的文物进行造册登记收藏等一系列工作。刘干荣同志带领其他同志分头跑遍了18个省市,走访周恩来在各地的亲属和在周恩来身边工作过的同志,拜访了周恩来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征集到了大量的文物史料,为周恩来故居的修复布展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故居修复组则根据文物资料征集组提供的周恩寿(周恩来的弟弟)回忆所绘制的故居草图,并调查了周总理的有关亲属和了解周总理故居情况的知情人,全面了解故居的原来状况。省建委批复下来后,淮安故居修复组的同志立即在全县建筑单位抽调260名技术熟练的木瓦工参加周恩来故居的修复工作。周恩来故居的修复于1979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3周年的日子正式开工。周恩来故居房屋的修复,仅仅用了16天时间,于1979年1月24日保质保量的顺利完工。
而故居陈列布展组则于1978年12月就进驻了周恩来故居西大院(原周恩来二祖父的房屋),在西大院的房屋里布置周恩来从出生到逝世的光辉一生图片展览。经过陈列布展组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终于在3月5日周恩来诞辰之前把“周恩来同志纪念展览”布置好。
1979年3月5日,周恩来故居正式开始对外开放,并设立了周恩来故居管理处。
保护
1988年,周恩来故居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号。
1996年,周恩来故居获得“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1997年,周恩来故居获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
2005年,周恩来故居获得“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称号。发挥淮安市红色旅游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优势,推动周恩来故居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高度重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工作。
2011年,周恩来故居获得“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16年,周恩来故居获得“我最向往的党史纪念地”称号。
2018年,周恩来故居开展调研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故居管理处重视古树的养护管理工作,专门聘请绿化养护公司,适时、定期对古树进行养护和复壮。并不定期邀请树木专家前来故居现场指导,对古树进行治虫、救治和复壮处理。
2022年,周恩来故居被列入革命文物名录。
相关文化
相关人物
周恩来
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1898年3月5日生于淮安市,原籍为绍兴市。周恩来在故居出生,并在此度过了12年的童年时光。1917年,毕业于天津市南开中学,后在日本求学的过程中,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19年,周恩来回到国内,在积极投入到五四爱国运动中还成为了天津市学生界的领导者,同时与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创建了觉悟社。后于1920年前去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周恩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在北京逝世。淮安县委根据全国人民的愿望,对周恩来故居进行整修。
邓颖超
邓颖超(1904—199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河南光山人,生于广西南宁。1910年随母迁居天津。后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组织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任执委兼演讲队队长,并与周恩来等组织了进步团体———觉悟社。1925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长。1925年发起组织了天津妇女联合会、天津各界救国联合会,并当选为“各界救国联合会”主席团委员,支援上海“五”斗争。同年8月,调广州市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兼妇女部长。年底,与周恩来结婚。她的主要著作被收入《邓颖超文集》。2002年,邓颖超逝世10周年,周恩来故居北侧新修建了“邓颖超纪念园”。
相关活动
2018年9月28日,周恩来故居举行“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家风展开展仪式暨“弘扬焦裕禄精神,做党的好干部”主题分享会。
2019年6月,周恩来故居管理处创建了校外志愿服务基地,同时组建了“‘芯’青年——小蜜蜂”宣讲团。
2019年,歌剧《周恩来》开始创作和排练,2022年便第一次登上了北京舞台。
2021年4月20日,周恩来故居举行“周恩来家风讲堂”揭牌仪式暨“修身齐家作表率——百名党员听周恩来家风的故事”周恩来家风讲堂首讲活动。
2021年5月26日,建湖法院组织干警们前往周恩来故居进行参观,同时开展了现场教学活动。
2022年12月12日,由周恩来故居管理处作为主办方的“永远的怀念——邓颖超水墨画展”在邓颖超纪念园举行。
参考资料
周恩来同志故居--周恩来纪念网.人民网.2023-05-06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5-06
淮安市降低国有重点景区 门票价格.中国江苏网.2023-05-06
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淮安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网站.2023-05-06
周恩来与《房》.百家号.2025-04-17
苏·周恩来故居.贵视网.2023-05-06
周恩来故居.淮安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网站.2023-05-06
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记忆”—周恩来纪念馆和故居.华夏经纬网.2023-05-06
周总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参观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网.2023-05-06
淮安周恩来故居.人民网江苏频道.2023-05-06
周恩来故居:大鸾从这里腾飞_百年党史.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5-06
学习楷模周恩来 践行嘱托再出发 ——淮安市淮阴区总工会开展实境教育活动.中国国情.2023-05-09
周恩来家风二三事--专题报道.人民网.2023-05-06
周恩来故居二三事.金台资讯.2023-05-06
淮安市人民政府.淮安市人民政府网.2023-05-06
探访周恩来故居:门匾由邓小平亲笔题写-周恩来纪念网.人民网.2023-05-06
淮安周恩来故居:海棠盛放一年年.金台资讯.2023-05-06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网.2023-05-06
大鸾腾飞的地方—走进淮安周恩来故居.华夏经纬网.2023-05-06
周恩来故居二三事【3】.周恩来纪念网.2023-05-06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司调研周恩来故居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国江苏网.2023-05-06
一品梅.淮安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网站.2023-05-06
周恩来故居修复开放的前前后后-周恩来纪念网.人民网.2023-05-06
淮安市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中国江苏网.2023-05-06
淮安入选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中国江苏网.2023-05-06
周恩来(1898~1976)--周恩来纪念网--人民网.周恩来纪念网.2023-05-06
邓颖超(1904—199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网.2023-05-06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家风展在周恩来故居开展.中国江苏网.2023-05-06
勤劳的“小蜜蜂” 热心宣讲周恩来精神.中国江苏网.2023-05-06
歌剧《周恩来》将首次登上北京舞台.中国新闻网.2023-05-06
恩来家风讲堂”在淮安区周恩来故居揭牌.金台资讯.2023-05-06
淮安:弘扬周恩来精神 建好周总理家乡.周恩来纪念网.2023-05-06
周恩来故居举办“永远的怀念---邓颖超水墨画展”.淮安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网站.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