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山,古称涂山,今称土山,位于曹县南部。涂山历史悠久,是涂山氏族的发源地。大禹治水时,曾在涂山与涂山氏女成婚。禹治水成功后,受舜禅让为王,在涂山大会天下诸侯,《左传·哀公七年》有:“禹会遗址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商汤时期,商汤率部落迁至涂山之阳的薄地,建城名。商汤死后,葬在涂山之阳,时有陵墓殿宇桐宫,威严壮观。今汤陵仍存。涂山还是大禹会万国诸侯之地、商汤会三千诸侯之地、景山是商汤受命之地、青山是项羽发迹之地。
人文历史
涂山历史悠久,是涂山氏族的发源地。大禹治水时,往来于涂山一带,在路上遇到涂山氏女,两人一见钟情,禹想到自己三十岁还没成婚,治水回来一定要娶此女子为妻。禹治水回来又见到在此等待的涂山氏女,于是与其在桑台(景山,又称楚丘,今曹县东梁堆景山遗址)成婚。婚后四日,禹即受命外出继续治水。《吕氏春秋·音初》记曰:“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命其妾候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曰:‘候人兮猗!’又:“禹三十未娶也,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曰;‘吾娶也,必有应矣。’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又:“禹娶涂山,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屈原《天问》有:“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涂山女,通之于台桑。”禹治水成功后,受舜禅让为王,在涂山大会天下诸侯,《左传·哀公七年》有:“禹会遗址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夏末,商汤率部落迁于涂山之阳的薄地(今曹县涂山西南三里,汉置薄县),建城名亳。
商朝建立后,涂山西南一带作为商初之都,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商汤死后,葬在涂山之阳,时有陵墓殿宇桐宫,威严壮观。
周朝,周穆王东巡,在涂山会盟诸侯,《左传·昭公四年》记:“穆有涂山之会。”
涂山之会
当时,涂山氏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中原各方国中势力最强。皋陶为涂山氏首领,禹任命皋陶为刑官,两族结成了牢固的政治联盟,对大禹治水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据《尚书舜典》记载:帝舜之时,禹为司空姓,皋陶
作士,伯益为虞。禹即帝位后,皋陶、伯益迭为大学士,涂山氏成了夏后氏最倚重的力量。为了进一步获得妻族的支持,大禹便携同女娇,在涂山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准备与共工决一死战。据《左传》记载:“禹会遗址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史记》云:“夏之兴也以涂山”。正是涂山之会,确立了禹的天下共主地位。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会议开始后,当时有个叫汪芒氏方国的部落首领防风氏,被共工收买了,有意怠慢大禹的命令。大禹当机立断,就在会上杀了防风氏,以儆效尤。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副其实的国王了。这使得与会的所有方国之君深感恐惧,他们只得小心翼翼地听从大禹的指挥。共工很快被大禹打败了,但共工的臣子相柳却不服气,妄图继续顽抗。相柳为人贪婪,时常抢夺民众的粮食,民众形容他长了9个脑袋,食量惊人,每次都要吃掉9座山高的食物。大禹于是又领兵继续进攻,再第一次世界大战杀掉了相柳。共工知道不是禹的对手,便逃掉了,据说最终还是被祝融杀死。
涂山汤陵
涂山汤陵,今曹县土山集西,现存封土南北长70米,东西宽50米,高1.5米。汤陵前现存有明、清两代的“重修汤陵碑”。
2000年8月,汤陵遗址被曹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0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不知道曹县有什么古山水?还不来了解一下!.百家号.202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