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文王

赵惠文王(前310年—前266年),原名赵何,战国时期赵国第七代君主,也称文王 。其父为赵国君主赵武灵王赵雍,其母名吴娃,因美貌得宠于赵雍被封为惠后。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8年),赵雍禅位于赵何,自称“主父”,赵何继位是为赵惠文王。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 295年)赵国爆发沙丘之乱,赵何围困主父赵雍致其饿死,此后赵何亲政。赵惠文王十七年(公元前282年),廉颇为将攻取齐国阳晋,同年秦国谋夺和氏璧,被蔺相如使计化解。随后赵将廉颇率赵军又在几(今大名县东南)击败秦军。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 270年),秦赵之间在阏与(今山西和顺) 发生了一场大战,赵奢将兵大败秦军。

赵惠文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卒,终年四十五岁,太子赵孝成王继位是为孝成王。赵惠文王在位三十三年,统治期间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任用乐毅为相,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赵奢为将,整顿赋税,国富民强,有效牵制了秦国的扩张。

人物生平

子凭母贵

赵武灵王继位五年后娶韩宣惠王女儿为夫人,二人生长子公子章,立为太子。赵武灵王十六年,游大陵,赵武灵王梦中有一奇异女子入梦,弹唱之下自言天下美人,无人能够出其右,赵武灵王对这女子日思夜想、不能忘怀。一日宴会赵武灵王与宴会上将梦中奇景讲述出来,想见梦中奇状,吴广听说之后,将其女娃赢进献于赵武灵王。娃赢名吴娃,此后宠爱不断,与赵武灵王生赵何,赵何被立为太子,惠后卒后,娃赢成为正室,史称赵惠后。

一国两王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8年),赵武灵王退位,自号“主父”,赵何即位是为赵惠文王,肥义为相国,定国都邯郸县。赵惠文王二年(公元前297年),赵武灵王至代地,次年灭中山国,将中山王迁往延安市(今陕西延安)。随后因公子章在诛灭中山国战役中立有军功,赵武灵王封长子赵章为安阳君,又任命田不礼为赵章的相国,赵章逐渐不服赵惠文王。李兑对肥义言,赵敬侯强壮且为人随心所欲,田不礼同样残忍好杀、骄横傲慢,这两人若在一起必有阴谋起。肥义回应李兑,言之必定尽力扶植赵何为王,不可不担心赵章与田不礼生异心,肥义之后又向高信一再陈明赵章与田不礼存在的隐患, 高信深以为然。

宫变亲政

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赵国君臣进行了一场朝会,表面上的主持者为赵惠文王,然而背地掌权者仍旧是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见长子赵章朝见弟弟的垂头丧气的样子,心生怜爱 ,“于是欲分赵而王章于代,计未决而辍。”此时二人之间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肥义等大臣开始加速向赵惠文王靠拢,代相田不礼与安阳君勾结,一场内乱在所难免。朝会后不久,赵武灵王带着公子章赵章与赵惠文王巡幸沙丘离宫(今河北省邢台市境内) 。赵章与田不礼作乱,以赵武灵王的名义召见赵惠文王,肥义被诛杀,高信与赵惠文王与对方战斗,赵成李兑赶来杀赵章和田不礼,灭其党贼而定王室。公子成被封为相国,号田单,李兑为司寇。赵章兵败,往赵武灵王宫里逃去,赵武灵王将其收留。公子成、李兑围困赵武灵王宫殿,赵章死后,两人认为当初是因为赵章的缘故围宫,如今即便放开也必死。于是继续围困赵武灵王宫,赵武灵王出不去又没有吃的,三月后饿死在沙丘宫。赵武灵王死,发丧告诸侯。

数次攻齐

赵惠文王九年(公元前290年),由赵梁领兵,与齐国联合进攻韩国,直到鲁关之下。赵惠文王十二年(公元前287年),赵梁领兵进攻齐国。赵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 286年),韩徐为统帅进攻齐国。赵惠文王十四年(公元前285年),燕国宰相乐毅统率赵、秦、韩、魏、燕五国联军进攻齐国,夺取了灵丘。赵惠文王与秦昭襄王在中阳相会。赵惠文王十五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会见赵惠文王,赵国与韩、魏、秦联合攻齐,齐王败逃。燕军孤军直入,攻下辛店。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赵国秦国数次攻击齐国,齐人患之,苏厉为齐国向赵惠文王致书,苏厉在信中向赵惠文王陈明秦国联合赵国攻打齐国的真实目的,秦国乃是为了胁迫赵国灭韩国,倘若赵国真的任由秦国攻取韩国,秦国日后也将凭借韩国的地理优势攻取赵国上党。若是赵惠文王选择与齐国交好可留一个贤德的美名,若是不然也可带领各国征讨秦国。赵惠文王于是停止攻伐齐国。此后赵惠文王与燕王相会,由廉颇领兵进攻齐国,大胜,取齐国阳晋(今河北晋州西北)。

完璧归赵

赵惠文王十七年(公元前282年),赵惠文王得楚国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令送书信于赵惠文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惠文王跟大将军廉颇商议,赵惠文王认为即便给了和氏璧也得不到秦国的城池,不给恐怕秦国的军队就会过来了。随后宦官令缪贤举荐蔺相如,蔺相如见赵惠文王进言,秦强赵弱城池不可不给,秦国以城池求和氏璧,若是赵国不给问题在赵国,若是秦国不给城池则问题在于秦国。蔺相如向赵惠文王保证以和氏璧换城池,否则必然完璧归赵,于是蔺相如奉璧入西秦。秦王坐章台见蔺相如,蔺相如见秦国没有给赵国割让城池的意思,于是称和氏璧有瑕,蔺相如拿到和氏璧之后以毁玉相威胁,对秦王言之,布衣相交尚不可欺,更何况两个大国之间。当初赵王斋戒五日将玉璧送出如今秦王自然应该斋戒五日将玉璧迎回。秦王认为不可强夺,于是应允,蔺相如借机将玉璧送回赵国。 同年乐毅率领赵国军队攻打魏国的老子,秦国因为记恨赵国不同它一起攻打齐国,就征讨赵国,攻下赵国的两座城池,次年秦国再次攻取赵国的石城。

赵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秦军夺取了赵国的两座城。赵国把伯阳还给魏国。赵奢领兵,攻取齐国麦丘。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80年),廉颇领兵,进攻齐国。赵惠文王与秦昭襄王在西河之外相会。

渑池之会

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 279年),秦昭襄王使使臣赴赵,约赵惠文王于渑池县(今河南渑池西)会面,赵惠文王畏秦不欲行,廉颇、蔺相如献计于赵惠文王,若不行,显得赵国软弱怯懦。赵惠文王随即前往,蔺相如随行,廉颇将二人送至边境。廉颇送别赵惠文王时建议早立太子,若是三十日之内无法返回也好绝了秦国的想法。赵惠文王应允,与秦昭襄王于渑池会面。秦王饮酒兴起对赵惠文王说听闻阁下好音,请奏瑟。赵惠文王从之,秦国御史随即记载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上前对秦王说赵王听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击。秦王不愿,蔺相如以死相逼。于是秦王击缻,蔺相如令赵御史记载秦王为赵王击缻。秦国群臣请赵国以十五国为秦国贺寿,蔺相如亦请秦国以咸阳市为赵王寿。秦王不能加胜于赵国,赵国也以重兵威慑秦国,秦国不敢轻举妄动。既罢归国,蔺相如因功被封为上卿。

征战不断

赵惠文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赵国内瘟疫大规模流行,同年赵惠文王立公子丹为太子。

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76年),楼昌领兵,进攻魏国的幾邑,未能夺取。十二月,廉颇领兵,占领幾邑。次年廉颇领兵,攻克魏国城池并修筑城墙,此后又攻取安阳市

赵惠文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74年),燕周领兵,攻克昌国高唐县。赵惠文王与魏安僖王联合共击韩国,包围华阳。韩相派遣使臣陈向秦国求救,秦昭襄王听取陈筮的意见,派遣穰侯魏冉、客卿胡阳和名将白起率军救援韩国。胡阳伤魏主将芒卯,白起斩首十二万。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0年),赵国派赵公子到秦国作质子,并借机打算用焦、黎、牛狐交换被秦占领的蔺、离石区、 祁。赵国得到蔺、离石、祁等地时,拒绝把焦、 黎、牛狐给秦国。于是秦赵之间在阏与(今山西和顺) 发生了一场大战,赵奢将兵大败秦军,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

英年早逝

赵惠文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终年45岁。随后太子赵孝成王即位是为孝成王。

人物影响

沙丘之乱

沙丘之乱表面上是赵国统治阶层之间因为政权的更迭而产生的内乱,其影响却是相当深远的。赵武灵王身死,赵惠文王本身并不是胡服骑射改革的继承者,赵国的改革就此终止。因为动乱赵国大批人才或身死或出走,沙丘之乱中赵相肥义为保护赵惠文王被杀,沙丘之乱后,赵国国政被赵国赵成李兑把持,庞煖因此被人排挤,不得不离开了赵国。乐毅离开赵国去魏国避乱,后在燕国封侯拜相。楼缓因被人排挤,后入秦,事秦昭襄王,数年后出任秦相,显赫一时。剧辛,听闻燕昭王求才,出走燕国拜相,与郭隗、乐毅、邹衍齐名。这部分人的出走客观上导致了赵国人才的损失,此后赵国虽保持强国地位但在对外关系中逐渐失去主动权。

遏制秦国

赵惠文王在位后期多方出击,公元前283年攻齐,公元前284、283年攻魏,公元前281年攻齐,公元前276年攻魏,公元前275前攻魏,公元前274年攻齐,公元前271年攻齐。同时与秦国进行了六场战争,凭借对秦国的几场大战,致使秦国兼并的速度减缓,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秦进攻赵的速度。时人称“尝抑强齐四十余年,而秦不得所欲。”

人物轶事

苏代止赵王伐燕

赵国准备攻打燕国,苏代作为燕国使臣面见赵惠文王,苏代见赵惠文王言之路过易水见到一只背角无齿蚌从水中出来,鹬跑来啄蚌的肉,蚌用蚌壳夹住了鹬的长喙。蚌认为只要不放鹬,鹬就能变成死鹬,鹬认为只要不放开蚌,蚌就会因为脱水变成死蚌。两个都不肯相让,最终被渔夫一起捡走了。如今赵国攻打燕国,双方相持不下,百姓遭殃,秦国却会成为不劳而获的渔夫,希望赵惠文王仔细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深以为然,此事乃止。

庄子说剑

赵惠文王喜欢剑术,住在宫门左右的剑客有一千多人,在赵惠文王面前日夜互相击剑,一年死伤一百人,而赵惠文王仍然不厌。如此下去三年之后国势衰微,其他诸侯国就像谋夺赵国。太子悝于是千金招募能说服国君停止剑术活动的人,有人举荐庄子。太子于是向庄子授千金而庄子不受。庄子着剑士服面见赵惠文王,庄子进殿而不跪拜。庄子向赵惠文王陈明自己的剑术天下无敌,可十步取一人,千里无阻挡。赵惠文王命庄子准备,七天之后,庄子再次面见赵惠文王说自己 有三种剑,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民之剑,天子之剑以其余各诸侯国为利刃,一旦使用可以匡扶天下,使天下臣服。诸侯之剑如雷霆之震,四境之内没有不归附而听从国君命令的。庶民之剑,蓬头垢面、互相袭击与斗鸡无异,于国事也没有助益。赵惠文王拉庄子上殿,厨师端上饭菜,赵惠文王绕着饭食走了三圈。此后赵惠文王三月未出宫门,剑士皆自杀于住处。

家族成员

祖辈

曾祖父赵成侯,姓赵,名种,赵敬侯之子。

祖父:赵肃侯,姓赵,名语。

父亲:赵武灵王赵雍,在任期间实行胡服骑射改革,使赵国国力强盛,身战国强国之列。

母亲:吴娃,小字吴娃,赵武灵王的宠妃。

同辈

兄长:赵章,赵雍长子,封公子章,死于沙丘之乱

姐姐:姓名不详,赵惠文王同母姐,赵惠后吴娃之女, 前286年(赵惠文王十三年)去世。

王后:赵威后,又称赵威太后、孝威太后,为赵惠文王王后,赵孝成王长安君庐陵君燕武成后之母。姓名不详。

弟弟:

平原君,封平原君,在赵惠文王与赵孝成王时期担任宰相,战国时期政治家,与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魏无忌魏无忌、楚国黄歇黄歇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赵豹,封平阳君

后代

女儿:燕武成后,名不详,嫁燕国,是为燕后

儿子:赵丹,赵孝成王

长安君,在齐国为质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东周列国·战国篇 (1999).豆瓣电影.2023-05-18

搜索: 《大秦帝国之崛起》.豆瓣.2023-05-18

西风烈 (2004).豆瓣电影.2023-05-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