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斑牡丹

紫斑牡丹(学名:芍药属 rockii (S. G. Haw & Lauener) T. Hong & J. J. Li ex D. Y. Hong),为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落叶灌木。紫斑牡丹主要分布于中国、加拿大韩国俄罗斯等国,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甘肃省陕西省、湖北、河南省等省区。其主要生长在海拔1100~28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中。

紫斑牡丹茎皮呈褐灰色。叶通常为二或三回羽状复叶,具叶柄,小叶呈卵状披针形,多全缘,少数3深裂。花单朵顶生;花瓣通常为白色,稀淡粉红色。蓇葖果(幼)呈长椭圆形。花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

紫斑牡丹花色鲜艳、香味浓,观赏价值较高,可用于园林绿化。其茂密的枝叶能够固氮供氧,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在绿化荒山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其种子可榨油,花蕾和花瓣可作为食品、饮料、沐浴露等的原料用。此外,其地上部分可加工为生物农药和防腐剂,用以抑制白粉病、锈病等;还可用于活性炭、乙醇等产品的加工。紫斑牡丹在2013年被列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濒危物种,保护等级为易危(VU);2021年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一级保护植物。

栽培历史

紫斑牡丹栽培区域大体上在中国陕西西安以西、青海西宁以东、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南部。中国兰州、临洮县临夏回族自治州陇西县一带为其栽培中心。中国兰州市秦汉之时名为“金城”,据考古推测,兰州野生种牡丹少算也有3000年历史。从古老品种的形态分析来看,丝绸古道开通之日,当是紫斑牡丹与其他牡丹相会之时。据清末《甘肃新通志》记载,牡丹在中国甘肃“各州府都有,惟兰州较盛,五色俱备……”,说明古金城——今兰州应是甘肃紫斑牡丹的栽培中心。1991年,紫斑牡丹杂交后代第一次公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993年,相关科研单位在和平牡丹园设立了试验点、实习基地,完成了紫斑牡丹新品种选定、开花习性试验等工作。1997年,中国北京市建立了紫斑牡丹杂交种引种驯化试验点。截至2003年,兰州和平牡丹园就有近600个优秀杂交种;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60万株紫斑牡丹各种规格的苗木被引种到世界各地。

形态特征

紫斑牡丹为落叶灌木。

茎皮呈褐灰色。

叶通常为二或三回羽状复叶,小叶,多为15枚,呈卵状披针形,长2.5~11厘米,基部圆钝,顶端渐尖,多全缘,少数(常常是顶生小叶)3深裂,上面无毛或主脉上具白色长柔毛,下面多少被白色长柔毛,叶表面呈现深绿色,有些边缘处暗褐色,个别叶深褐色,背面淡绿色;叶柄上面凹槽多为浅褐色。

花单朵生顶生,直径达19厘米;花瓣通常为白色,稀淡粉红色,基部内面具一大紫色斑块;雄蕊极多数,花丝和花药全为黄色;花盘花期全包心皮,呈现黄色;心皮5个,密被绒毛,柱头为黄色。

果实

蓇葖果(幼)呈长椭圆形,长2.5厘米,直径1厘米。

物种分布

紫斑牡丹主要分布于加拿大韩国俄罗斯等国,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甘肃省陕西省、湖北、河南省等省份。

生长习性

紫斑牡丹主要生长在海拔1100~28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中。紫斑牡丹为阳生植物,喜光,喜干燥凉爽,在湿热的地方易患病害;耐寒,分布区年平均气温在5~12℃,绝对最低气温-29℃,绝对最高气温41℃,盛夏气温超过35℃,且无风时,会发生叶片枯黄的现象,当气温降到-3℃时,会进入休眠期。其为深根性植物,在潮湿、积水的地方根系会窒息、死亡;适应性很强,无论是在微酸性的森林腐殖质土壤,还是在贫瘠的险峰石缝中均能生长。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中旬。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当紫斑牡丹的蓇葖果表面颜色从绿色变成浅黄色时,种子基本上在九成熟,可在此时采集,而后将果果荚放在塑料袋里,密封堆沤几天,然后去掉果荚。用40~50℃的温水浸种24小时,连续浸种5天,而后用常温水浸种7天,在种皮软化、膨胀时,去除杂质、霉变的种子,在9月上旬即可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上进行条播。播种后覆土,然后覆盖地膜或草,当年即可生出胚根。

嫁接繁殖

紫斑牡丹嫁接采用的是实生牡丹或弄岗报春苣苔根砧。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嫁接接穗选择当年生健壮、饱满、无病害的枝或芽,随接随剪。嫁接时,将芍药根的顶端削平,在平面切口的中间用刀下切,切口稍长于接穗的削口,将2~3个芽的接穗削成楔形插入砧木切口的中间部位,而后用塑料胶带绑住接口,栽植在湿润的土壤里,填土踩实,覆盖地膜。第二年春天,接穗萌动时逐渐去膜去封土。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在紫斑牡丹的生长发育期间,每年至少施3次肥,春夏季施用速效性肥料,秋季施用有机肥料;需要及时清除禾本科杂草,可用除草剂防除;紫斑牡丹较耐旱,但干旱时也要及时浇水,保证土壤有足够的水分,雨后还要及时排积水;定植3~5年后,需要进行土壤的深翻熟化。

病虫害防治

病害

紫斑牡丹的病害主要有牡丹灰霉病、根结线虫病等。牡丹灰霉病可通过在种植前施用喃丹或甲基异柳磷颗粒剂等对土壤进行消毒或发病时施用波尔多液、菌百清或代森锌喷洒进行防治。根结线虫病的防方法为在种植时选择抗病的种子进行种植,或在发病时,将呋喃丹颗粒剂撒在土层中。

虫害

紫斑牡丹的虫害主要有吹棉蚧黄刺蛾等。吹棉可通过在种植前选择无病虫害的种子种植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壤质沙土及沙质壤土地或在害虫卵盛孵期施用氧化乐果辛硫磷乳油进行防治。黄刺蛾主要的防治方法有人工摘除虫叶、消灭越冬的虫茧或在美国白灯蛾的孵化期,施用杀灭菊酯乳油进行喷洒。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紫斑牡丹因其自身生物特性,以及人为过度采挖等因素,其分布范围逐渐减小,数量也逐渐减少。

致危因素

紫斑牡丹的致危因素有自身因素和人为因素等。紫斑牡丹繁育系统效率低,群落的生存竞争较为脆弱,导致其群居逐渐衰退;紫斑牡丹种子易遭到虫害,例如甲虫常常啃食紫斑牡丹的心皮和胚珠;人们的过度采挖是紫斑牡丹濒危的最大因素,导致数量逐渐减少。

保护等级

紫斑牡丹在2013年被列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濒危物种,保护等级为易危(VU);2021年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一级保护植物。

功用价值

观赏价值

紫斑牡丹大、颜色鲜艳、香味浓烈,花瓣基部具有明显的紫黑色斑块,观赏价值较高,是中国的花卉珍品,也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种质资源。

经济价值

紫斑牡丹种子可榨油,花蕾和花瓣可作为食品、饮料、沐浴露等的原料用。此外,其地上部分可加工为生物农药和防腐剂,用以抑制白粉病、锈病等;还可用于活性炭、乙醇等产品的加工。

生态价值

紫斑牡丹的实生苗适应性较强,根系发达,可防止水土流失;其茂密的枝叶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尘埃以达到固氮供氧的作用,对于绿化荒山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品种

野生品种

紫斑牡丹野生种广泛分布于海拔高、较为干旱寒冷的地区。植株高大,1~2回羽状复叶,小叶多而狭(大多15枚)花多为白色,单瓣,柱头为黄白色。按区域分布有甘肃兴隆山林区野生紫斑牡丹、甘肃文县地区野生紫斑牡丹、陕西延安市野生紫斑牡丹、湖北神农架林区野生紫斑牡丹等。

栽培品种

紫斑牡丹杂交资源非常丰富。紫斑牡丹按花色分有白色、淡绿色、淡黄色等9种。紫斑牡丹按花型分有单瓣型、荷花型、蔷薇三姐妹型、托桂型、皇冠型、绣球科型、台阁型这7大花型。紫斑牡丹也有按色斑分类,色斑可有浅红色、红色、棕色等7种颜色,色斑形状可为圆形、卵圆形、椭圆形等8种。

参考资料

紫斑牡丹 (zǐ bān mǔ dān).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2023-06-08

..2023-06-08

紫斑牡丹 Paeonia rockii|iPlant.物种2000中国节点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06-08

..2023-06-08

Paeonia rockii var. rockii |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6-08

Paeonia rockii |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6-08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15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6-08

..2023-06-08

..2023-06-08

..2023-06-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