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前的蒲公英

风起前的蒲公英(英文名:Bitter Sweet Ballad),是由梁君健、唐韬、刘张铂泷执导,权煜飞、张展豪、王璐瑶、冯小云主演的纪录片电影,于2025年6月25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风起前的蒲公英》以蒲公英中学合唱团四名少年的真实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在老校区搬迁、升学压力、家庭流动等现实困境中,以音乐为锚点守护梦想,如蒲公英般坚韧生长的故事。

2023年,《风起前的蒲公英》获第17届FIRST青年电影展竞赛单元“最佳纪录长片”提名。2024年,该影片获得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和“最受传媒关注影片”提名、第十三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剪辑奖、2024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国家影像典藏工程永久收藏”等多项荣誉。2024年,北京电影节推介该片时,将之称为“中国版《放牛班的春天》”。

剧情介绍

北京蒲公英中学是北京市第一所专门为进城务工者的子女创办的中学。袁小燕老师已经在这所学校的合唱团工作了八年。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她都要选一批热爱音乐、基础条件好的初一学生加入合唱团。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这座最初建立在废弃车间里的初中将搬到新建的现代校舍。在老校区的最后一年里,合唱团迎来了新一批孩子,而升入初二的团员们则需要和家人面对未来的选择。对于合唱团的孩子们来说,初中生涯终将会被升学的压力和离别的无奈所中止。在这段与音乐为伴的人生旅程中,他们一直品尝着属于青春岁月的苦乐悲喜,将它们深埋心底,转化为成长的养分。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创作背景

2017年的春天,梁君健的一位师兄向他介绍了北京蒲公英中学,这是一所很特殊的学校,因为在北京等一线城市,极少会有专门为外来务工人员孩子们提供中学教育的学校。学校之前是村办企业的一间厂房,已经存在有一段时间了。拍摄团队在真实赴地后,发现这所学校与在社会新闻报道中,对那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们的校园环境有着很大区别。当导演梁君健等人第一次进入这所学校时,看到墙上有丰富生动的涂鸦,乒乓球台上晒着白萝卜干,孩子们有很活泼的动感,足以给人很大的振奋感。另外,刚好处在一个较大的时代背景,就是北京这座城市的变化与更新本身会对每一个个体带来影响。

在第一次探访蒲公英中学、接触合唱团的孩子们时,导演梁君健便感受到,音乐对于这些孩子而言,是“生活中的一抹亮色”,而孩子们对音乐的单纯情感和独特表达,也是得以构成一个“好的音乐故事”的关键要素。与其他常规学校的合唱团相比,蒲公英中学合唱团并没有太多后天规训的痕迹,却也因此能够更加“原生态”地呈现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们对音乐最纯粹的热爱和向往。也正是这样不加“训练”的,带着自身生命力的、青少年的向上感,让影片更能具备动人心弦的独特感染力。

创作过程

电影《风起前的蒲公英》由深耕纪实影像20年的清影工作室制作。《风起前的蒲公英》延续清影工作室一贯的“影视人类学”观察式拍摄手法,摄影团队驻扎北京蒲公英中学500余天,捕捉少年们晨练、吊嗓、摘柿子、写作业等每一个琐碎又真实的日常生活场景,以蒲公英隐喻流动少年们的坚韧成长。

《风起前的蒲公英》于2017年正式开机,至2019年结束,长达两年的跟踪式拍摄,800小时的总素材积累,为整部影片奠定了现实主义的质感和底色,也为人物与故事的“自由生长”预留出充分的延展空间。历时四年的后期制作和精心打磨,致力于呈现歌声的美好与生活的平凡之间的交替关系,更好地还原蒲公英中学孩子们的真实生活状态和喜怒哀乐,将这段苦乐参半、忧喜交加的青春成长故事呈现给观众。

上映与票房

前期宣传

2023年7月24日,《风起前的蒲公英》在FIRST青年电影展首映。

2024年4月19日,作为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真实至上”单元中的展映影片,《风起前的蒲公英》在北京万达CBD上映。6月,导演梁君健清华大学“人文清华”讲坛分享了影片创作历程。12月19日,《风起前的蒲公英》在深圳举办了放映活动。

2025年6月7日,《风起前的蒲公英》举行“首映在广州市”首映礼。

上映信息

票房信息

2025年6月25日,《风起前的蒲公英》上映首日票房3.2万元,上映首周票房18.2万元。截至2025年7月1日,累计票房47.8万元,分账票房45.7万元。

影片鉴赏

在主题的呈现上,《风起前的蒲公英》选择了更贴近于孩子的视角,尝试从孩子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包括他们眼中的合唱团、学校、北京。影片致力于呈现中学生独有的气质和他们对于周遭世界的特殊触感;不仅有倾诉或抱怨,更多的是感受和体会——人生经验不论好坏,都被这些孩子转化为自己茁壮生长的养分。影片通篇都没有使用旁白解说式的第三者讲述,而是遵循“静观”的美学风格,“通过稳定考究的镜头,捕捉人物的生活细节和现实中打动人心的气氛”,这也是联合导演和摄影指导刘张铂泷所想要最终呈现的效果。而影像独有的真实张力和叙事魅力,也为观众提供了身临其境的“在场感”和润物无声的情感共鸣。

影片采取交叉叙事的结构,围绕合唱团这一轴心,将四位主角的命运串联在一起。即便是截然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轨迹,四个孩子对音乐的热忱和喜爱都是共通的。音乐还作为一种听觉感官调动,辅助影片对真实环境和记忆的复原。联合导演唐韬认为,歌声实际上为影片拓展了新的感觉维度。音乐在《风起前的蒲公英》中不仅以配乐的简单形式存在,而是作为叙事整体的有机组件,与镜头语言一同支撑起影片立体的共情空间,唤起观众心底的青春记忆。

影片评价

2024年,北京电影节推介该片时,将之称为“中国版《放牛班的春天》”。

获得荣誉

以上荣誉奖项为部分列举

参考资料

风起前的蒲公英.豆瓣电影.2025-07-01

清华团队打造纪录电影《风起前的蒲公英》,音乐之光照耀成长之路.腾讯网.2025-07-01

风起前的蒲公英.猫眼专业版.2025-07-01

Feng Qi Qian de Pu Gong Ying.IMDb.2025-07-01

电影《风起前的蒲公英》提前点映 获赞中国版《放牛班的春天》.百家号.2025-07-01

电影《风起前的蒲公英》6月25日,全国艺联专线上映.猫眼电影.2025-07-01

风起前的蒲公英 获奖情况.豆瓣电影.2025-07-01

清华团队打造纪录电影《风起前的蒲公英》,音乐之光照耀成长之路.百家号.2025-07-01

清讯 | 清影纪录电影《风起前的蒲公英》北影节真实展映.澎湃新闻.2025-07-01

风起前的蒲公英.1905电影网.2025-07-01

翻山越海路过人间,梁君健的纪录人生.澎湃新闻.2025-07-01

全国艺联2024艺术新作·冬暖影展:深圳、重庆放映及主创交流活动圆满举办.搜狐网.2025-07-01

..2025-07-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