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僚(? - 公元前515年),姬姓,名僚(又名州于),吴国吴(今苏州市)人,吴王夷昧(又作夷末、余昧)之子(一说庶兄),春秋时期吴国第二十三代君主。
公元前526年,吴王夷昧去世,吴王僚继位,屡次兴师伐楚。吴王僚十二年(公元前515年),吴王僚的堂兄弟阖闾设宴,专诸藏匕首于鱼腹,将吴王僚刺死。
司马贞《史记索隐》评价:“光既篡位,是称阖闾。王僚见杀,贼由专诸。”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吴王僚(? - 公元前515年),姬姓,名僚(又名州于),吴国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吴王夷昧(又作夷昧、余昧)之子(一说庶兄)。公元前526年,吴王夷昧去世,本来想将王位传给弟弟季札,季札不想当王,逃走,于是,吴王僚继位。
兴师伐楚
吴王僚二年(公元前525年),吴王僚派阖闾率军攻打楚国,公子光战败,并且丢失了吴王僚所乘坐的船。公子光惧怕获罪,便偷袭楚军,夺回王船后才敢回军。吴王僚八年(公元前519年),吴王僚再派公子光率军攻打楚国,击败楚军,将楚国的前太子建的母亲从居巢迎接到吴国,并且借势北伐,击败陈国和蔡国的军队。
吴王僚五年(公元前522年),伍子胥逃到吴国,公子光以太子宾客之礼招待他。公子光是吴王诸樊的儿子,公子光认为,吴国是先立贤,再兄终弟及,而吴王寿梦四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夷昧、四子季札)中,季札最贤,但他不想当王,而后才轮到长子诸樊继位,之后余祭继位,再夷昧继位,夷昧死后,季札再次推辞不想当王。按照兄终弟及的传统,此时,应该立诸樊的儿子(也就是阖闾)为王,而不应该是吴王僚继位。公子光心中不忿,于是便暗中招纳贤能之士,准备袭击吴王僚,夺回王位。
吴王僚九年(公元前518年),楚国边邑卑梁氏的少女与吴国边邑的女子为采桑树发生争吵,两个女子的家人发怒而互相攻杀,两国边邑长官听说后,也发怒而互相攻打,并且吞灭掉了吴国的边邑。吴王僚大怒,于是派公子光率军讨伐楚国,夺取楚国的居巢和钟离二城,才凯旋而归。
被刺身亡
之前,伍子胥投奔吴国时,曾经对吴王僚分析攻伐楚国可以获取的利益,阖闾劝吴王僚,说“伍子胥的父兄都被楚平王杀害,劝大王讨伐楚国只不过是为了报私仇而已。攻打楚国,未必可以获取利益",伍子胥于是知道公子光想篡位的野心,遂将勇士专诸引荐给公子光,公子光大喜,便以伍子胥为宾客。伍子胥退隐乡下从事耕作,等待专诸刺吴王僚的行动。
吴王僚十二年(公元前515年),吴王僚趁楚平王驾崩,国内动荡之时,再次兴兵伐楚。派遣公子盖余、烛庸率兵围困楚国的六和潜两个城池,派遣季札去晋国,看诸侯的动向。然而,楚国派兵切断了吴军的后路,吴军不能回国。因为兵将都在外边,国内空虚,阖闾和专诸都认为时机已到。四月,公子光宴请吴王僚,但暗中埋伏了甲士,吴王僚率领亲信及护卫队来到公子光的家中,有众多护卫严密保护,公子光假借足疾,进了地下室,而专诸将匕首藏于烤鱼的腹中,伪装上菜,呈献到吴王僚身前时,突然从鱼腹中取出匕首刺向吴王僚,吴王僚当场毙命,同时,专诸也被吴王僚的护卫杀死。吴王僚死后,公子光继位为王,是为吴王“阖庐”。
家族成员
人物评价
姬泰作吴,高让雄图。周章受国,别封於虞。寿梦初霸,始用兵车。三子递立,延陵不居。光既篡位,是称阖闾。王僚见杀,贼由专诸。夫差轻越,取败姑苏。甬东之耻,空惭伍胥。(司马贞《史记索隐》评)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中国历史上的大刺客之要离(一).上游新闻.2023-08-12
《刺客列传》演职人员.猫眼电影.2023-08-12
1993《将邪神剑》演职人员.猫眼电影.2023-08-12
1996年《东周列国·春秋篇》.猫眼电影.2023-08-12
鲍国安.电影网.2023-08-12
廖骏雄.猫眼电影.202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