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从义

杨从义,生卒年月不详,是南宋天兴(今陕西凤翔)人。他在靖康之变年间应募,从吴玠立功,后授金州总管知洋州事。他在地方兴办学校,振作士类,重视农政,修建水利,通运输,疏险滩。在绍兴市年间,他曾建议敕封凤凰山昭烈公为水神,实为宿将据守,以备攻讨。直到绍熙元年,庙貌倾,他前往观瞻,乃命金州汉阴县主管劝农田公事何躛重修,并在八月兴工,第二年冬竣工,并令具碑文以纪其事。

人物简介

杨从义,靖康中应募,从吴立功,授金州总管知洋州事,在地方兴办学校,振作士类,重农政,修水利,通运输,疏险滩。绍兴间,宣抚使岳飞,建议敕封凤凰山昭烈公为水神,实为宿将据守,以备攻讨。迄至绍熙元年,庙貌倾圮,往返观瞻,神色然,乃命金州汉阴县主管劝农田公事何重修,是年八月兴工,第二年冬竣工,并令具碑文以纪其事。

靖康之变元年(1126),金兵南侵,杨从义应募原州区(治今镇原县),积功升队将。

绍兴元年(1131)五月和十月,金军十余万先后两次攻打和尚原(今大散关以东),杨从义守神岔,与金兵大战,擒敌酋泼察胡郎君,俘斩千余人。

绍兴市四年(1234),金兵攻入大散关,欲取汉中市、巴蜀,至杀金坪,全蜀震动,时从义随吴?扼守杀金坪(在今甘肃省徽县境)第二线堡垒,一日三战,杀敌甚众。万人敌堡统领姚仲负重伤,从义代之,战五日,所向披靡。虏遁。

主要经历

绍兴五年,从义任洋州(今洋县知州,兼管内安抚司公事。洋州西(今?水河东岸)有八堰,久废不治,从义皆修治之,至今仍称杨填堰,灌溉洋县城固县田五千余顷。又增营田十四屯,公私以济。宣抚处置使报告朝廷,朝廷予以褒奖。

绍兴十一年(1141)七月,从义随统制杨政,与金兵先战于石鼻寨(宝鸡县西),俘敌军首领珍珠孛?;再战于和尚原,从义率千人先登,鼓噪?进,从天将明直战到黄昏,金兵大败。以功升统制。

绍兴市三十一年(1161),吴?遣从义规取大散关。从义视形势难以力夺,只宜智取,乃尽易旗帜,夜增火鼓,示不可测,金兵亦增强守备,转运粮草,为持久计。吴?亲攻德顺(今甘肃静宁县),以分虏势,金帅合喜果分兵应援。绍兴三十二年闰二月,从义遣兵惊扰敌寨,断其饷道,焚东西二山楼橹,全军擂鼓呐喊,声震山谷,金兵惊骇,弃关而逃,从义进占和尚原。第二天,金兵复来,从义领兵迎击。时风雨雹雾大作,天昏地暗,敌军头领中箭大败而逃。宝鸡市金兵尽焚大寨,退保凤翔区。从义以功升和州(今甘肃省临夏县西北)防御史,赐爵安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七百户,实封百户。

孝宗隆庆三年(1165),吴?镇汉中市,令从义复任洋州知州,洋人举酒相贺,老幼欢迎,不绝于路。从义暇日读《留侯》,慕之,锐意求退。皇上任命他为台州市(今淅江临海县)崇道观提举,在梁(州,治今汉台区)、洋(州,今洋县)之间择地安居。隆庆五年二月十八日以疾终,年78岁,葬于城固县?水河东丁家村杨填堰侧,今墓犹存。从义性宽厚,不以其贵骄人。军旅之暇,采集诸史百家,辑《兵要事类》凡三十卷,行于世。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