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蓉,女,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研究领域为类脑计算,数据存储,纳米器件。
1991年7月,赵蓉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工程学士。1999年7月,赵蓉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3月,赵蓉担任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数据存储研究院,历任资深科学家,先进存储技术实验室主任等。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赵蓉担任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工程产品开发系副教授, 科技创业总监,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2024年5月,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团队研制出了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基于该研究成果的论文《面向开放世界感知、具有互补通路的视觉芯片》作为封面文章,于5月30日登上《自然》杂志。赵蓉是该研究成果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91年7月,赵蓉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工程学士。1999年7月,赵蓉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8年3月,赵蓉担任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数据存储研究院,历任资深科学家,先进存储技术实验室主任等。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赵蓉担任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工程产品开发系副教授, 科技创业总监,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2024年5月,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团队研制出了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基于该研究成果的论文《面向开放世界感知、具有互补通路的视觉芯片》作为封面文章,于5月30日登上《自然》杂志。赵蓉是该研究成果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赵蓉表示,“天眸芯”为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重要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结合团队在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类脑软件工具链和类脑机器人方面的应用落地的技术积累,“天眸芯”的加入将能够进一步完善类脑智能生态,有力推动人工通用智能的发展。
研究领域
类脑计算,数据存储,纳米器件。主要包括低功耗类脑计算和芯片技术,低功耗、多模态新型神经形态器件,类脑感知器件和芯片设计,超高速、低功耗、高性能非易失性存储器和芯片技术。
主要论文
参考资料
主要成就
2024年5月,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团队近日研制出了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基于该研究成果的论文《面向开放世界感知、具有互补通路的视觉芯片》作为封面文章,登上《自然》杂志。赵蓉是该研究成果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
参考资料
赵蓉.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2024-05-30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新浪财经.2024-05-30
世界首款!清华芯片突破再登《自然》封面.百家号.2024-05-30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百家号.2024-05-30
赵蓉.中国知网.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