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十九号卫星

实践十九号卫星为中国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

2024年9月27日18时30分,实践十九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2024年10月11日,实践十九号卫星在中国东风着陆场成功回收。

实践十九号卫星作为中国“十四五”规划期间的重要新技术试验卫星,在可重复使用、高微重力保障、高承载比及再入环境试验服务等方面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为新技术验证与预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提供有力支持。

发展历程

研制历程

2018年7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圆满完成了实践十九号卫星全尺寸模型空投试验。该试验共进行了2架次,获得了技术要求中提出的所有测量数据,充分验证了回收系统减速伞弹射、减速伞连接分离、主伞出舱、主伞开伞、前端头分离、气囊充气及缓冲脱伞等关键环节和工作程序的设计,达到了试验目的。该试验的圆满成功是回收系统研制过程中的重大里程碑事件,对回收系统产品星上总装状态和流程进行了较为真实的演练,为产品状态的确定和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发射历程

2024年9月27日18时3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37次发射。

2024年10月11日,中国在东风着陆场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的植物及微生物育种载荷、自主可控和新技术验证试验载荷、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社会公益和文化创意载荷等回收类载荷已全部顺利回收。

2024年10月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20大类。其中,种类最丰富的是植物材料,有水稻、小麦、酸枣、高粱等,共有1800种,由安徽援藏建设的太空育种也在其中。11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通过“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的5种水稻和大豆种子,在海南南繁基地成功播种。

2024年10月29日,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在北京举行,首次在太空遨游14天的祁门槠叶种茶籽交付祁门县有关部门。祁门槠叶种是适制祁门红茶的当家树种,具有持嫩性强、产量高、抗寒性强等特点,是首批认定的国家级茶树良种,但在产量、抗病性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024年6月底,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省祁门红茶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实验项目承接单位,在平里、历口、祁红三地摘取了祁门槠叶种茶籽参与实践十九号卫星太空育种实验。

2024年11月21日下午,中华航天博物馆举行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的西藏高原种子交接仪式。实践十九号卫星相关项目部门负责人向中央引导地方项目西藏高原种子空间搭载实验研究项目组成员移交了包括多种栽培二棱大麦大花黄牡丹红景天等33种公证后的搭载的西藏高原物种。

2025年4月11日,搭载实践十九号返回式卫星遨游太空的云南华宁县冬樱花种子,在华宁县正式交接,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李永和将搭载实践十九号卫星的云南冬樱花种子交给云南万家红园艺有限公司和云南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云南建投绿美发展有限公司四家项目参与单位代表。云南万家红园艺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预计3年后,就可选育出樱花新品种,未来将会有更多更美的樱花品种绽放。

主要功能

实践十九号卫星计划开展空间育种试验,搭载海南省、安徽省、农业农村部选送的相关植物种子,发挥空间育种“诱变效率高、育种周期短、有益变异多”等优势,提升中国空间育种科技水平,加速种质资源创新步伐,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提供重要支撑。科研人员计划利用可重复使用的实践十九号卫星,开展空间试验,为国产元器件、原材料等提供在轨飞行试验验证机会,推动空间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助力微重力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此外,实践十九号卫星还搭载了泰国巴基斯坦等5个国家申请搭载的载荷,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相关单位

国家航天局负责实践十九号卫星工程组织管理、重大事项组织协调、发射许可审批,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承担工程大总体工作;卫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负责运载火箭系统抓总研制。

价值意义

实践十九号卫星作为中国“十四五”规划期间的重要新技术试验卫星,在可重复使用、高微重力保障、高承载比及再入环境试验服务等方面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是高效的高微重力水平空间试验平台,可支持微重力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等方面研究。它显著提升中国返回式卫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新技术验证与预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实践十九号卫星还搭载了泰国巴基斯坦等5个国家申请搭载的载荷,成为促进航天国际合作的良好平台,对推动探索太空、利用太空有着重要意义。

实践十九号卫星充分发挥了新一代返回式空间试验平台“育种周期短、搭载效率高”的优势,圆满完成了成百上千种质资源空间育种试验,同时也为国产元器件、原材料等提供了珍贵的在轨验证机会。

参考资料

航天科技五院508所完成实践十九号卫星全尺寸模型空投试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5-07-09

五院抓总研制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2025-07-09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中国政府网.2024-09-27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9-27

我国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10-11

这些种子跟着卫星上太空了.央视网-新浪微博.2024-10-24

这些来自星星的“种子”成功播种!.沈阳网.2024-11-22

祁门红茶当家树种遨游太空14天被接回家 将用于培育和科研.中国新闻网.2025-07-09

安徽首次! “遨游太空”的槠叶种茶籽回到祁门.祁门县人民政府.2025-07-09

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的西藏高原种子已顺利移交.澎湃新闻.2025-07-09

上太空的220克云南冬樱花种子“回家”了.百家号.2025-07-0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