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密尔顿夫人

爱玛·汉密尔顿夫人(1761-1815),在英国历史上公众眼中,是一个声名狼藉的女人,曾有“英伦第一美女”之称。成为汉密尔顿夫人前,曾几度易手,是名动那不勒斯的交际花,全欧洲人的梦中情人,更作为“纳尔逊将军的情妇”名留青史。

人物生平

汉密尔顿夫人,原名爱玛·里昂,1761年出生于柴郡。父亲是铁匠,母亲是女佣。

12岁时,她和母亲来到伦敦谋生。爱玛做过小保姆,卖过水果,当剧院里跑过龙套,成为了一个军官的情人。不久,军官欠下大笔债务,眼看就要破产,一个朋友替他还了钱,作为交换条件,爱玛被这个名叫哈里的男人带回了家。17岁时,爱玛生下一个女孩,婴儿交给爱玛的祖母抚养。

她早年的经历还有很多版本,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明媚动人的爱玛在那时已小有名气,她结识了贵族青年查尔斯·葛瑞维尔,他一见她便惊为天人。很快,哈里也陷入财务危机,爱玛身无分文返回伦敦,投入了葛瑞维尔的怀抱。葛瑞维尔一心要把她打造成上流社会的淑女,让她改名爱玛·哈特,并把她介绍给画家乔治·罗姆尼罗姆奈为她画了很多肖像,它们是那么纯洁优美,令人无法相信画中人竟是伦敦底层风尘中走出的女子。葛瑞维尔的叔父英国那不勒斯大使威廉·汉密尔顿爵士也被她惊人的美丽深深打动,60余岁的夫爱上了侄儿的情人。

人物事件

成为汉密尔顿夫人

无忧无虑的日子不能长久。葛瑞维尔决定娶一个爱丁堡的富家女为妻,于是鼓动爱玛陪伴他叔父一起回那不勒斯,爱玛原以为只是去度假,却不知叔侄二人背着她已经达成了协议。爱玛到了那不勒斯后频频给情人写信,可是始终没有回音。渐渐她觉察到葛瑞维尔的用心,伤心欲绝的女人在信里写道:“我跟您生活了整整五年,可是您竟把我送到陌生人这里来。一丝希望也没有了。我本来想,您也许会来看我的,后来人们告诉我,说我应该跟威廉爵士生活在一起。不!我对他是尊重的,可是不能,永远不能!他跟您一样,过一些时候会把我送回英国去。到那个时候我该怎么办?我会怎样?请原谅我,我心事重重。我可以告诉您,只要每周给我一个基尼并且和您一起,我就心满意足了。”

情人既已绝情,爱玛也只能默默接受了再次转手的命运。

那不勒斯王后的红人

在那不勒斯,活泼艳丽的爱玛成了交际明星。她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和意大利语,尤其喜欢在聚会上进行“才艺展示”,围着纱巾披肩摆出种种pose,活灵活现地模仿希腊神话中的人物,逗得来宾乐不可支,她还能歌善舞,整个王国都为她疯狂。人人都想结交她,那不勒斯国王费迪南多一世急于一睹传闻中那倾国倾城的容颜,王后奥地利的玛丽亚·卡罗琳娜和首相也都爱慕她。她的穿着打扮成为时尚,她的艳名传遍大街小巷,风头之劲一时无两。

1791年,她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结婚,那年她30岁。在蜜月旅行时,他们经过巴黎,这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已成为阶下囚。玛丽亚·安托瓦内特是那不勒斯王后的妹妹,出于对后者的义气,爱玛决心营救法国王后,她积极奔走,秘密为他们传递消息。回到那不勒斯后,她认识了英国著名海军将领霍雷肖·纳尔逊

情定独眼海军上将

1793年,纳尔逊奉命来到那不勒斯寻求支援,共同对付如火如荼的法国大革命。身为大使夫人,爱玛盛情招待了他。那不勒斯王室在英法两国之间摇摆不定,而意大利的港口对英国皇家海军至关重要。爱玛身不由己卷入政治漩涡,她竭力劝说王室与英国保持同盟。

1798年,法国进军罗马,那不勒斯君主制岌岌可危,阔别5年的纳尔逊将军来了,他率海军在尼罗河河口海战中一举打败法国舰队,自己也负了伤。爱玛悉心照料他,并为他举办了盛大的庆功宴,欢呼的标语贴满了每一个角落。

爱玛已经开始发胖,曼妙的身材有些走形,可是她仍旧美丽性感,浑身散发着芳香馥郁的女性魅力。纳尔逊深深地为她着迷,甚至写信回家向妻子诉说他对汉密尔顿夫人的爱慕之情。因为常年征战,霍雷肖·纳尔逊失去了右眼和一条手臂,身体状态每况愈下,可这丝毫无损于他的英雄气概。

她已过了鲜嫩欲滴的妙龄,他也并非年富力强,可是二人心心相印。爱玛出身低下,她只是丈夫是上流社会的一只宠物,一个小玩意儿,人们拿她逗乐开心,多年来,没有人真正关心她爱护她。霍雷肖·纳尔逊平民出身,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才树立起当时地位,军中的贵族在战场上无法超越他,更加妒恨他。两颗孤独的心依偎在一起互相取暖,狂热的爱情在两人之间熊熊燃起。

战争还在继续。拿破仑·波拿巴大军势如破竹攻占了那不勒斯王国,在霍雷肖·纳尔逊的帮助下,国王和王后逃亡到西西里王国巴勒莫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夫妇则返回英国,与纳尔逊同行,这个奇异的三人组合招致了一路人的围观。几个月后,爱玛生下了她与纳尔逊的女儿霍雷西娅。纳尔逊异常欣喜,他公然离开妻子,置了一个小农庄与爱玛同居。汉密尔顿爵士则与爱玛的母亲同住在伦敦。当事人都默认了这种不名誉的关系,保守的英国社会却不能接受。与出身卑微声名放浪的爱玛同居无疑是一件丑闻,令纳尔逊的家人朋友反感到极点,他们再三逼迫他与妻子复合,政敌们则大喜过望,趁机大肆攻击。

1803年,威廉·汉密尔顿去世了,他把所有财产留给了侄子,爱玛的朋友们为她争取到了一点养老金。大手大脚惯了的爱玛入不敷出,必须完全依靠比尔·纳尔逊生活。这时,英法战事吃紧,拿破仑·波拿巴组织庞大的舰队准备渡海征服英国霍雷肖·纳尔逊正在地中海舰队司令的任上。爱玛给昔日好友那不勒斯王后写信求助,可是发出去的信件如石沉大海。

1805年,纳尔逊率领的皇家舰队和约瑟夫·维尔纳夫率领的法西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尔加角附近展开大战(特拉法尔加海战)。临战前他匆匆给爱玛写了一封信,称她是“亲爱的最爱的爱玛”,“我爱若生命的人儿”。这封信后来被他的家人宣布为伪造品。

这是决定英国命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法西舰队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为了鼓舞士气,纳尔逊在旗舰“胜利号”上升起了那条令后世子孙肃然起敬的旗语——“英国相信每个人都会尽职尽责!”霍雷肖·纳尔逊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在枪林弹雨中他始终甲胄鲜明站在甲板上指挥,然而敌舰“勇猛号”桅杆上的一个狙击手发射的铅弹击中了他,他支撑到确定英国皇家海军的胜利不可动摇的那一刻,才瞑目辞世。

悲惨的晚年

此战重创了法西联合舰队,粉碎了拿破仑·波拿巴占领英国的野心,“一个特拉法加尔,一个滑铁卢,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赶下了台”。纳尔逊成为民族英雄,英国在圣保罗大教堂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英雄必须是一个完人,人们背叛了他的遗言——“我将爱玛·汉密尔顿夫人托付给我的国王和国家。希望她能得到和她的头衔相适应的待遇。”爱玛清楚自己的结局,她只是感叹:“光荣的比尔·纳尔逊啊!可怜而悲惨的爱玛!”

爱玛被彻底地抛弃了。纳尔逊家族甚至不让她出席情人的葬礼。年老色衰的她终日酗酒,仅有的生活费很快挥霍一空,从此在贫困潦倒中挣扎度日,还因欠债两次入狱。为躲避债主,爱玛带着女儿霍雷西娅远走法国,她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坏,只有霍雷西娅照顾着她。而霍雷西娅一生都否认爱玛是她的生母,只承认她是监护人。1815年,爱玛在加来孤苦地死去。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