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门门宦

齐门门宦是中国伊斯兰教苏菲主义戛迪林耶学派的一个分支。

历史沿革

齐门门宦的创始人是马德明,他是宁夏固原人,出生于农民家庭。齐门门宦的名字来源于马德明的俗名“七十子”的谐音。尽管齐门声称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位名叫侯赛因的传教师,但实际上门宦的建立是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马德明的活跃传教而开始受到认可。在此之前,马德明之前的几位前辈都是普通的修行者,他们并没有固定的传教区域或显著的影响。

教派传承

齐门门宦的第一代人物是侯赛因,第二代被称为马胡子,尊称为阿卜杜拉·哲赫麻尼,他的遗体安葬在宁夏同心石墒岭,并且教众为其建造了墓庐。第三代是马胡子的弟子余得省,尊称浩贝热·麻拉尼,他在参与光绪二十一年(1895)的海固回民反清起义时被杀。第四代是余得省的儿子余海珍,尊称浩贝热·阿吉里。这些先辈们都没有固定的教学区和影响力较大的拱北街道。余海珍去世后,余得省的弟子马德明接替成为第五代老人家。

社会影响

马德明于1928年正式继承教职后,将教学中心从同心的石墒岭转移到固原市的梁家堡。他通过积极传播教义和前往麦加朝觐,在社会上获得了一定的声誉,使得齐门门宦在当地穆斯林群体中得到了认可。然而,马德明于1950年去世后,门下弟子因为争夺教权而分裂成两个派别:一是余明林,以梁家堡为中心;二是海正发,以炭山为中心。齐门门宦的教义和仪式除了以《伊斯兰教圣经》和圣训为基础之外,还包括以下特点:

教义特色

主张“在家修行”,没有强调苦行之类的宗教功修。

自称属于“大戛迪林耶”,与其他如祁门、杨门等不属于同一道统体系,后者被视为“小戛迪林耶”。

重视纪念历代老人家的忌日,通常会举行宰牲和诵经等活动来哀悼。

对天命五功也有较高的重视程度。

分布范围

齐门门宦的信徒主要分布在宁夏固原七营炭山、梁家堡以及同心石墒岭等地。

参考资料

我国伊斯兰教教派和门宦.穆斯林在线.2024-11-11

尕德忍耶九彩坪门宦.陕西省图书馆.2024-11-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