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崇才

朱崇才,男,1954年出生于江苏涟水,拥有博士学位,现担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及文艺学教研室主任。他在词美学、宋词和词学理论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并曾受教于著名的词学大师唐圭璋教授。

人物经历

朱崇才的职业生涯始于1987年至1990年间,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文艺学专业的硕士学位。随后,他又在此院继续深造,完成了古代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课程,这段求学历程一直持续至1993年。完成学业后,朱崇才曾在江苏省文史研究馆工作,期间担任编辑职务,直到1999年。自那年起,他开始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至今仍在职。

研究方向

朱崇才的主要研究领域涵盖词美学、宋词和词学理论。在他的研究过程中,他曾有幸得到词学大师唐圭璋教授的指导。

主要贡献

朱崇才在词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他主持建立了《词学研究电子资料库》,并研发了《词学电脑专家系统》,该系统包含了《全唐五代词》、《全宋词》、《全金元词》和《词话丛编》等多个重要词学资料集,具备查询、索引、统计和辅助等多种功能。此外,他还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出版了多部词学专著。他的作品《词话学》获得了夏承焘词学奖二等奖,而《词话丛编续编》则荣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朱崇才还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其中包括《词话丛编三编》。他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以其幽默风趣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著作与论文

著作

朱崇才的代表作包括《词话丛编:续编》,这是一本250万字的作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也是国家十一五古籍规划项目《历代词话全编》的一部分。此书是对唐圭璋教授编著的《词话丛编》的重要补充,收录了60余部未被先前版本收录的词话著作,共计约350万字。《词话史》则是另一部重量级作品,由中华书局于2006年出版,全书28万字,详细介绍了历代词话的发展历程。《词话理论研究》同样是由中华书局出版,于2010年面世,全书24万字,是继《词话史》之后的又一力作,涵盖了词的起源、功能、流派、境界与格律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论文

朱崇才发表的论文涉及词学的多个方面,如《宋学与北宋词坛的新变及平衡》、《词体章法形式及其审美特质》、《词学十问》等,均在相关学术期刊上有刊登记录。他的论文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反映了他对词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个人特点

朱崇才的词话学研究建立在深厚的学术史和语文学基础上,他提倡实践“有学问的文艺学”。通过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潮和重要学者的专题研究,他试图揭示中国文学思想史和文艺、美学的真实内涵。

参考资料

朱崇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24-09-10

朱崇才:中国文化之源:前轴心时代的汉字.爱思想.2024-09-10

唐圭璋诞辰120周年,纪念一代学人的精神与风范.澎湃新闻.2024-09-10

友情链接